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26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和儿童的急性传染性疾病[1]。过去的20年里,HFMD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地区频频暴发[2],少数患儿并发病毒性脑炎、脑干脑炎、肺水肿、急性弛缓性麻痹等重症甚至死亡[3]。HFMD已成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氢氧化铝佐剂对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含铝佐剂及无佐剂EV71灭活疫苗免疫BALB/c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于加强免疫后7 d采血,进行小鼠脾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的分离及CD8+T细胞的去除,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或VP2-36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FNγ水平;应用液相芯片技术(LUMINEX)检测经EV71疫苗原液刺激后的小鼠脾MNC分泌IL-2、IL-4、IL-5、IL-6和IL-10水平;采用体外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效价。结果 BALB/c小鼠经2次免疫后,铝佐剂疫苗组小鼠脾MNC的IFNγSFC值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疫苗组分泌IL-6和IL-10水平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均<0.05);铝佐剂与无佐剂疫苗组小鼠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转率均达到100%,铝佐剂疫苗组诱导的中和抗体效价显著高于无佐剂疫苗组(P<0.01)。结论 EV71灭活疫苗可诱导BALB/c小鼠产生特异性IFNγ、IL-2、IL-6和IL-10应答,铝佐剂可同时增强EV71灭活疫苗的Th1和Th2类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对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为该方法的标准化提供依据。方法 5个实验室按照统一制定的EV71中和抗体检测操作细则(SOP),应用A、B和C基因型的10株EV71病毒株,分别测定10份人免疫球蛋白、20份健康成人血浆和15份EV71动物高效价免疫血清样品中EV71中和效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重复性及不同EV71病毒株对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相同实验室应用各病毒株重复测定中和效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Min)倍数差均在4倍以内,3次重复试验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实验室应用相同病毒株检测结果的Max-Min倍数差在4倍以内;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病毒株检测结果为:A型株与其他基因型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差在192倍以内,B3与C4亚型的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64倍以内,C4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中和效价的Max-Min倍数差在16倍以内。结论按统一SOP操作后,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相同毒株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不同病毒株对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在我国持续流行,已经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感染是引起HFMD病例和婴儿重症死亡的主要病因。为控制EV71感染的流行,国内外均在开展不同种类EV71疫苗的研发,其中以灭活疫苗的进展最快,目前国内3家EV71全病毒灭活疫苗即将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本文就全病毒灭活疫苗的研发进展及质量控制和评价要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开封农村地区婴幼儿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中和抗体水平及流行趋势。方法应用微量细胞病变法,对2004年开封农村地区采集的349名7~30月龄婴幼儿血清进行EV71和CA16中和抗体检测。结果7~30月龄婴幼儿EV71和CA16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7%(128/349)和36.5%(123/337),但二者流行趋势不同。EV71抗体阳性率由10~12月龄组的18.2%上升至25~30月龄组的81.3%,上升约4.5倍,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s)也缓慢上升;CA16抗体阳性率由13~15月龄组的23.0%上升至22~24月龄组的47.6%,上升约2.1倍,GMTs在125~338之间波动;不同月龄婴幼儿中存在EV71和CA16混合感染的情况,19~24和25~30月龄组的EV71和CA16混合感染率显著高于7~12和13~18月龄组。结论开封农村地区婴幼儿中EV71和CA16中和抗体阳性率高,但二者上升的趋势不同,18月龄后的婴幼儿中EV71和CA16混合感染的比例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HAV)荧光定量逆转录PCR(qRT-PCR)检测方法,用于贝类中HAV的检测。方法选择HAV高度保守的5’UTR区设计引物及探针,以HAV质粒为标准品,HAV活病毒为样本,建立HAV qRT-PCR检测方法;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准确性及中间精密度;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HAV活病毒和贝类样本,并与我国贝类HAV检测国标方法(GB/T22287-2008法)进行比较。结果通过14对引物探针分别对HAV质粒(101~108拷贝/μL)检测结果的比较,选择灵敏度最优的Pan1引物,建立了HAV qRT-PCR检测方法(PAN法)。PAN法对CVA16、CVB3、EVA71、PV等11种RNA病毒均无阳性扩增;灵敏度达10 TCID50/mL;检测2.699~5.699 LgTCID50/mL各浓度HAV活病毒的回收率为82.9%~127.0%,单人和双人检测的变异系数分别为3.0%~7.0%和2.6%~8.4%。PAN法检测HAV活病毒的灵敏度(10 TCID50/mL)优于GB/T22287-2008法;两种方法对20份贝类样本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PAN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可用于贝类样本中HAV的核酸定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疫苗抗原定量检测试剂盒,用于CV-A6疫苗以及含有CV-A6的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多价疫苗的研发及质量控制.方法 分别采用多个CV-A6毒株与多家企业的CV-A6抗原,通过结合能力和中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相关疫苗上市后中国大陆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C4亚型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基于贝叶斯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arkov chain monte carlo,MCMC)分析方法,对EV71疫苗上市前后中国大陆EV71毒株VP1基因相似性进行比较。应用贝叶斯天际线模型和SpreaD3 v0.9. 6软件对中国大陆C4亚型病毒进行系统发生地理学分析,通过绘制贝叶斯天际线图描绘种群动态历史变化,并应用EasyCodeML软件分析正选择压力位点。结果 中国大陆EV71 C4亚型VP1基因序列的平均进化速率为2.25×10-3site/year,C4a亚型毒株平均进化速率为3.1×10-3site/year;EV71 C4亚型的起源可追溯至1990年的华东地区,C4a亚型可能起源于1999年。2002—2007年C4亚型经历了种群规模扩张,种群规模于2007年达峰值,且在EV71疫苗上市后仍保持较高水平。C4亚型病毒VP1基因中有5个氨基酸位点承受正选择压力,比对分析EV71疫苗上市后2015—2018年C4亚型病毒序列,筛选到VP1基因第289...  相似文献   
19.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严重影响婴幼儿健康的传染病,为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亚太地区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HFMD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其中以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最为常见。近年,随着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sackievirus A6,CVA6)感染引发HFMD比例大幅上升,CVA6逐渐成为造成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HFMD暴发的主要病原体。CVA6不仅易造成儿童感染,也易侵袭免疫功能正常的成年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本文就CVA6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其疫苗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接种疫苗对有效控制疫情具有重要作用,全球已有150多个SARS-CoV-2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38个批准紧急使用或上市。中和抗体水平是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的主要指标,但至今尚无标准化的SARS-CoV-2中和抗体检测方法,不同实验室和不同产品之间的中和抗体水平难以进行横向比较,严重制约疫苗和抗体类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评价。随着第一代SARS-CoV-2抗体标准品的快速售罄及SARS-CoV-2值得关注变异株(variants of concern,VOC)不断出现,2022年,WHO与我国同步开展了第二代标准品的研制工作。本文就WHO和我国SARS-CoV-2抗体标准物质的研制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