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3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22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文对经 10 0~ 4 0 0MPa高静压处理后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溶解特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进行研究 ,探讨高静压处理对大豆分离蛋白特性的修饰效果。发现常温下 ,大豆分离蛋白溶液随处理压力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 ,其溶解性增大、乳化性能和起泡性能均提高。差示热扫描 (DSC)显示高静压处理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液的热稳定性和变性温度 ,经 4 0 0MPa压力处理30min的大豆分离蛋白发生解离现象  相似文献   
82.
为了弄清食品在超高静压下的压致升温情况,以便准确控制杀菌的加工工艺条件,本文测定了较小热损失条件下(利用聚四氟乙烯套筒模拟)食品及其成分的压致升温值并提出了预测某一食品压致升温值的方法,与实测值比较可知此方法能较好地预测其压致升温值;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推导出一定压力和温度范围内某一食品的压致升温值主要取决于其初始温度和压力,并通过经验方程拟合食品的压致升温值,建立了食品压致升温值与压力和初始温度之间的关系。在100~400 MPa下温度25~55℃时较小热损失条件下对水、大豆油和橄榄油的压致升温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对这三种物质拟合得到方程的回归系数依次分别为0.976、0.990和0.981,此外,将实测值和用方程拟合得到的预测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均不超过5%,说明此方程的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3.
壳聚糖的乳化性能、絮凝能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对其应用,特别是对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有重大影响.本文研究了特性粘度和脱乙酰度对壳聚糖乳化性能、絮凝能力和Ca2 螯合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脱乙酰度相同的壳聚糖,特性粘度越高,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越好,絮凝能力和Ca2 螯合能力越强;而对于特性粘度相近的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乳化能力和乳化稳定性反而越差,但絮凝能力和Ca2 螯合能力,随壳聚糖脱乙酰度升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84.
鱼露及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介绍了鱼露发酵生产的基本情况,并从安全性、生物活性、风味以及快速发酵生产工艺4个方面说明发酵法生产鱼露的研究进展;特别说明了鱼露中存在致癌性前体成分———亚硝基化合物以及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介绍了目前对鱼露中挥发性成分和非挥性成分风味成分的鉴定研究情况,指出了快速发酵工艺给鱼露风味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5.
乳清是干酪及干酪素生产的副产物。其中乳清蛋白质含量约0.6-0.7%(相当于全乳蛋白的20%,随着膜分离浓缩技术的发展,目前工业上已经能够比较经济,有效地利用乳清中的有效成分,生产低变性,多功能的乳清蛋白质及其它产品,乳清蛋白质也成为一种有潜力的蛋白质资源。新西兰在生产乳清蛋白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国际市场提供50多种乳清产品(如全乳清粉,脱盐乳清粉,脱盐脱乳糖乳清粉等)。  相似文献   
86.
不同显色方法测定绿豆壳中黄酮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谱扫描 ,AlCl3 显色、低浓度AlCl3 显色、Al (NO3 ) 3 显色、低pH值Al(NO3 ) 3 显色的方法分别测定绿豆壳中黄酮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并与芦丁标准物质的特征吸收峰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采用低浓度AlCl3 显色的方法最适合绿豆壳中黄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7.
控制体细胞数在优质生鲜奶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生鲜奶中体细胞数的作用、检测方法以及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讨论了体细胞数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建议在我国开展牛群的体细胞数控制,从而提高生鲜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88.
绿豆壳中提取黄酮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低浓度AlCl3为显色剂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黄酮的含量,研究了以乙醇作为提取剂提取绿豆壳中黄酮类物质的最优提取工艺.研究表明:在70℃下,以10倍于20目豆壳粉的70%乙醇,粒度20目,振荡分离3.5h,绿豆中黄酮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9.
凝固型桂圆发酵酸乳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桂圆肉为原料,添加适量奶粉,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新型固体酸牛奶。将桂圆肉、砂糖和奶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调配,杀菌后按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1:1接种,接种量为2%,42℃恒温发酵4h,冷藏24h,即制得营养丰富,富有桂圆风味的凝固型酸奶。  相似文献   
90.
食品包装新技术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曾庆祝  曾庆孝 《食品科学》2002,23(11):161-163
主要介绍当今国际上研究热门的食品包装新技术一活性包装、气调包装及信息化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