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76篇
金属工艺   29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37篇
矿业工程   58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61篇
水利工程   24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21篇
原子能技术   21篇
自动化技术   9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选择化学醇解和反应型挤出两种方法进行再生聚酯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处理。研究了处理方法、再生PET回用量及回用阶段对合成聚酯热性能、结晶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型挤出法处理的再生PET回用后在二甘醇、热性能、结晶性能上优于化学醇解法,但L值偏低、b值偏高;再生PET回用量越高对瓶用聚酯性能的影响越大,回用阶段越靠后对瓶用聚酯的影响越小。采用反应型挤出法,回用量在10%、预缩聚后回用制备的再生PET瓶用聚酯与原生PET瓶用聚酯各项性能指标接近。  相似文献   
9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条件下,配施不同配比的生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产量、土壤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化应用于玉米生产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100%化肥)相比,在化肥减量施用15%~30%的条件下,增施生物有机肥后促进了孕穗期玉米的生长,且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40 kg/亩(1亩=666.67 m~2)时,玉米产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2.19%(T2)和8.64%(T4);而当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出现了减产效应,其中T3玉米产量显著降低了12.62%;减量化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而降低了真菌数,同时提高了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进而提高了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但当化肥减量施用30%、生物有机肥增施量为20 kg/亩时,其有效养分和总养分含量却低于常规施肥。在化肥减量与生物有机肥增量配比适宜的条件下,才具有增产提质和养地改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3.
采暖壁挂炉的控制方式采暖壁挂炉的控制方式主要分为根据采暖系统供水进行控制、根据室外空气温度进行补偿控制和根据室内温度进行联动控制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94.
首先针对Si—C型聚氨酯匀泡剂的结构以及相对应的性质进行简单阐述。其次,与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提出Si—C型聚氨酯匀泡剂在具体合成过程中的路线。  相似文献   
95.
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 AFM)机器人化纳米操作中,由于探针在任务空间中位置不确定性随着时间和探针移动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使得探针无法精确定位,导致纳米操作效率低下.针对此问题,本文参考宏观机器人利用路标定位的策略,提出基于概率分布区间的探针路径规划方法,在分析路标观测中探针定位精度的基础上,通过定义概率分布区间规划探针扫描路径以及观测距离,建立路标邻接矩阵.然后使用Dijkstra算法和蚁群算法对纳米操作的探针进行路径规划.仿真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针对任务空间中缺乏路标的情况,提出主动配置路标方法,进一步有助于推动AFM纳米操作在微纳器件装配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6.
以工程实例为基础,较深入地探讨了强夯试验中振动监测在确定最大夯击数、划分强夯振动影响范围以及计算地基能量吸收系数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7.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从事节约能源的研究,而工业排废的余热回收利用是其中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对于热管式热交换器的开发和利用很引人注目。所谓热管式热交换器(HEATECON),就是一种利用热管传输热能的热交换器。目前它作为一种新型废热回收装置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在我国火炸药生产过程中,随着废气带走了大量余热,这是极大的浪费。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必须回收这部分余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8.
腐植酸对磷钾吸附及活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吸附及培养试验研究了硝基腐植酸和腐植酸钾对磷、钾吸附及活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硝基腐植酸及腐植酸钾对磷的吸附性能均逐渐增强。随着钾浸提液浓度的增加,硝基腐植酸对钾吸附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以200 mg/L K_2O标准溶液浸提后硝基腐植酸对钾吸附性能最佳。随着腐植酸施用量的增加,培养后的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增加。腐植酸钾,特别是高量腐植酸钾(6.0 g/300 g土),较相应硝基腐植酸更能促进土壤磷素和钾素的释放。而添加硝基腐植酸培养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与不施用腐植酸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
不同腐熟剂对猪粪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猪粪和玉米秸为原料,分别采用2种不同的腐熟剂A和B进行堆肥,通过检测堆肥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来研究腐熟剂对堆肥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腐熟剂A 20 d后,猪粪就能达到基本腐熟,种子发芽指数达到50%以上;第35 d时,种子发芽率接近85%,碳氮比(C/N)在16左右,达到完全腐熟,比添加腐熟剂B提早3~5 d。添加腐熟剂A的堆肥过程升温迅速、高温期长,能够促进猪粪的快速腐熟。  相似文献   
100.
通过分析国内某典型页岩气田采气废水水质特点,对页岩气采气废水达标排放处理进行了工艺理论分析,并提出了整套工艺流程,主要采用电絮凝-复合碱法软化水质-折点法除氨氮的预处理工艺,以四效蒸发脱盐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在电絮凝电流为40 A,流量为5 m3/h,碳酸钠和氨氮去除剂的投加量分别为废水量的0.3%和0.06%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出水进入四效蒸发器。结果表明,该工艺处理后的水达到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氯离子浓度满足DB 51/190—93《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中C类水域二级标准要求,同时制得的盐可用作纯碱厂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