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5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瓷器不上席     
李开周 《中国烹饪》2014,(6):116-117
在收藏界,钧瓷很受推崇。“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钧瓷挂红,价值连城。”一个钧瓷盘子能拍到几千万元的天价。但是在宋朝,人们并不把钧瓷当回事儿。宋朝人收藏青铜器,收藏玉器,收藏古钱,收藏秦砖汉瓦,就是没有人收藏钧瓷。河北出土过一些白釉刻花莲瓣碗,地地道道是宋朝烧造的钧瓷,造型很精致,釉色很好看,如果拿出去拍卖,至少能卖五千万元,可是你知道它这种钧瓷大碗在宋朝卖多少钱吗?碗底上刻着价钱呢,“叁拾文足陌”,定价只有三十文钱。  相似文献   
12.
李开周 《中国烹饪》2012,(8):102-103
进入正题之前,咱们先聊聊什么是禅宗。禅宗是佛教的一个支派,这谁都知道,可是谁能说说禅宗这一派跟佛教里的其他派别有什么不同吗,学佛之前,我认定禅宗就是天天打坐,像电影里的老和尚似的,盘腿坐在蒲团上,手心向上,两手叠放,搁在肚脐眼附近,  相似文献   
13.
我行我素     
佛家是戒荤的。这“荤”的本义不是肉。两是几种蔬菜,像大葱、小葱和洋葱,大蒜,小蒜和蕌头,以及韭菜和生姜之类,都是荤,都不能吃。因为它们气味浓烈,吃了会有不好闻的口气,吃得多了还会增强性欲。增强性欲这一条未必有科学道理,吃葱吃蒜会有口气倒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14.
和尚开农场     
李开周 《中国烹饪》2012,(4):104-105
2009年春天,我跟电视台签了一个专题片,大纲已经有了,死活赶不出剧本,想换个环境找找灵感,就去了开封大相国寺,也就是当年花和尚鲁智深从五台山文殊院前去挂单的地方。不料时代变了,寺规也变了,现在的大相国寺不接受挂单,我只好去他们的下院白衣阁。  相似文献   
15.
素宴狂欢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经女儿国,女儿国国王大摆筵席款待,“排设两般盛宴”。说是“盛宴”,其实也很一般,吴承恩是这么描写的:“那八戒哪管好歹,放开肚子,只情吃起。也不管什么玉屑米饭、蒸饼、糖糕、蘑菇、香蕈、笋芽、木耳、黄花菜、石花菜、紫菜、蔓菁、芋头、  相似文献   
16.
欢喜团     
我老家,河南开封,有一种甜食叫“花生糕”,吃起来焦脆香甜,遗憾的是容易掉渣儿,一口咬下去,碎花生簌簌地往下掉,既浪费,又不卫生。在屋里吃这东西,两只手都不能闲着,一只手拿着花生糕往嘴里送,另一只手得端盘子在底下接着,不然沙发上和地板上全是碎末,家人打扫卫生时能把你骂死。去外面吃好一些,不用接,任凭它落在地上,刚好可以喂蚂蚁。众所周知,花生糕很甜,而蚂蚁最爱吃甜食,所以食客大快朵颐的时候,蚂蚁也跟着打牙祭,三块花生糕吃下去,人还没吃腻,掉在地上的碎末已经把蚂蚁们撑得翻白眼了。  相似文献   
17.
香积厨 照窥基大师的说法。米酒不能饮用。果酒可以.说明素酒就是果酒。顺便说一下。我在五台山喝的郡瓶“佛国素酒”.是李子酿造的.足证素酒果然是果酒。不过《水浒传》里僧人裴如海请潘巧云父女喝的素酒。却是米酒。在我们豫东平原则另有一种说法。素酒指的是只喝酒不吃菜。即喝寡酒。又指不加冰不加饮料不勾兑其他酒。就像广州人常说的“斋饮”或者“斋酒”一样,  相似文献   
18.
李开周 《美食》2011,(10):55-55
清朝有一种方便食品叫耐饥丸,做法如下:整半锅糯米,炒到发黄,倒石臼里晾着。再整半锅红枣,蒸熟后,去皮去核,也倒到石臼里晾着。然后用大杵使劲捣,把石臼里的糯米和红枣捣烂捣匀,捣成糊状,再挖出来,团成鸡蛋大的丸子,铺在苇叶上晒干。清朝人李化楠说,这种耐饥丸最能耐饥,吃一九,保半天不饿。他在浙江余姚当  相似文献   
19.
李开周  郑莉 《中国烹饪》2010,(8):112-113
食物有空间、时间的界限,又可穿越时空,与时俱进。同是水火土,今朝异往日,古往今来的水、火、米、菜,乃至食器、食量……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因缘,我们无法穿越时空去品尝、体验,但可随着善书者在文字中穿越“食空”……  相似文献   
20.
都说历史容不得假设,其实假设一下会很有意思,比如现在我只把手机发给过去的君王,历史就会变得妙趣横生。 从夏商周直到清末,历代帝王都排好了队。第一个领到手机的当然是夏启,他表示将在死后把这部手机传给他的儿子太康。太康出猎,有穷氏攻袭都城,国防部长猛拨太康手机告急,却发现太康忘了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