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3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土工膜防渗技术在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泰安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HDPE土工膜防渗方案的设计过程和施工方法,包括防渗层材料的选择,防渗层、下支持层、上保护层设计,土工膜周边连接方案,土工膜施工焊接工艺和无损质量检测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实践表明,土工膜防渗技术在泰安抽水蓄能电站的应用是成功的,水库已安全运行4年,库水外渗水量很小,库底最大总渗漏量仅为3.89 L/s,上水库总渗漏量仅为总库容的万分之三,防渗效果很好,节省投资3 200万元,缩短施工工期4~6个月,为我国大型水电工程土工膜防渗技术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2.
李洪林 《辽宁化工》2003,32(4):178-179,182
依据铜洗吸收原理,拟对中小型合成氨厂铜洗设备及工艺加以改进,增设段间冷却器,使铜洗塔吸收温度得到优化出口温度由25-30℃降至12℃,进而提高气体净化率,降低吸收液消耗。  相似文献   
33.
纳米Bi2Te3基热电材料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热电材料制备技术和性能研究的发展,纳米热电材料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有关纳米Bi2Te3基热电材料的结构、热电机理、初步理论研究及制备技术的近期发展情况,并阐述了其在发电和制冷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4.
芳90-平40井是部署在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宋芳屯鼻状构造一口开发水平油井,文章对地质设计和工程设计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钻井施工难点,对施工中的直井段、增斜段、水平段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35.
注入剖面三种测井方法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陆上油田都采用注水开发,部分油田开始采用注入聚合物开发。注入剖面测井有多种方法。本文只对涡轮流量计法、同位素示踪法和氧活化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更准确地了解注入井的各层吸液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徐丰辰  李洪林  刘福 《粘接》2007,28(5):22-23
对汽车阻尼材料与车身结构粘接进行测试,分析了稳定粘接的条件、材料的组成对粘接效果的影响及粘接与阻尼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7.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采用大直径深孔高阶段采矿法回采矿房、矿柱,阶段高度120m。本文对矿区岩体特性、采矿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就采场结构参数、充填体稳定性等关键技术问题及相关回采技术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8.
徐丰辰  李洪林  刘福 《粘接》2009,(9):77-78
汽车用阻尼板的主要功能是抑制车身结构共振,降低车内噪声,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应用SPC监控生产过程,要正确选择控制变量,本文探讨了控制变量的选择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39.
李洪林 《硅谷》2011,(4):149-149
随着城市步伐的加快,影响城市命脉的道路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建设和扩展新道路的同时,对原有道路工程的升级和改造更关乎我们日常的生活,但在道路改造过程中有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0.
随着Internet业务的飞速增长,宽带高速率和多业务己经成为通信网络的发展目标,但现有的通信传输技术和交换技术却越来越不能满足这种要求。于是利用光纤近30THz的巨大带宽容量来传输信息就自然成为当今通信发展的潮流。光纤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 Devision Multiplexing)的发展,为光纤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