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2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茶多酚、大蒜素与天然可食性膜溶液研制成涂膜保鲜剂进行冷却肉的涂膜保鲜研究。以感官指标、pH 值、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细菌总数为考察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比例组合,提高冷却肉的保鲜度和延长冷却肉的保鲜期。结果表明:0.7% 茶多酚、0.4% 大蒜素和乙种膜溶液(3% 可溶性淀粉、0.6% 海藻酸钠、0.2% 单甘酯)组成的涂膜保鲜剂,对冷却肉的涂膜保鲜效果良好。用此涂膜保鲜剂处理冷却猪肉,在0~4℃条件下贮藏保鲜19d 以上。  相似文献   
72.
以菜籽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二次旋转正交组合设计,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菜籽皮中原花色素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粒度60 目,乙醇体积分数54%,料液比1:12(脱脂菜籽皮:乙醇,g/mL),超声时间22.5min 的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为37.12%。  相似文献   
73.
庞锐  潘丽军  姜绍通  吴学凤 《食品科学》2010,31(21):248-253
采用低能N+ 注入技术对米根霉As3.819 进行诱变选育,以提高该菌株利用混合糖(葡萄糖、木糖)发酵生产L- 乳酸的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菌株的存活率曲线呈典型的“马鞍型”,在注入剂量为50 × 2.5 × 1013ions/cm2时具有较高的正突变率。选育获得突变株N50-7,其L- 乳酸产量为79.42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7.75%,且遗传稳定性较好。对突变株N50-7 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初筛,在混合糖150g/L(葡萄糖100g/L、木糖50g/L)、(NH4)2SO43.0g/L、KH2PO4 0.3g/L、MgSO4·7H2O 0.3g/L、ZnSO4·7H2O 0.4g/L 的条件下发酵72h,L- 乳酸产量最高达到103.81g/L,较初筛前提高了30.71%。  相似文献   
74.
建立了一种分析菜籽油脱臭馏出物深加工物中维生素E和甾醇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反相C18柱,流动相为96:4(V/V)的甲醇水混合液,流速1.0ml/min,柱温30℃,二极管阵列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标准曲线有良好的线形关系、回收率,方法精密度良好。将该方法用于脱臭馏出物深加工物中维生素E和甾醇的测定,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75.
在双相发酵系统中,将分枝杆菌BD696-6 细胞固定在不同载体上,进行降解植物甾醇侧链生成雄烯二酮(AD)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丝瓜布、棉纱布及泡沫,硅藻土有更好的固定化效果。在硅藻土用量7g/L,接种量18%(V/V),甾醇添加量3g/L 的实验条件下发酵7d,AD 得率达到81.47%,比游离细胞发酵AD 得率提高了19.52%。  相似文献   
76.
潘丽军  刘靖  姜绍通  郑志  王颖 《食品科学》2009,30(9):133-136
采用分批补料方式对米根霉As3.819高密度培养产L-乳酸的效果进行研究。摇瓶实验确定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接种时间24h、装液量40%、补料液中葡萄糖与硫酸铵的质量比为20:1。罐发酵的最佳补料方式为葡萄糖浓度反馈流加。通过流加培养获得了较高的菌体密度,菌体干重达18.45g/L;重复发酵5批次,产L-乳酸效率达2.25g/L·h;菌体干重和产酸效率较分批培养分别提高了92.9%和82.9%。  相似文献   
77.
甘薯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及褐变控制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0  
甘薯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酶促褐变,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甘薯组织中不同部位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PPO的最适pH值、厚适温度热稳定性等特性。确定其最适pH值范围为3.0-3.5和6.0-7.0,最适温度为15℃。在此基础上,考察了抗坏血酸、柠檬酸、亚硫酸钠对PPO的褐变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78.
漂烫条件对脱水苋菜中VC和粗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苋菜脱水工艺中的漂烫工序,对漂烫时温度、时间、pH、食盐浓度、蔗糖浓度和不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苋菜中VC保存率和粗蛋白含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食盐浓度可以更好的保存VC,但会引起粗蛋白的损失;蔗糖可提高VC的保存率,低浓度的蔗糖溶液可导致粗蛋白的损失,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可提高粗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79.
乳链菌肽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链菌肽是某些乳链球菌产生的一种多肽物质,对引起食品腐败的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是一种高效、无毒副作用的天然生物防腐剂。本文从鲜奶中筛选到一株乳链菌肽产生菌--乳链球菌P-99,并研究了该菌株的发酵适宜条件及其发酵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17培养基、30℃、起始pH6.5条件下发酵良好,通气量和某些金属离子对其细胞生长与产乳链菌肽无明显影响,但锰离子对乳链菌肽的产生有促进作用,而铜离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发酵动力学分析表明,该菌株产乳链菌肽表现出初级代谢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80.
小麦磷酸单酯淀粉在速冻水饺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姜绍通  毛杰  潘丽军  杨妍 《食品科学》2004,25(11):195-198
本文研究了磷酸单酯淀粉(SMEP)对速冻水饺饺皮和饺馅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饺皮中添加磷酸单酯淀粉,能降低饺皮裂纹率,增加饺皮的弹性和口感,使饺子汤沉淀物减少。在饺馅中添加磷酸单酯淀粉能提高饺馅的保水率,防止解冻后汁液流出,从而降低了饺皮裂纹率和改善饺皮颜色加深问题,并改善馅料色泽,增加鲜嫩度,使馅料口感更好,“咬劲”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