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0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3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方法利用385~935 nm的近红外光谱系统,采集冷鲜肉与解冻肉表面的反射光谱数据,采用Savitzky-Golay(S-G)平滑和标准变量正态变换(SNVT)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实现数据降维,提取主成分后结合两种状态的肉的理化指标(L*值,a*值,pH,蒸煮损失和嫩度),分别利用Fisher判别法、贝叶斯判别法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对冷鲜肉和解冻肉进行判别研究。结果两种判别分析方法,均取得较好的分类效果,尤其是Fisher判别法,校正集的回判正确率为96.67%,验证集的正确率为100%。结论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冷鲜肉和解冻肉的鉴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2.
以小麦粉和紫色马铃薯全粉为原料制备面条,分析了添加全粉和Na2CO3后面条蒸煮品质、质构品质、色泽的变化,通过测定面条中花青素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探究了其对面条营养价值的影响,并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角度初步阐明了变化原因。结果表明,随着全粉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蒸煮和质构品质不断降低,抗氧化活性不断增强;β-折叠不断减少,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不断增加,面条品质变差。随着Na2CO3添加量的增加,面条的断条率和蒸煮损失先降低再增大,内聚性先增大后降低;添加量为0.4%时,β-折叠显著增加,β-转角显著降低,面筋网络结构趋于紧密稳定,品质得到改善,抗氧化活性保持在较高水平。该结果证实全粉和Na2CO3的添加制得的小麦-紫色马铃薯熟面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63.
目的:针对卷烟爆珠的质量检测,设计和构建融上料传送、机器视觉图像处理及不合格品剔除功能为一体的卷烟爆珠质量检测系统。方法:通过改进类间方差法对爆珠单颗粒图像进行提取,通过灰度分析、非线性度变换及改进最小外接圆等算法,实现爆珠质量自动化检测,在完成图像自动化检测之后,通过设计的不合格品剔除机构进行剔除,并开展爆珠质量检测的重复试验和应用分析。结果:该系统对不合格爆珠的异色、异行、破损总误检率低于3%,能精确剔除不合格爆珠且系统稳定可靠。结论:基于机器视觉的卷烟爆珠在线检测系统设计,能完成对爆珠质量的自动化在线检测,提高了检测速度与准确度。  相似文献   
64.
在卧式高温微动磨损试验机(PLINT TE77)上,采取线接触方式,研究690合金传热管/405不锈钢抗振条在干态不同温度下的切向微动磨损特性。在试验参数为法向载荷40 N、位移幅值100μ、频率5 Hz和循环次数1次的条件下,分别在25、90、200和285℃这4种不同温度下进行切向微动磨损试验。结果表明:微动工况均处于滑移区,90℃时稳态摩擦因数最高;当温度升高到200和285℃时,摩擦因数经过下降期后出现一个更加明显的下降阶段,这与界面的高温氧化有关。磨损机制是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剥层,磨痕表面在低温(25和90℃时的氧化程度比高温(200和285℃时的严重。90℃时的磨损量比其他温度时的都高,这可能与界面水蒸气蒸发和表面摩擦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5.
66.
墨西哥采油设施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含硫湿气和用作平台燃料气、气举气的无硫干气都要通过长距离[大约125mil(1 mil=1.61 km)]输送才能到达天然气处理厂.本文提出了在采油设施附近处理舍硫湿气和无硫干气的方案,避免了在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出现诸如多相流、天然气凝析、压力损失大、频繁清管和腐蚀率高的问题;另外,由于回收了液化石油气及C5 ,所以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些新方案为节约能源、改善采油设施和环境保护开辟了新路.由于销售产品的种类增多,经济效益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虽然这些方案在墨西哥的采油设施中显得很新颖,但在类似条件下的其他国际公司已经开始实施它们了.本文提出的方案适用于目前与未来墨西哥处理和输送天然气的采油设施.  相似文献   
67.
中国养殖业的发展,经历短短的十多年的迅猛发展,畜禽的数量已居国际市场领先地位,但现在仅仅是在数量上的优势,不具备竞争优势,在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终端消费等关键环节方面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68.
针对冀中坳陷饶阳凹陷蠡县斜坡西柳区块地层岩性特点,结合实验并通过钻井实践,形成并应用了聚磺润滑防塌钻井液.现场应用表明,该钻井液具有较强的润滑性、抑制性和防塌能力,摩阻系数低,油层保护效果好,且流变性能易于调整控制.在该区块已应用该钻井液完成23口井,各井钻井施工均正常,完井作业顺利,无一口井发生卡钻事故,平均井径扩大率为8.51%.该钻井液在该区块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  相似文献   
69.
王文秀  彭彦昆  王凡  马营 《食品科学》2019,40(14):339-345
以两个批次的猪肉为实验样品,开展局部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双波段可见-近红外光谱预测挥发性盐基氮的研究,以改善模型预测不同批次样品时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距离、信息测度和投影的相似性度量方法,通过对欧式距离和光谱信息散度-光谱角(spectral information divergence-spectral angle,SID-SAM)进行加权求和,构建评价不同样品相似性的相似度函数,定义相似度因子(SM),通过最小化代价函数确定建立局部模型的邻域窗口。以第1批样品为建模基础集,通过对欧式距离和SID-SAM的权重及SM进行参数寻优,针对第2批次中每个样品建立局部偏最小二乘模型。结果显示,与利用第1批样品建立的模型直接预测第2批样品的结果相比,预测效果有明显提高,相关系数R从0.845 6上升至0.948 1,预测误差从4.581 0 mg/100 g下降至2.650 8 mg/100 g。这表明利用提出的相似度函数和相似度因子,可根据待测样品的光谱特征,实时动态选择相似的局部空间,建立的局部偏最小二乘模型能有效提高对外部验证样品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0.
大型齿轮箱体结构复杂、孔距大、刚性差、加工精度要求高。本文以2500毫米七辊矫直机联合减速箱为例,介绍其加工工艺及工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