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27篇 |
专业分类
综合类 | 7篇 |
化学工业 | 105篇 |
建筑科学 | 5篇 |
轻工业 | 1篇 |
石油天然气 | 5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2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进行了苯乙烯的间歇-半连续RAFT细乳液聚合,考察了半连续段的起点、单体滴加速率及最终胶乳固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从最终胶乳的稳定性考虑,半连续聚合的起点选择在间歇聚合的高转化率时期更好;若综合考虑胶乳的稳定性、分子量及其分布、固含量、乳化剂及共稳定剂在胶乳中的残留率等因素,半连续聚合的起点可适当提前,但必须在间歇聚合成核期结束后。过早容易引起乳液的失稳;过迟会延长反应时间,降低聚合物的制备效率,导致死聚物链含量升高。聚合体系的稳定性与胶乳的固含量密切相关,最终固含量不宜超过40%。采用间歇-半连续二段聚合工艺可以制得窄分子量分布(PDI=~1.3),低乳化剂及共稳定剂残留量(~1.5%,质量)的高分子量聚合物(≈8×104g8226;mol-1)。 相似文献
42.
介绍了一种高外观热稳定性酚醛注塑料的配方、制备工艺及其性能。以热固性液体酚醛树脂和热塑性固体酚醛树脂相结合为主要基质,添加高填充量的短切玻璃纤维,并引入特种超细矿物质填料,采用复配的固化体系,应用界面改性技术并经特殊的混和、分散和塑炼工艺,制备了高外观热稳定性酚醛注塑料。该注塑料具有优秀的高温外观热稳定性能,由通常的低于300℃(2h),提高到300℃(2h)和370℃(1h),并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电绝缘性能、力学性能以及注塑性能. 相似文献
43.
三元乙丙橡胶共混改性聚丙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用茂金属催化聚合所得的三元乙丙橡胶(mEPDM)和传统Ziegler-Natta催化剂聚合所得的三元乙丙橡胶(EPDM)对PP进行共混改性。考察了增韧剂质量分数对共混物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热变形温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共混物结构形态和结晶行为。结果表明,与PP/EPDM共混物相比,PP/mEPDM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增韧剂临界质量分数小,扯断伸长率高。PP/mEPDM共混物的脆韧转变区间远小于PP/EPDM共混物。随增韧剂质量分数的增加,PP/mEPDM和PP/EPDM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维卡软化点均单调下降,但后者的下降幅度更大。电镜分析和结晶行为研究表明,PP与mEPDM的相容性优于PP与EPDM的。 相似文献
44.
45.
研究了乳胶粒组成对含有环氧基、氨基和羧基的多层核壳型室温自交联乳液的涂膜性能。结果表明,为了获得最佳的涂膜性能,核壳型自交联乳液的中间层厚度要适当。中间层官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 M A A)时,其涂膜性能比采用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羟乙酯好,增加 M A A 用量有利于涂膜交联密度的提高和涂膜性能的改善。中间层主单体改变对涂膜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聚合过程中添加分子量调节剂,对涂膜交联密度的提高和涂膜性能的改善不利。 相似文献
46.
聚硅氧烷改性聚氨酯显色基团的结构、机理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醚二元醇(PEG)、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端羟基硅油(GY-23)为主要原料,经共聚反应,当N-甲基二乙醇胺(ZC-10)用量质量比为5.87%时,制得中位粒径0.72 μm的羟基硅油改性嵌段阳离子聚氨酯(GRK)稳定的棕色乳液,胶膜呈浅棕色不透明.经FT-IR、1H-NMR对产物进行表征,确认GRK分子结构中含-C6H3(CH3)-NH-COO-(Si(CH3)2-O-)n-结构单元(Ⅰ).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表明结构单元(Ⅰ)是显色基团,在波长325.2 nm处有强吸收,摩尔吸收系数lgε=0.425.在结构单元(Ⅰ)中的-ArNHCOO与聚二甲基硅氧烷相连,硅的电负性比碳小,是σ-给电子基,能明显地降低碳基的电离势,提高了非键轨道n轨道的能量,同时硅原子的d轨道与氧原子的p轨道重叠,降低了π*轨道的能量,因而降低了激发能级,提高了聚合物对光吸收的几率. 相似文献
47.
48.
对新型聚酯单体5 羟基乙酰丙酸(5-HLA)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和优化.以来源于生物质资源的乙酰丙酸(LA)为原料,通过改进的溴化和水解反应合成了5-HLA.优化溴化反应温度、液溴滴加速率、反应介质用量等溴化反应条件;同时利用3 溴乙酰丙酸甲酯等溴化物的分子内重排和歧化反应,对溴化反应生成的副产物回收再利用,将中间产物5 溴乙酰丙酸甲酯的产率从文献值30%提高到45%.5-溴乙酰丙酸甲酯经一步水解、乙醚连续萃取和重结晶得到5-HLA.改进后的工艺基于乙酰丙酸的产率为30%,与二步法相比,操作时间短,产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9.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强调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高功能化、复合化、精细人和智能化发展的基础上,较详细地这了高分子合成技术的发展,三大合成材料工业的现状与趋势,以及未来高分子材料发展中几个重要的领域;工程塑料、复合塑料、液昌高分子、高分子分离材料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相似文献
50.
蒙脱石的溶胀、蒙脱石-水悬浮液及悬浮乳液的流变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悬浮法对蒙脱石原土进行钠离子交换反应和提纯处理得到纯度较高的钠型蒙脱石。研究了钠型蒙脱石在水中的溶胀行为。用MC-1粘度仪研究了蒙脱石-水悬浮液的流变特性,考察了蒙脱石的固相含量、在水中的溶胀时间以及电解质对悬浮液流变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固相含量较低(≤3.0%,质量分数,下同)时,悬浮液为Newton流体,随着蒙脱石含量的提高(≥5.0%),悬浮液由Newton流体向假塑性流体转变。根据蒙脱石含量的不同,蒙脱石在水中的溶胀剥离需要数小时到数十小时不等,而超声波分散处理使蒙脱石溶胀剥离的时间缩短到10min左右。向蒙脱石-水悬浮液中加入电解质NaCl会导致蒙脱石的片层聚并在一起并形成网络结构,悬浮液的粘度特别是在低剪切速率下的粘度有数倍的增加。对不同固-液分散相比例的悬浮乳液的流变性能测定表明:蒙脱石片层双电层与乳液液滴的双电层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导致悬浮乳液产生独特的粘度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