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轻工业   37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9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0 前言所谓导电纤维,一般指电阻率在108Ω·cm以下的纤维(20℃ 65%R.H)。最早的导电纤维是利用金属的导电性能制成的金属类导电纤维,主要有不锈钢纤维、铜纤维和铝纤维。这类纤维的导电性能优良,且耐热、耐化学腐蚀,但制造困难,尤其是较细的单丝造价很高,与普通纤维混纺加工难度大,性能也较差。另外,采用金属喷涂法,也可使纤维具有导电性。其后出现的碳素纤维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耐热性、优良的耐化学药品性和高初始模量,但纯碳素纤维的机械力学性能,比如径向强度等就显得很不理想,因而限制了它的用途。因此,人们不断探索开…  相似文献   
72.
0 前言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ltra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Fiber,以下简称 UHMW-PE纤维)是80年代初研制成功的高性能有机纤维,它是继芳纶(Kevlar)纤维后,又一类具有高度取向伸直链结构的纤维。UHMW-PE纤维是采用冻胶纺丝方法——超倍热拉伸技术制得的。1979年,荷兰的DSM 公司高级顾问Pennings Smith 等发明并申请了世界上用该方法和技术制得该纤维的第1个专利。它的问世代表了合成纤维技术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美国Allied公司购买了该专利后进行了商品化生产,纤维商品名为Spectra900、spectra1000, 并于…  相似文献   
73.
74.
芳纶纤维混合悬浮液在水中的分散性对高性能芳纶纸成纸性能及力学性能至关重要。采用聚苯硫醚(PPS)纤维浆粕和芳纶Ⅲ短切纤维为原料,通过湿法抄造及热压的方式制备芳纶Ⅲ/PPS复合纸。重点研究PPS浆粕纤维的直径和打浆程度对芳纶Ⅲ/PPS悬浮液的分散性、复合纸的成纸性能和纸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PS浆粕纤维直径为6~10μm、打浆程度为额外负载3 kg和打浆时间为15 min时,芳纶Ⅲ/PPS混和悬浮液有良好的分散性且成纸强度高。研究揭示了PPS浆粕纤维形态影响芳纶纤维混合悬浮液的机制,同时为高性能芳纶纸的制备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5.
通过研究分析云存储技术整体架构的五个层次:基础设备层、平台软件层、应用接口层、业务应用层以及用户访问层,提出从云存储技术基础、云存储设备、云存储软件和云存储安全等四个方面开展云存储技术标准化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在生活中大量的粉煤灰堆积,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所以粉煤灰的利用成了废物循环和环境保护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在此次实验中,对粉煤灰的粒度、改性液的种类、改性液浓度及用量进行了选择。用选择好的改性粉煤灰,处理实验室模拟的废水的有机物,对吸附时间、改性液与粉煤灰的最佳比例、改性粉煤灰与废水的最佳比例进行了筛选。  相似文献   
77.
本文研究了改选改性粉煤灰吸附废水中的无机离子.在这个实验中,主要研究的是粉煤灰对含有Zn2+,Cr3+,Cu2+,pb2+废水的处理,首先是模拟废水水样的制备,然后利用改性过的粉煤灰吸收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78.
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DMF/CP)为混合溶剂,纳晶纤维素(NCC)辅助还原的氧化石墨烯(r GO)和热塑性聚氨酯(TPU)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rGO/TPU复合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仪观察了rGO、NCC、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尺寸和形貌结构,并测试分析了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亲水性。结果表明,当m(rGO)/m(TPU)=1.5/100时,复合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均一,相应的复合纳米纤维膜断裂强度最大(31.98MPa),比纯TPU纳米纤维膜断裂强度(7.92 MPa)提高了303.79%。此外,随着rGO和NCC的加入,复合纳米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和亲水性增强。  相似文献   
79.
随着农膜广泛应用,大量残膜遗留在土地中,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生长,使土壤的透气性、蓄水性变差,作物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作物难以发芽出苗,根系难以下扎,最终影响农产品的质量。依此,文章设计研制出的1FMJ-1200平垄残膜回收机,提高了机械化残膜回收作业质量,减轻了劳动强度,对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0.
远红外纤维是功能性纤维的一种,其制品因具有吸收光或体热发射远红外促进人体血液循环的独特功能,深受人们的欢迎,有着潜在的市场前景。从80年代末开始,中国纺大、天津纺院等单位对远红外涤纶及丙纶进行了研究,但远红外锦纶尚未开发。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对远红外锦纶进行了研究。采用共混纺丝的方法,解决高分子化合物与高分子化合物及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物质等相互混合时的亲和性,以及共混纺丝流变性对纤维的成型和染色性的影响等难点,探索合适的纺丝工艺。经过对共混配比、纺丝温度、冷却条件、油剂、卷绕速度、牵伸定型条件等诸多因素的研究,解决了以上难点,纺制出了远红外发射率≥80%,强度≥2.5cN/dtex,伸度15%~50%的远红外锦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