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2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石油企业都建设了局域网,与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主干网相连。科技管理作为石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逐步加强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传统的科技管理模式已逐渐被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方式所影响和取代。石油企业科技管理部门大都先后建设了科技信息网站,但如何规划、  相似文献   
12.
液力变矩器是车辆无极变速的重要部件之一,液力变矩器的动平衡检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双向动平衡检测的原理及测量模型进行了研究,并采用该方法进行了双向差速动平衡机的系统设计,通过常用动平衡检测方法的对比,验证了双向动平衡检测技术在提高液力变矩器的动平衡精度上有着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微机保护装置与常规继电器保护相比优点很多,微机保护装置的应用给发电厂设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日常的巡视、检查维护等方面带来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15.
王宏卫 《工程机械》2002,33(5):45-47
钣金冲焊型液力变矩器结构紧凑,体积小,密封性好,性能稳定,可靠性高,适合大批量生产。变矩器叶片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技术,保证了产品性能要求。介绍了叶轮测量、叶片造型和模具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6.
17.
18.
信息化建设在液力变矩器试验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随着企业发展进程的加快,产品设计开发的方式越来越趋向灵活、高效、快速.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整合试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源优势,以便为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支持,成为试验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在现有试验测试设备硬件的基础上,进行试验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尝试.将原有系统以单一性能测试为主的功能特点,拓展为以产品测试为主要功能,以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为其他工作过程提供技术支持为目标的综合化应用平台.经过使用和不断改进,证明使用效果良好,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在具有微纳米双级结构的3D打印钛合金植入体表面制备聚多巴胺涂层的最佳工艺及参数。方法 对酸蚀和阳极氧化处理后的3D打印Ti-6Al-4V样品进行水热处理,通过水热法将聚多巴胺添加到样品表面,并分析不同水热温度和时间的处理效果。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三维共聚焦激光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接触角测量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各组样品的表面形貌、粗糙度、元素组成、表面润湿性、耐腐蚀性等进行表征。结果 经过酸蚀和阳极氧化处理后,在3D打印钛合金植入体表面成功制备了微纳米双级结构,表面纳米管的管径为80 nm左右,水热处理后各组表面均可以观察到有涂层附着。样品表面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各组样品表面的N/C值均与理论值0.125接近,证明水热处理成功在微纳米结构表面添加了聚多巴胺涂层。随着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纳米管的管径逐渐减小,由80 nm减小至40 nm左右。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样品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各组粗糙度均保持在4~5 μm,且接触角逐渐减小,酸蚀后的表面接触角为52.1°,阳极氧化后,接触角降低至42.9°。经过水热处理,各组接触角均小于35°,表现出较好的亲水性。相比于酸蚀组和阳极氧化组,水热处理后的各组的耐腐蚀性均得到增强。结论 在基本保留原有微纳米双级结构的前提下,37 ℃的反应温度和24 h的反应时间适用于聚多巴胺在钛合金植入体表面的沉积。研究结果为聚多巴胺在钛合金植入体表面自聚合的工艺参数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意外发现开创新时代 早在1986年,航天动力就从国外引进了制造钣金变矩器的技术,但最初的应用仅仅局限在叉车领域.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发展迅猛,航天动力决定将该产品的应用向其他工程机械领域延伸.但当时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对该产品的接受程度不足,航天动力的产品拓展业务进展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