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67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81.
在明确重组营养强化米自然风干、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电热真空干燥及冷冻干燥5种干燥工艺最佳参数基础上,分析不同干燥工艺对重组营养强化米品质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电热真空干燥最佳工艺条件真空度0.025MPa、干燥温度为35℃、干燥时间2.5h条件下的重组米米粒横截面致密性、适口性、冷饭质地及感官评价总分最优,且综合蒸煮品质及质构特性最佳,其中,加热吸水率280.45%、膨胀率268.57%,米汤可溶性固形物重量56.657mg/g,米粒弹性0.873mm、粘聚性0.549gs、回复性值0.192gs;而微波功率210W,干燥时间50min的微波干燥米粒蒸煮后外观结构最佳,硬度3650.873g最小;温度-90℃,干燥时间24h的冷冻干燥工艺下米粒胶着度2788.654g、咀嚼度1819.708g最大。综合分析干燥工艺对强化米品质调控效应表明,电热真空干燥适于重组营养强化米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82.
为研制大豆重组营养强化米,以粳米粉、大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工艺,研究了大豆粉对重组营养强化米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大豆粉添加比例的增加,重组营养强化米色泽白度值减小,黄度值和红度值增大,当添加量为8%时,重组米的色泽较好;米饭的热吸水率和膨胀率随着大豆粉添加比例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减小后增大,当大豆粉添加量为8%时,米饭的蒸煮品质优于其他添加量;添加8%的大豆粉,重组营养强化米断面结构平整,淀粉交联程度较好;质构仪测定和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大豆粉添加量为8%时,重组营养强化米的质构和感官指标优于其他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83.
温度对气调储藏水稻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2008年收获的2007号水稻为试材,研究了在10℃、室温、30℃下,分别进行真空储藏、气调储藏(气体成分为8%O2+2%CO2、8%O2+10%CO2、8%O2+20%CO2)、布袋储藏,储藏6个月后水稻的主要理化特性和蒸煮品质变化。结果表明:(1)水稻在储藏后期,总直链淀粉含量基本没有变化,但可溶性直链淀粉含量在各气调储藏条件下随着储藏温度的增高都有减少的倾向,而相应的不溶性直链淀粉的含量增加。因此可将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作为陈化度的一个指标。(2)与10℃下真空储藏相比,CO2气调储藏能有效抑制不溶性直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有利于保持水稻蒸煮品质,而在室温和30℃下,真空储藏和气调储藏抑制效果基本相同。(3)水稻蒸煮品质在10℃和30℃有较大差异,高温导致的陈化直接影响着水稻的蒸煮品质,30℃下精米的加热吸水率增加,米汤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碘蓝值、pH和透光率减少。  相似文献   
184.
不同处理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小麦贮藏过程的了解,使品质检测数据相对稳定,较系统地分析了不同储存条件对小麦陈化的影响。测定水分含量、发芽率、酸度、脂肪酸值、过氧化氢酶活性、色泽等指标变化情况,讨论了不同储藏条件对小麦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处理可以很好地抑制氧化分解作用,防止小麦储藏过程中脂肪酸值、酸度的升高,提高小麦的营养价值和商业价值。且以0℃条件下真空处理的小麦储藏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85.
霉变、褐变是导致夏季腐竹营养与商品损失的主要因素.试验重点研究干腐竹在40℃、RH95%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复合型防霉护色保鲜剂的食品安全剂量及其防霉保鲜效果.结果表明:腐竹在0.10 mm OPP+Al包装中贮存90天,复合型防霉护色保鲜剂的食品安全阈值为≤13,34 g/kg;总酸含量为3.21 mg KOH/100 g,茵落总数为440 cfu/g,霉菌总数为130 cfu/g,感官评价的气味、色泽、质地、咀嚼度、表观霉变五个指标的总得分为95分.并且腐竹中的SO2残留量≤0.16 g/kg,符合国家标准GB2760-1996.  相似文献   
186.
以生鲜罗汉果为试材,通过测定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TSS)、细胞膜渗透率(MDA)等生理指标,研究3种不同气体环境下的罗汉果贮藏品质。结果表明:在4℃的低温下,1(CO-2:5%;O_2:2%~3%)的综合评价最佳,贮藏至60 d时,1的罗汉果果实失重率为0.7%,MDA含量为2.29 nmol/g·mf,细胞膜渗透率为15.27%,均低于CK和2;CK(CO_2:0.03%;O_2:21%)的罗汉果的失重率和酶活性较高,果实出现轻微腐烂,成熟衰老快,贮藏品质差;2(CO_2:10%;O_2:2%~3%)的罗汉果细胞膜渗透率和MDA含量较高,不利于罗汉果的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187.
酶促褐变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及商业价值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探究马齿苋提取物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价值,以鲜切苹果为研究材料,采用质量分数0.05%马齿苋提取物溶液浸泡鲜切苹果5min,在(4±1)℃存放8d。以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活力、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含量、抗坏血酸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评价指标,分析马齿苋提取物对鲜切苹果褐变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蒸馏水对照组相比,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能有效抑制鲜切苹果的褐变程度,在降低POD、PPO和PAL活力方面也有明显效果,能够在保证膜完整性的基础上减少细胞膜出现的损伤。相关性分析表明:鲜切苹果的褐变指数与CAT活力、抗坏血酸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现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MDA含量、PPO活力、POD活力、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马齿苋提取物溶液处理的鲜切苹果抗褐变效果较好,同时贮藏后鲜切苹果的抗氧化能力也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188.
目的:研究高氧气调包装对鲜切糖心苹果贮藏特性的影响。方法:以富士糖心苹果为试材,测定包装内气体成分、果实质构特性、感官指标、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总酚含量(Total Phenols Content,TPC)、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lyase,PAL)活性。结果:75%和95%高氧包装能在贮藏期内维持高氧环境。75%和95%高氧包装对鲜切片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 Content,SSC)和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PAL活性和TPC,降低了鲜切片的BI值,抑制了PPO和POD活性;95%高氧包装组有更高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以及更低的硬度和感官评分。结论:高氧调节苯丙胺代谢途径,合成多酚使糖心苹果处于诱导抗性状态,从而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诱导果实抗褐变;另外75%高氧包装组能更好地维持鲜切糖心苹果的贮藏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