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篇
轻工业   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评价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中乳酸菌的鉴定方法。方法选择5种双歧杆菌、4种乳酸杆菌和1种链球菌共10株乳酸菌,分别采用GB 4789标准中的方法、API生化鉴定系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和RiboPrinter全自动基因指纹图谱分析法进行鉴定。结果 GB 4789对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鉴定效果较好,对双歧杆菌的鉴定能力较弱;API鉴定乳酸菌一般至"属"水平;16S rRNA序列分析和RiboPrinter系统可鉴定乳酸菌至"种"水平,婴儿双歧杆菌的鉴定结果为长双歧杆菌婴儿亚种。结论建议GB 4789标准中增加分子生物学方法作为乳酸菌鉴定方法的补充,同时建议及时更新标准中菌株的分类和名称。  相似文献   
22.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量检测能力验证 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升实验室对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能力。方法按照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方法要求进行检测,并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盲样中添加的菌株进行鉴定与分型。结果编号为CODE 1~9的样品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编号为CODE 10的样品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样品的Z值结果均2;阴性样品的结果为10 CFU/g,10个样品测试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通过开展能力验证工作可以较好地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制备一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异性单链抗体捕获磁珠(scFv-IMBs),通过用人工污染的方式评价scFvIMBs的效果。方法:在不同的增菌培养体系中以市售磁珠(Dyna-IMBs)作为对照,通过定性、定量培养技术和PCR检测技术,分析scFv-IMBs在法兰克福香肠中捕获与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英诺克李斯特菌的能力。结果:在BHI培养基中,scFv-IMBs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捕获率介于15%~55%之间,优于Dyna-IMBs(0.85%~1.27%),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在MOPS-BLEB培养基中两种磁珠的捕获率在62%~88%,捕获率高于在UVM培养基(5%)和FB培养基(53%)中。人工污染样品经scFv-IMBs捕获,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菌落数在选择性培养基上的比例有显著性提升(P0.01),可从高浓度英诺克李斯特菌(1∶1 000)中有效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磁珠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 CFU/mL。结论:与市售免疫磁珠产品相比,scFv-IMBs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显著降低体系中英诺克李斯特菌的干扰,具有更好的分离能力。  相似文献   
24.
建立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与溯源方法。方法 以血浆凝固酶为目标基因,通过PCR方法对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同时借助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系统(RiboPrinter)对其进行分型和类聚状况分析。结果 PCR方法可特异性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RiboPrinter方法可将金黄色葡萄球菌分为6个亚型,各亚型类聚状况平均分布。结论 上述方法的建立可准确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分型,分析类聚分布与同源性关系,为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与分型溯源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研究食品和临床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克隆系(Clonal complex,CC)菌株对Caco-2细胞的侵袭力和菌膜形成能力。方法 采用Caco-2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庆大霉素与溶葡萄球菌酶保护试验,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12个不同来源的克隆系菌株对人体肠道表皮细胞的体外侵袭力;采用96孔板结晶紫染色法,评估不同菌株的菌膜形成能力。结果 体外侵袭能力试验结果表明CC5、CC30、CC25、CC59、CC239、 CC50和CC398等克隆系都具有细胞强侵袭株,与牲畜特异相关的CC9也展现出细胞强侵袭力,而CC1、CC72 、CC20和CC121等克隆系则明显具有较弱的细胞侵袭能力。此外,不同克隆系菌株菌膜形成的能力也具有一定差异,其中CC5、CC9、CC25和CC239等克隆系菌膜形成能力相比较强,而CC1、CC72、CC59和CC121等则菌膜形成能力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克隆系菌株的菌膜形成能力与细胞侵袭力呈现正相关(R=0.743)。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克隆系菌株的细胞侵袭能力、菌膜形成能力具有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能够为有效防控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感染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调查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情况。方法 2018年7月到2019年4月,从上海市88家农贸市场和42家超市抽样308件,其中鲜猪肉114件、整鸡92件、鲜牛肉102件。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别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采用VITEK2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确认,并对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生鲜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分别为28.2%和39.6%,其中鲜牛肉(48.0%)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出率显著高于猪肉(17.5%)和整鸡(19.6%)(P<0.001),而猪肉(46.5%)和整鸡中(59.8%)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则显著高于牛肉(13.7%)(P<0.001);农贸市场采集的鲜肉样品中单 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P=0.008)和沙门氏菌(P<0.001)的污染率均显著高于超市;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122株沙门氏菌分布于21种不同血清型,其中Corvallis血清型(14.75%)流行率最高。结论 上海地区市售生鲜肉中存在较高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的污染率,极易引发食源性疾病,建议政府监管部门加强对生鲜肉食品的监管。  相似文献   
27.
目的本研究比较了多种可能适用于生食水产鱼肉中诺如病毒(No V)的提取方法。方法人工污染GII型No V三文鱼肉样品,通过病毒洗脱、浓缩、核酸提取,以及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 PCR)检测等步骤的比较和优化,提高样品中No V的检测成功率和回收率。结果采用Tri/Glycine/Beef extract缓冲溶液洗脱、PEG/Na Cl溶液沉降、增加氯仿-正丁醇(1∶1,V/V)溶液萃取等步骤,可以有效富集样品中的No V,并有效去除样品中的PCR抑制成分。优化后的检测方案可以将人工污染GII型No V的鱼肉样品的回收率由不足3%提高至15.15%,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17.3 RT-PCRU/25 g。结论优化后的病毒提取方法具有良好的耐用性和重现性,适合于生食水产鱼肉中No 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