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128篇
电工技术   180篇
综合类   231篇
化学工业   456篇
金属工艺   132篇
机械仪表   164篇
建筑科学   217篇
矿业工程   113篇
能源动力   49篇
轻工业   477篇
水利工程   99篇
石油天然气   111篇
武器工业   25篇
无线电   18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3篇
冶金工业   118篇
原子能技术   57篇
自动化技术   252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6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45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9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锂离子电池因其电压高、比容量大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动力与储能电源。研究锂离子电池的温升规律等热特性,不仅有助于指导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优化,还有助于改善和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热安全性。热模型能够全面、系统地捕捉锂离子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和其他热特性参数的动态变化,为解析生热、传热和热失控触发机制提供重要信息,是研究锂离子电池热特性的重要工具。本文根据研究目的、建模原理和应用场景,将锂离子电池热模型分为非耦合热模型、耦合热模型和热滥用模型,并对其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归纳,最后对锂离子电池热模型的发展方向包括模型验证、模型参数获取、模拟工况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目前,在国内外钢结构及输电塔的设计标准中,均未涉及采用螺栓连接的无加劲肋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针对4个无加劲肋的螺栓连接X型钢管节点试件,对其进行了单轴拉、压承载力试验研究,并对中国Q/GDW 391—2009《输电线路钢管塔构造设计规定》、日本JSTA-1995《输电线路钢管塔制作基准》的承载力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此外,对该类节点的破坏模式、荷载-变形关系及环板应力-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加劲肋螺栓连接钢管节点在受拉、受压条件下的破坏模式为环板面外失稳,采用Q/GDW 391—2009计算的极限承载力偏保守,特别是在受拉条件下富裕度较大,而有限元计算结果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3.
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回流温度对Sn3.0Ag0.5Cu,Sn0.3Ag0.7Cu,Sn0.3Ag0.7Cu-0.07La-0.05Ce三种无铅钎料在单板结构/板级结构中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回流温度的升高,单板结构中高银焊点的抗剪强度最高且一直增加,低银焊点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板级结构中焊点的抗剪强度均随回流温度的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添加稀土元素的低银焊点的抗剪强度最高.两种结构中焊点的至断位移均随回流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板级结构中,随着回流温度的升高,高银焊点的断裂模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转变,而低银焊点则一直为韧性断裂,其断裂位置向IMC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04.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将不同用量的纳米SiC粉末与TiC颗粒相复合制备力学增强材料.分别对不同SiC粉末含量的试样进行SEM表征,对质量分数10%SiC的复合试样进行XRD测试.并着重分析探讨了SiC对复合材料在断裂韧性、导电性方面的影响及TiC对复合材料在材料密度和硬度方面的影响.结果 表明:该复合增强材料内部晶粒细密化程度较高,结构缺陷度较低,SiC与TiC相容性优异.质量分数10%SiC样品中的各组分含量占比与XRD分析测试结果相一致,杂质衍射峰基本没有出现.SiC的加入对于复合材料断裂韧性和导电性的提升效果较为显著,30%SiC样品的断裂强度比单纯TiC材料高116%,平均电导率高约100倍.TiC的加入对于材料密度和硬度的提升作用较为良好,当TiC/SiC的含量之比为1.3∶1时,密度和硬度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3 g/cm3和68.3HRA.试验结果基本符合预期.  相似文献   
105.
详细介绍了欧洲流星超视距空空导弹的研发历程,包括导弹的组成与性能描述,分析了影响流星导弹研发的技术因素以及流星导弹系列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6.
酚醛泡沫因兼具优异的保温性能和阻燃性能在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经高温燃烧后质量残留率很低,炭层疏松、强度低,离开火焰后还易出现阴燃现象。目前有关酚醛泡沫燃烧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进一步提高酚醛泡沫塑料的阻燃等级或在改善其脆性的同时不降低固有的阻燃性能,还未见关于酚醛泡沫燃烧全过程行为的综述报道。文章介绍了酚醛泡沫在明火燃烧和阴燃状态的燃烧行为,分析了影响酚醛泡沫燃烧行为的因素,并总结了现有酚醛泡沫阻燃研究的进展。目前酚醛泡沫的燃烧行为及阻燃研究主要集中在泡沫的明火燃烧,对酚醛泡沫阴燃问题的研究重视不足,缺乏针对酚醛泡沫燃烧全过程的行为和机理探究。因此,提出应加大对酚醛泡沫阴燃行为的研究投入,注重对酚醛泡沫燃烧全过程的机理探索与阻燃方案研究,设计并研发出解决酚醛泡沫燃烧全过程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大气中日益增加的CO2浓度导致了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将CO2催化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品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化学方法将CO2还原转化为有价值的碳基化合物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方式。分子催化剂具有明确的结构和清晰的活性位点,可实现基于机理的性能优化。综述了近年来金属酞菁/卟啉分子在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实验和理论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详细机理。然后,重点介绍了如何通过分子分散和配体修饰提升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为CO的活性和选择性。最后,讨论了金属酞菁/卟啉分子电催化CO2还原存在的挑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8.
根据菌株菌落、菌丝体、孢子等形态特征及其生理特性,初步鉴定高产纤维素酶的丝状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命名为XA-1。考察了不同碳源及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等因素对XA-1产酶的影响,并研究了该菌所产纤维素酶酶学性质及酶解性能。该菌的最适产酶条件为:分别以水葫芦和硫酸铵为碳、氮源,30℃,pH 5.0,培养6 d后,内切葡聚糖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β-Gluase)和滤纸酶活力(FPA)分别达到4 083.2、3 258.8 U/g和773.2 U/g(成熟曲)。CMCase、β-Gluase最适反应温度为45℃,FPA则为55℃;CMCase、β-Gluase和FPA的最适反应pH分别为5.0、4.5和5.0。菌株XA-1纤维素酶酶解香蕉秆或水葫芦32 h后,酶解得率分别达到27.3%和29.8%。菌株XA-1在纤维素酶开发及转化秸秆类纤维素为可发酵糖方面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针对现有成型机监控系统OPC技术的数据丢包、延时较长等缺点,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开发平台,开发了智能检测与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调用动态链接库的方式,编写LabVIEW程序,直接通过以太网模块与下位机通讯。以太网环网采用EN2TR和ETAP模块,实现了线形与星形的网络结构相结合,有效地解决了星形连接中出现单断点造成整体网络掉线等问题。通过实验室及场内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满足成型机的工作要求和上位机监控系统对实时性与稳定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0.
<正>0前言在水泥企业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及产品质量的检测中,仪器分析现已逐渐取代以往的化学分析等。如荧光分析仪快速准确的优势已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并逐渐依赖仪器分析指导生产。我集团公司随着2005年第一台Axios荧光分析仪的使用,到目前已有帕纳科公司荧光分析仪器12台(11台Axios荧光分析仪和1台Venus200荧光分析仪)在使用。这12台荧光分析仪的应用,给我公司的生产提供了快速准确的数据指导。但水泥企业要用好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