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3篇 |
综合类 | 6篇 |
化学工业 | 6篇 |
金属工艺 | 5篇 |
机械仪表 | 7篇 |
建筑科学 | 16篇 |
矿业工程 | 14篇 |
能源动力 | 2篇 |
水利工程 | 2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武器工业 | 1篇 |
无线电 | 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篇 |
冶金工业 | 1篇 |
原子能技术 | 1篇 |
自动化技术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22.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开采范围的不断增加与扩大,各种水害对矿井生产安全的威胁也日趋严重,因此矿井水害的防治问题就成为当前煤矿企业面临的主要水文地质难题.研究和评价矿井充水条件及其防治措施对矿井开采的影响,对煤矿防治水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分析推移机构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推移机构液压控制系统。根据液压原理图,介绍推移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主要执行部件。在AMSim中建立分析模型,运行仿真得到液压系统的动态特性。依据仿真结果,提出改进现有系统动态性能的措施,弥补了原有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24.
25.
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和人工神经网络判别的长距离输油管道安全预警系统.该系统利用光纤传感器收集管道周围土壤的振动信号,通过神经网络判断是否存在针对管道的破坏性行为和判别破坏性行为的类别,实现对油气管道的长距离安全预警.系统在预处理阶段对信号大幅度降维,降低数据处理的时间复杂度,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在识别阶段则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包括反向传播(BP)网络和支持向量机(SVM).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打夯、镐刨、电钻三类破坏行为的识别率分别达到96.5和97.1%,均优于以往文献中的报道. 相似文献
26.
针对传统类型生物滞留设施氮、磷去除效果不佳且不稳定的问题,对装填改良材料的传统生物滞留柱性能展开了研究。构建了 4 个生物滞留柱(Z1、Z2、Z3、Z4),Z1 为对照生物滞留柱,其余 3 个柱子分别装有麦饭石、沸石、蛭石填料层,柱内均设置了 35 cm 的淹没区,对滞留柱出水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4 个生物滞留柱对 TP、COD、氨氮、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 76.7%~85.6%、87.78%~94.19%、76.7%~87.67% 和 78%~88%。与 Z1 相比,Z2、Z3 和 Z4 对不同污染物的去除效果都有提升,其中 Z4(蛭石填料)去除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27.
28.
29.
塔式起重机是新型起重运输机械,本文主要介绍了某型附着自升式塔式起重机安装流程及其技术要求,同时也分析安装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0.
模型嵌岩桩试验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由于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很高,在现场试验中很难将其加载至破坏和监测破坏时嵌岩段摩阻力的分布特征。采用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桩1混凝土及桩1岩石界面的摩阻特性进行研究。试验中对两个嵌岩桩模型进行荷载试验,将其中一个加载至破坏。试验结果表明,破坏发生在桩/混凝土界面,而桩身及岩体内部均保持完好。另外,桩/岩石界面上的摩阻力分布是非均匀的;模型桩破坏时在嵌岩段上部产生的摩阻力远大于下部的值。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摩阻力的这种分布特性是因为桩周岩体变形所在界面所产生的法向压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说明,对于建造在高强度岩体中的嵌岩桩,其承载力特性极大地取决于桩/岩石界面的摩阻特性,而摩阻力的分布又受到桩周岩体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