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42篇 |
免费 | 208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50篇 |
综合类 | 211篇 |
化学工业 | 374篇 |
金属工艺 | 107篇 |
机械仪表 | 207篇 |
建筑科学 | 283篇 |
矿业工程 | 95篇 |
能源动力 | 91篇 |
轻工业 | 515篇 |
水利工程 | 157篇 |
石油天然气 | 139篇 |
武器工业 | 39篇 |
无线电 | 316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72篇 |
冶金工业 | 101篇 |
原子能技术 | 21篇 |
自动化技术 | 3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165篇 |
2021年 | 163篇 |
2020年 | 121篇 |
2019年 | 125篇 |
2018年 | 196篇 |
2017年 | 75篇 |
2016年 | 91篇 |
2015年 | 136篇 |
2014年 | 291篇 |
2013年 | 228篇 |
2012年 | 199篇 |
2011年 | 233篇 |
2010年 | 196篇 |
2009年 | 190篇 |
2008年 | 154篇 |
2007年 | 158篇 |
2006年 | 129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86篇 |
2003年 | 64篇 |
2002年 | 4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34篇 |
1998年 | 26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61年 | 2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6篇 |
195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63.
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是聚焦恢复深度法(Depth from Focus, DFF)实现三维形貌测量的核心,直接决定了深度方向的测量精度。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频方差熵的图像清晰度评价函数,与常用函数对比了清晰度比率、灵敏度因子两个定量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函数优于常用函数。通过对所提函数获得的清晰度评价曲线进行高斯曲线拟合,实现了深度方向聚焦位置的精确计算。对文中方法开展了聚焦重复性与标准台阶高度测量测试,重复性聚焦实验的测量标准差为2.82 μm,台阶高度测量标准差为12 μm,验证了文中方法用于高精度非接触三维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4.
针对微波/光混合链路中继卫星系统多资源约束下的多目标综合调度问题,分析了微波与激光混合链路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建立了混合链路资源调度多目标约束规划模型;将小生境技术引入遗传算法,并设计了基于精英保留的选择机制和自适应的交叉、变异算子,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小生境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所提算法可有效避免遗传算法局部优化能力差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陷,同时能够防止最优解的丢失,解决了混合链路多资源约束下的多目标综合调度问题。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与传统的遗传算法,本文算法在保持种群多样性和求解全局最优解方面具有优势,有效解决微波/激光混合链路中继卫星系统的多目标综合调度问题。 相似文献
65.
66.
为了在THz波段获得TE波下的可调谐吸收频谱, 采用全波仿真的方法, 设计了一款基于二氧化钒材料的可调谐THz吸波器, 对该吸波器的吸收频谱、电场图、表面电流图以及能量损耗图进行分析, 并讨论了结构参量h4, k以及入射角度θ对吸收频域和吸收带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外部温控的方式改变二氧化钒谐振单元的物理特性可以获得可调谐的吸收频谱并改善吸波器的吸收性能, 该吸波器在温度T≥68℃时, 可以实现在2.70THz~3.36THz频段的宽带吸收(吸收率在90%以上), 相对带宽达到21.8%;在T<68℃时, 可以实现多个单频点的吸收; 改变结构参量h4, k可以改变吸收频点的位置以及吸收带宽, 改变入射角度θ可以影响吸波器的吸收效果。该研究对可调谐太赫兹器件的进一步探究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67.
任意形状激光束需要有一个相应的形状任意可调的电脉冲.在各种任意脉冲产生技术中,FET行波结构可以达到较好的结果.采用20节GaAs FET行波结构,300 ps的触发脉冲经过多个250 ps的延迟,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FET状态,实现了输出宽度大于5 ns且脉冲的形状任意可调的脉冲信号.输出脉冲经过滤波和放大,输出幅度达到10 V. 相似文献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