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0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篇 |
综合类 | 3篇 |
化学工业 | 67篇 |
金属工艺 | 17篇 |
机械仪表 | 6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8篇 |
石油天然气 | 6篇 |
武器工业 | 40篇 |
无线电 | 7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58篇 |
冶金工业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钝感纳米RDX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HLG-50型粉碎机大批量制备了纳米RDX,通过共沸分散体系和普通液体体系分别对RDX浆料进行干燥.用TEM、SEM、IR、Raman spectra、XRD以及ICP-AES对干燥后纳米RDX颗粒的大小、形貌及杂质含量进行了表征,测试了纳米RDX的摩擦、撞击和冲击波感度.结果表明,在共沸分散体系中干燥后的RDX颗粒大多在50 nm以下,呈类球形,而普通液体体系干燥后的RDX颗粒团聚长大明显.与原料相比,纳米RDX的纯度很高,并且其机械感度降低明显,尤其是撞击感度和冲击波感度,分别降低46.3%和44.8%. 相似文献
82.
83.
84.
分别用溶液还原法和化学气相沉淀法制备了纳米Cu粉和Cu/CNTs(碳纳米管)复合催化剂粒子,并用TEM、SEM、XRD、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DTA研究了纳米Cu粉和Cu/CNTs复合催化剂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纳米Cu粉使AP热分解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30.2 ℃,低温分解峰温降低了35.1 ℃,而纳米Cu/CNTs复合催化剂粒子使AP热分解的高温分解峰温降低126.3 ℃,且与低温分解峰重叠,证明碳纳米管促进了纳米Cu粉对AP热分解的催化. 相似文献
85.
采用DTA表征了过渡金属氧化物(TMO)对高氯酸铵(AP)的热分解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单组分及二元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对AP的催化作用顺序分别为C02O3>CuO>Fe2O3和Fe2O3/Co2O3>CuO/Co2O3>Fe2O3/Cu0,二元复合TMO催化作用表现出的三种协同效应,取决于复合物的组合及混合比。通过AP高温分解峰温随复合物中某一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变化曲线,快速地找出最佳的TMO组合为Fe2O3:Co2O3=1:3 相似文献
86.
87.
通过控制球磨时间及Al和Ti的质量比,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一种无定型的球形Al/Ti合金粉,其平均粒径为3.76 μm.研究了这种合金粉对HNS、LLM-105、RDX、HMX和CL-20这5种高能炸药热分解的催化作用.结果 表明,与原料HNS比较,添加了5%(质量分数)Al/Ti非晶态合金粉的HNS在不同的升温速率下其... 相似文献
88.
89.
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Ⅰ)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亚铬酸铜是促进高氯酸铵分解的一种很好的催化剂,但由于以往制备的亚铬酸铜及高氯酸超细微粒易发生团聚,因而并不能最有效地对高氯酸铵的分解起催化作用。本文采用溶剂-非溶剂法,使溶液变为过饱和而析出晶体,高氯酸铵晶体包覆纳米级亚铬酸铜形成复合粒子,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复合粒子中,纳米级的亚铬酸铜微粒均匀分散于高氯酸铵中,由于亚铬酸铜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化学活性,因而大大地提高了对高氯酸铵的催化效果,使高氯酸铵的热分解反应温度区间明显前移,热分解反应的激烈程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0.
FT-IR法研究粒铸EMCDB推进剂的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对聚乙二醇(PE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体系和IPDI封端的PEG预聚物/硝化棉(NC)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复合燃烧催化剂(铅盐、铜盐和炭黑组成质量分数0.3%)对二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体系均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加入明显加快了固化反应速率,并降低了其表观活化能,但不改变固化反应级数(仍为二级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