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羌人生活在大山之巅,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站在山巅,仿佛伸手便可以触摸到蓝蓝的天,连白云也在指缝间游走。岷江从这里流向远方,滋润着这块土地,孕育了坚贞不屈、不断进取、百折不挠、捭阖纵横的羌族人。从古至今,他们始终充溢着古朴的人文气韵和独特的精神脉象。  相似文献   
12.
花谢花开,春去秋来,片片遐思从头顶飞过,去那烟雨醉倒的江南,越过那秦岭淮河,到达了目的地,那迷人的水乡--长江流域.于是就将飞翔的掠影留在了那片怀恋的热土,于是曾几何时便有了"金陵玉殿迎啼绕"的灿烂,便有了"千里莺啼绿喘红"的娇美.  相似文献   
13.
2001年2月25日,太阳神鸟金箔在四川金沙遗址出土.金箔呈圆形,纯金打造,采取内外两层的镂空方式.内层等距分布有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4只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4只鸟首足相接,朝同一方向飞行,与内层旋涡旋转方向相反.金饰表现了"金乌负日"的远古神话.  相似文献   
14.
当长江开始在这里由西向东流淌的时候,人类的远祖还没有从东非草原的枯草丛中站起.第一只灵长类或许也不过才刚刚爬上树枝.6000万年来,长江一直在这里,她是无数鸟类生存繁衍的家园.也是众多候鸟迁徙的驿站。当人类到来的时候.长江又无私地为人类提供了最肥沃的土地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遥感影像草地分类的精度,分析了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图像特征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整合深度神经网络的遥感影像特征提取算法。首先,将遥感影像数据进行PCA白化处理,降低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加快神经网络学习的速率;其次,将从卷积神经网络中提取到的浅层特征和深层特征进行双线性整合,使得整合后的新特征更加完善和优化;最后,对遥感数据进行训练,由于新特征中有效信息的增加,使得特征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达到提高草地分类准确率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草地分类的准确率,分类精度达到94.65%,相较于卷积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和基于SVM的分类算法分别提高了4.3%、10.39%和15.33%。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压管汇在压裂作业时内壁受冲蚀作用导致磨损破裂失效的问题,基于固液两相流和冲蚀磨损理论,利用FLUENT软件研究了高压管汇内壁的冲蚀磨损率和冲蚀离散量分布规律,分析了高压管汇的弯管段曲率半径、弯曲度和管汇内壁直径对管汇冲蚀磨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管汇的弯管出口处发生冲蚀磨损最严重,离散量集中分布在弯管处至直管出口处,而在直管段冲蚀磨损率很小;随着管汇的内壁直径、弯管曲率半径和弯管段弯曲度的增大,管汇的最大冲蚀磨损率和平均冲蚀磨损率减小;随着进口流速的增加,管汇的最大冲蚀磨损率和平均冲蚀磨损率增大。研究结果可为高压管汇的失效、预防以及安全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氨基酸类复合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及缓蚀机理,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证明,氨基酸复合酸洗缓蚀荆是抑制阳极和阴极反应的混合型缓蚀剂;交流阻抗测试了Nyquist图、Bode图及phase angle图,通过分析阻抗R1、双电层电容Cd1、阻抗模值| Z |和相角的大小,证明三元氨基酸类复合缓蚀剂各组分有很好的协同效应,缓蚀率很高.通过失重法确定,在酸洗时间0~16 h,酸洗温度30~50℃,硫酸浓度0.4~2.0 mol/L范围内,该三元复合缓蚀剂的缓蚀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羌人生活在大山之巅,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站在山巅,仿佛伸手便可以触摸到蓝蓝的天,连白云也在指缝间游走.岷江从这里流向远方,滋润着这块土地,孕育了坚贞不屈、不断进取、百折不挠、捭阖纵横的羌族人.从古至今,他们始终充溢着古朴的人文气韵和独特的精神脉象.  相似文献   
19.
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草资源、大面积的湿地、雨量的变化及多种多样的植物类型,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栖息环境,使得长江流域的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也使得这里成了鸟类永远心仪的生存家园.  相似文献   
20.
杜娇  王志  李旭  王纪孝 《化工学报》2020,71(11):4885-4902
反渗透(RO)膜分离技术由于具有高效、低耗和产水水质高等优点,已成为现阶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进一步提高RO膜的选择透过性能有利于降低产水成本和提高产水质量,因此制备高选择透过性能的RO膜一直是膜领域研究的重点。从优化界面聚合工艺、优化基膜及开发新型制膜工艺三方面对近年来改善RO膜选择透过性能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通过优化界面聚合工艺和开发新型制膜工艺可以直接改变分离层的结构和性质,通过调节基膜的孔径、孔隙率及亲疏水性可以影响分离层的结构,从而改善RO膜的性能。最后对制备高选择透过性能的反渗透膜的研究方向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