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1篇
矿业工程   20篇
轻工业   15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梁睦  李铬 《煤矿机械》2004,(7):11-13
零件表面粗糙度对零件的承载能力、耐磨性、配合性质、密封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根据零件接触点间的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特点分析 ,提出了计算金属匀质粗糙表面承载后实际接触面积的图解分析法。按此方法确定零件接触面积 ,无需给出凸峰分布和曲率半径 ,仅用一个静态参数—不平度平均间距 ,可用于计算已加工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可重构机床系统的界面分类、功能,提出了可重构机床系统界面的设计内容、设计方法,指出可重构机床界面的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其界面应满足开放性、通用性和快速可重构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摇臂钻床上使用作者自己设计加工的专用夹具,对绞车闸瓦内弧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方法,给出了该夹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44.
根据整经车间的实际生产情况及筒子上落原理,综合考虑多种类型筒子架的结构特征,设计了一款通用型整经机筒子架自动换筒机器人。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主要包括换筒单元与换箱单元两部分。其中换筒单元由换筒底座机构、多关节机械臂机构、换筒夹具机构3部分组成;换箱单元由换箱底座机构、机械臂机构、换箱夹具机构、吸盘机构4部分组成。在控制系统的配合下,换筒机器人可实现满筒与空筒的自动上落、满箱与空箱的自动搬换以及移开隔板等功能。同时,为便于配合换筒机器人工作,设计了一款既有利于筒子在车间存储、运输,又能保证筒纱卷装质量的筒子存储箱。换筒机器人与筒子存储箱配合使用,可以替代人工完成筒子架换筒工作。  相似文献   
45.
以厚壁辊筒类零件的过盈热装配工艺,分析传统工艺及装备的缺点和不足,在方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以多点加 热、流水线作业为特点的加热炉结构设计,解决厚壁辊筒类零件过盈热装配难题。  相似文献   
46.
根据国内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可重构机床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可重构机床的基本特点,机械与数控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要求,以及实现可重构机床模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难点,间接勾画了可重构机床的模块化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7.
均匀辊热轧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纺粘法非织造布热轧机均匀热轧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并探讨了其热轧生产工艺。说明了国产均匀辊热轧机的大部分性能指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提高产品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48.
分析了叶片式浆纱机输浆泵的结构和使用情况,认为造成输浆泵密封失效的主要原因是:主轴采用外伸悬臂梁结构,致使主轴的刚性较差,直接影响了输浆泵的工作平稳性和密封效果,泵体的结构设计使机械密封装置极易在较短时间内失效.新型输浆泵通过将主轴悬臂支撑改为简支梁结构,将机械密封改为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等方法,并在GA309-300型浆纱机上做了实验,不但解决了浆纱机输浆泵漏浆问题,还节约了能源,降低了噪音,使泵的生产成本下降了40%,工作效率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砂轮、导轮、工件、托板坐标系相互位置的分析,建立了导轮廓形的数学模型,得到圆柱零件无心磨削时导轮廓形的表面特征。经过实验得出了导轮廓形面与工件半径的关系曲线。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位移量h存在时,导轮表面是准双曲面的一部分。导轮廓形的曲率随着工件半径r的增大而减少。提出了用金刚石笔修整导轮廓形时的机床调整参数。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目标函数。应用参数化法获得最优参数值,提高了无心磨削圆柱零件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50.
针对某企业FOM-EP型板簧淬火生产线设计了一种板簧淬火辅助机器人,用于辅助BCY3-1800型板簧淬火机进行板簧淬火工序。由回转台机构、机械臂机构、夹具机构组成的机器人,借助加热炉前与机器人上的视觉传感器检测板簧出炉形态、淬火机工作状态与夹具加持状态,使其配合控制系统完成机器人自动夹取、搬运板簧,并实现机器人之间的信息交互。同时,根据现场采集到的板簧出炉时间间隔、板簧运输时间、板簧淬火时间等相关数据,利用列表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优化机器人与淬火机数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推动车间自动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