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8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29篇
电工技术   21篇
综合类   151篇
化学工业   61篇
金属工艺   28篇
机械仪表   25篇
建筑科学   22篇
矿业工程   34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1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武器工业   6篇
无线电   2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01.
二次结构施工是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对于整个项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次结构工程施工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其所面临的质量要求也日益严格,为合理控制二次结构施工质量,文章就相关问题提出几点实用的建议,以期为有需求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2.
随着无线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无源互调(PIM)对通信系统的干扰越来越显著。该文主要介绍了PIM产生的非线性物理机制(包括接触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接触非线性主要来源于接触中的隧穿效应、热电子发射等,并受到接触表面粗糙度、接触间机械应力与对称性等因素的影响。材料非线性主要来源于材料中的热电耦合和非线性源散射效应,其几何结构与点状污染等因素也会对PIM产生影响。未来,PIM底层物理机理的研究需求更加迫切,需要深入到微观领域,并且与多物理场建模与分析技术相融合,才能深入全面地揭示无源互调机理,进而指导无源互调抑制的相关设计。  相似文献   
703.
王文博  崔伟  夏斐  王建强 《节能》2023,(9):30-33
为了探究高效的水合物开采工艺方法,建立压裂法联合降压开采水合物的基本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应用2017年神狐海域试开采数据,验证并完善该模型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分析比较水合物储层在考虑压裂和不考虑压裂时,井中压力、水合物饱和度、分解过渡带的移动规律,研究开采井压力、裂缝长度、裂缝渗透率、裂缝孔隙度对水合物产气速率和累计产气的影响。结果显示:开采井压力越低,水合物分解速度越快,累计产气量越高;当开采井压力一定时,水合物的产气速率、累计产气量随着裂缝长度、裂缝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加。压裂联合降压可以提高水合物的开采效率,为今后水合物实现商业化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4.
铁精矿品位的准确预测对铁矿选矿厂的生产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选矿厂生产过程中具有随机波动性的铁精矿品位预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变换法的无偏灰色GM(1,1)铁精矿品位预测模型。通过采用一种线性变换方法降低铁精矿品位数据序列的波动干扰,将随机波动数据序列转换为单调增长的数据序列,然后将变换后铁精矿品位数据序列代入无偏灰色GM(1,1)模型以实现铁精矿品位预测模型的建模,最后将该预测模型用于两组铁精矿品位数据序列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线性变换的无偏灰色GM(1,1)铁精矿品位预测模型在预测精度和预测性能上优于两个改进的GM(1,1)预测模型,其预测精度均为一级,预测的最小相对误差为0.2%,平均绝对误差均小于1%,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和有效性,为短期预测铁精矿品位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05.
基于金属间的置换原理,以磷酸盐树脂为基体,氧化铝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为固化剂,制备一种磷酸盐胶粘剂用于粘接金属铝或钢。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确定了磷酸盐胶粘剂的固化温度;采用热重法(TG)测试了磷酸盐胶粘剂从25℃到1 000℃的热稳定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磷酸盐胶粘剂的微观形貌;采用拉力机测试了磷酸盐胶粘剂的剪切强度。结果表明:磷酸盐胶粘剂的固化温度为200℃,从25℃到1 000℃的热失重为6.2%,磷酸盐胶粘剂固化后是一种多孔的机构,对金属铝/钢粘接有较高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706.
刘洋  李全勇  顾健  杨帆  王文博 《无损检测》2023,(1):14-19+22
采用YOLO V5算法对碳纤维复合材料预置夹杂缺陷的识别方法展开研究。为了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保证检测效率,通过添加通道注意力机制、空间注意力机制、使用k-means++重新聚类先验框和优化损失函数等措施改进原算法。利用改进后的网络训练缺陷数据集,每秒处理的图片数量逾12幅,平均精度达到98.8%,召回率为98.1%。与其他算法相比,该算法检测精度和速度都有所提高,可满足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  相似文献   
707.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棉籽中丙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超声波提取、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配氮磷检测器(NPD),检测棉籽中丙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残留。各组分回收率83%-110%,线性范围10^3,最低检出浓度0.02-0.1mg/kg。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省试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