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97篇
水利工程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为研究热处理对汉麻乳稳定性及其蛋白结构的影响,本实验通过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离心沉淀率、乳化特性、乳液表面电位和粒径等指标监测汉麻乳热处理过程中稳定性的变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热处理对汉麻乳蛋白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55~95 ℃),汉麻乳氮溶解指数由58.55%逐渐减小到39.81%,离心沉淀率由16.58%逐渐增加到34%,汉麻乳蛋白的平均粒径由192.2 nm逐渐增大到304.6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汉麻乳蛋白分子二级结构发生变化,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由28.57%减少到23.70%,无规卷曲结构的相对含量由21.13%增加至25.41%;汉麻乳在65 ℃热处理时,Zeta电位绝对值达到最大(20.57 mV),此时汉麻乳表现最稳定,乳化活性及乳化稳定性最高,乳化活性指数为0.357 m2/g、乳化稳定性指数为43.74%。本研究结果将为汉麻乳加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2.
大豆蛋白分子质量大、结构较紧密、油滴吸附速率较慢,因此乳化特性较低,不能满足其在现代食品加工中的应用需求。改善大豆蛋白的乳化特性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挤压预处理、酶解改性和挤压预处理联合酶解过程对大豆蛋白乳化特性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大豆蛋白在不同改性过程中蛋白构象的变化、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乳化特性的改善情况,为研究挤压-酶解过程改善大豆蛋白乳化特性的机制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3.
凝胶性作为植物蛋白重要的功能特性之一,对改善食品加工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多数植物蛋白凝胶对pH、温度和离子强度等环境因素敏感,导致其凝胶制品存在黏结性不强、纹理结构差、成品率低等问题,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受到限制。亲水胶体具有较好的凝胶性、增稠性和稳定性,利用亲水胶体对植物蛋白凝胶进行改性,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植物蛋白和亲水胶体的凝胶机制,离子型、非离子型亲水胶体、复配亲水胶体与植物蛋白共混凝胶的性质,及温度、pH、离子强度、亲水胶体与蛋白比例及混合方式对亲水胶体-植物蛋白共混凝胶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期对植物蛋白凝胶制品加工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 5-HMF)又称5-羟甲基-2-糠醛, 是一种呋喃类化合物, 与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密切相关, 化学性质较为活泼。5-HMF广泛存在于乳制品、焦糖化食品中, 对食品的颜色和风味有一定的影响, 可作为反映食品新鲜及褐变程度的指示物。5-HMF在体外和体内通过磺基转移酶(sulfotransferase, SULT)会转化为5-SMF, 对皮肤黏膜、眼睛等产生刺激, 还会损伤人体的骨骼肌、肾脏等器官。但随着深入研究, 5-HMF的抗氧化性、抗菌性等生物活性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根据5-HMF目前在食品中的研究现状, 其通用脱除和检测手段较少, 本文综述了5-HMF的产生过程及理化性质, 阐述了5-HMF的生物活性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 以期为改善含5-HMF食品的品质、探索5-HMF的通用检测及弱化方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为探明大豆蛋白11S/7S比值对豆乳乳液特性的影响,选取7个不同11S/7S比值(0.55~5.09)的大豆品种制备豆乳,并检测豆乳中蛋白溶解度、粒径、Zeta电位、豆乳粘度、游离巯基、表面疏水性和沉淀率等与豆乳乳液特性紧密相关的指标。结果表明:大豆中11S/7S比值较小时,豆乳中蛋白溶解度高,粒径小,豆乳粘度小,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高,游离巯基含量多,表面疏水性高,豆乳沉淀率低,豆乳稳定性高。反之,大豆中11S/7S比值较大时,蛋白溶解度低,粒径偏大,豆乳粘度大,蛋白Zeta电位绝对值低,游离巯基含量少,表面疏水性低,造成豆乳沉淀率高,豆乳稳定性低。但当原料中11S/7S比值处于3.0~3.49时,各豆乳上述指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6.
限价房是近年来政府积极推进的政策性住房,旨在改善民生,造福百姓。对不少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工程成本,有效控制限价房工程造价,提高企业工程投资收益,既为热点又是难点。  相似文献   
77.
为解决微波复热后鸡米花表皮由于浸湿而失脆的问题,本研究向面糊层中添加了超高压均质-酶解复合改性大豆分离蛋白(UESPI),测定了鸡米花微波复热后外层的水分、油分,并分别以色差值,TPA分析中的正向峰数,面糊层孔洞结构为指标研究了面糊层中添加大豆分离蛋白对鸡米花色泽,脆度,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面糊中添加20%UESPI的鸡米花微波复热后,表层水分、油分显著下降(p<0.05),鸡米花呈金黄色泽,其微波复热后脆度与新鲜油炸鸡米花脆度相近(p>0.05)。SEM结果则显示面糊层结构致密、几乎无孔洞,有效的阻止了内芯水分、油分的外溢。本研究采用UESPI作为鸡米花面糊层配料,有效的提高了鸡米花微波复热后的脆性,极大的改善了鸡米花的感官特性。  相似文献   
78.
通过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冷冻前后功能性的变化,研究低温冷冻条件(料液比、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对SPI功能性(保水保油性、乳化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过冷冻实验的样品中,随着SPI添加量的减小,其保水保油性、乳化性先增加后减小,当SPI料液比为1∶12时,其保水性、保油性、乳化稳定性、硬度和弹性均达到相对最大;冷冻温度为-18 ℃时,其保水保油性、乳化性、硬度和弹性相对最大,-20 ℃时,其乳化稳定性相对最好;随着冷冻时间延长,其乳化稳定性减小,冷冻3 d时,SPI的乳化稳定性相对最好,冷冻2 d时其保水性相对最大。和未经冷冻处理的原样品相比,经过冷冻处理的SPI,功能性明显减弱,其中保水保油性、乳化性、质构特性都小于未冷冻处理的SPI。  相似文献   
79.
生态学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兴水利、除水害,采用的技术手段在改变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同时也改变了原有水循环环境下形成的生态系统,造成相关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过程中引入生态学理论,创造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水环境,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0.
本研究旨在探讨儿茶素、白藜芦醇和没食子酸3种天然酚类物质对大豆油脂体理化稳定性及其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儿茶素和白藜芦醇可显著降低油脂体平均粒径(P<0.05),而没食子酸对油脂体平均粒径影响较小;浓度为30 μmol/L的儿茶素和白藜芦醇可以使油脂体的平均粒径由未添加时的(15.29±0.28)μm分别下降至(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