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3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16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115篇
化学工业   103篇
金属工艺   41篇
机械仪表   55篇
建筑科学   67篇
矿业工程   92篇
能源动力   29篇
轻工业   142篇
水利工程   17篇
石油天然气   33篇
武器工业   44篇
无线电   1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11篇
冶金工业   43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18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01年3月至2007年10月间100例(优选)1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扫描时均采用16排探测器,机架转速为2周/S,使用后心电门控0.625重建,利用先进地后处理软件对冠脉进行重组,以显示冠脉各主干及主要分支,并对冠脉病变进行诊断,同时对其中部分患者(32例)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清晰地显示冠脉各主干(左前降支包括左主干、左旋支、右冠脉)及其主要分支,其中63例211段冠脉显示不同程度的狭窄,32例选择性造影的病例均有冠脉狭窄。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狭窄等病变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是一种无创、方便、价廉的冠心病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改变玄武岩纤维掺入率对无熟料水泥再生混凝土梁抗裂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提高了无熟料水泥再生混凝土梁的抗裂性能。对促进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降低建筑业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3.
为揭示膜态沸腾球体水下运动减阻机理,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耦合蒸发-冷凝相变模型,对亚临界雷诺数范围内的膜态沸腾球体绕流减阻特性进行数值仿真,得到的阻力系数与文献[11]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对比分析了普通球体与膜态沸腾球体的绕流特性,研究了雷诺数对膜态沸腾球体绕流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膜态沸腾球体绕流运动减阻机理。仿真结果表明:膜态沸腾球体蒸汽膜的存在使球体壁面的无滑移边界条件转化为蒸汽膜的滑移边界条件,减小了壁面对流体的粘滞作用,使流动分离点向尾部移动,减小了球体绕流阻力;蒸汽会在球体尾部发生堆积,随着雷诺数的增大,堆积位置向后移动,阻力系数变小,尾部流动更趋于流线型。  相似文献   
74.
付烨  白嵩  陈果  王聪  武立群 《重庆建筑》2021,20(z1):12-14
V型连续刚构-拱组合桥是将拱圈与V型墩刚构刚性连接,共同承担荷载的新型桥梁体系.该桥型受力性能良好、造型新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其结构复杂,在设计计算、施工控制方面难度较大,对其进行施工监控是保证桥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键.目前,V型刚构-拱组合桥在国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完善的规范体系和成熟的经验,在设计、施工监控、荷载试验、施工技术上均存在一些技术难点.该文以寨子坪大桥为例,对其施工监控、成桥荷载试验进行介绍,可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5.
叶茜  王聪  张惟杰 《中外建筑》2010,(10):109-112
本文基于城市人本建设的核心理念,以重庆市沙坪坝区杨公桥立交步行系统的改造过程为例,通过考察城市快速干道的形成背景,论述人本设计的含义,调研步行空间的使用状态,得到概念性改造方案。由此呼吁车行与人行空间的平衡发展和车行高速化背景下的人本思考。  相似文献   
76.
选择具有良好亲水性和线性结构特征的1,3-二[三(羟甲基)甲氨基]丙烷(BTP)与哌嗪(PIP)共同组成水相单体,与均苯三甲酰氯(TMC)通过界面聚合合成复合纳滤膜.利用ATR/FTIR、SEM和接触角测定仪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纳滤膜进行表征,并考察水相单体中BTP含量对纳滤膜渗透分离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BTP...  相似文献   
77.
针对LED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老化现象。文章对某品牌LED贴片在室温下进行老练。结果表明,老练后样品相关色温、光通量和正向电压的变化存在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78.
胶印油墨转移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胶印印刷工艺原理和印刷适性为理论依据,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W·F油墨转移方程分析纸张类型、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和油墨黏度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并得出获得最佳油墨转移效果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9.
新型平板热管式PV/T热泵系统的集热模块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新型平板热管式PV/T热泵系统的数学模型,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系统在各工况下运行时的实验数据,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验证后的数学模型,对系统的热性能、电性能和热泵系统的性能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工况下,系统的日平均热功率、电功率和COP分别为274.5 W、93.5 W和2.7。由于冬季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在冬季运行时,集热系统会通过光伏板表面向周围环境散失大量的热,导致系统的集热量不能满足热泵侧的热需求,直观表现为蒸发侧集热水箱水温在全天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通过增加集热器对系统的集热模块进行优化,优化后系统的日平均热功率提升至654.2 W,COP提升至6.9。  相似文献   
80.
加快煤炭产业链的智能化发展是当前环境下保证煤炭稳定供给的重心,而煤岩识别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建设,提高煤层探测、智能开采、快速分选精度和效率的关键技术,因此,开展了煤岩高效识别技术方法的综述研究。首先根据使用工况不同,将煤岩识别统筹为接触式识别与非接触式识别,根据技术类别将现有识别技术归类为过程信号监测、红外热成像、图像特征、反射光谱、超声波探测、电磁波探测,从识别机理和技术原理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列举了典型特征下的煤岩差异。其次综合阐述了各种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总结出工程实际中的煤岩识别技术应用现状;从理论技术研究、工况环境影响、煤岩特征3方面建立了不同识别技术的局限度评价表,超声波、电磁波探测技术局限度最低,红外成像识别技术局限度最高,其中工况环境对红外成像识别局限最明显,煤岩特征对反射光谱识别和过程信号监测识别局限最明显。基于上述局限度,对未来煤岩识别的研究重点提出4点建议:煤岩特征信息的深层挖掘,复杂多变环境的影响机理研究,物理属性相近的煤岩识别新方法,综合地质条件的煤岩识别方法适用性研究,为我国煤岩识别技术发展、煤矿智能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