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2篇
  免费   236篇
  国内免费   134篇
电工技术   520篇
综合类   250篇
化学工业   345篇
金属工艺   170篇
机械仪表   356篇
建筑科学   445篇
矿业工程   204篇
能源动力   104篇
轻工业   251篇
水利工程   224篇
石油天然气   201篇
武器工业   27篇
无线电   27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74篇
冶金工业   217篇
原子能技术   27篇
自动化技术   32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21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150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传统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遍历所有开关序列, 并寻求成本函数最小, 使得运算量较大. 球形编码算法将成本函数转换为开关序列对应的矩阵二范数平方, 并采用事件触发机制动态精简计算量. 仿真结果表明: 基于球形编码的多步模型预测电流控制性能良好, 与传统方法完全等价, 控制效果相当. 基于STM32H743单片机平台, 球形编码和传统方法单控制周期执行时间实验结果表明: 对于多步预测, 球形编码算法可减少单控制周期执行时间, 2步预测减小至96.78%, 3步预测减小至87.99%, 4步预测减小至73.41%, 5步预测减少至63.63%, 在控制性能与传统方法相当的条件下, 提高系统实时性能  相似文献   
82.
传统永磁同步电机(PMSM)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遍历逆变器生成的全部7个电压矢量, 计算负担较大.当转矩误差较小时, 零电压矢量利用率较高, 则可当转矩误差位于阈值范围, 电机系统直接输出零电压矢量, 否则,依然遍历7个电压矢量, 并给出阈值确定方法. 基于上述策略, 本文增加了6个定子磁链扇区位置约束, 将转矩误差大于阈值时的备选电压矢量降至4个, 并增加磁链扇区数目至12个和磁链误差约束, 进一步减小备选电压矢量. 仿真结果表明, 提出的3种简化策略控制下, 永磁同步电机系统运行正常, 控制性能与传统模型预测转矩控制基本相当,平均开关频率分别降低至77.48%, 77.09%和76.12%, 平均遍历电压矢量个数分别降低至58.29%, 32.86%和29.14%.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运行时间分别减小至57.70%, 32.96%和29.48%.  相似文献   
83.
为适应“工业互联网+钢铁”融合创新应用发展需求,为改进热轧带钢板形镰刀弯人工检测效率低、精确度低、无信息存储等不足,开发了基于智能摄像机的热轧带钢镰刀弯实时检测系统。系统在钢铁公司热轧板带厂的应用效果表明,利用智能摄像机采集带钢板形镰刀弯影像数据,经过透视变换、融合卡尔曼滤波、最小二乘曲线拟合算法等关键技术的图像处理后,能实时、完整、精确记录坯板的形状及镰刀弯弯曲程度特征,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反馈至数字孪生服务系统及人机界面,为下一步数据处理及生产决策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4.
基于MOSFET的串联谐振双有源桥(DAB)变换器可同时实现所有功率器件的零电压开通(ZVS)和零电流关断(ZCS),具有效率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变压器(PET)隔离DC-DC环节。然而,在采用隔离变压器的DAB中,由于MOSFET寄生电容的存在,在死区时间内器件寄生电容与隔离变压器漏感会产生高频振荡,增加了通态损耗。该文建立死区时间内串联谐振DAB的等效电路,分析死区时间内高频振荡电流幅值与关断时刻电流的数学关系。为抑制高频振荡,提出基于开关频率微调的振荡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高频振荡抑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5.
祁瑒娟  于洋 《电气传动》2022,52(6):9-13+32
为提高感应电机(IM)伺服驱动系统的控制性能,抑制电机参数变化、外部扰动和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的智能动态滑模控制(IDSMC)方法。首先利用动态滑模控制(DSMC)方法削弱抖振,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但由于DSMC中切换函数所需的不确定性边界值无法获知,因此将RBFN不确定性估计器与DSMC相结合,设计IDSMC方法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RBFN可通过自适应学习算法估计不确定性因素值并在线训练调整网络参数,以确保系统在不确定性因素存在时仍能高性能运行。最后,通过TMS320C31 DSP控制核心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IDSMC不但可以保证系统精准的响应能力,还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6.
不同的磁链和转矩预测模型使得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模型预测转矩控制(MPTC)系统的性能有所差异。因此建立了基于转子磁链坐标系、定子磁链坐标系和静止坐标系的SPMSM MPTC系统,并进行仿真验证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为SPMSM MPTC的预测模型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设计了一种层状五组元双周期结构声子晶体,并将其等效为一维声子晶体,采用传递矩阵法推导出了该结构的能带结构;在该带隙范围内弹性波或声波的传播能够得到有效抑制,实现对噪声的控制。同时,分析了取消内部周期以后第一带隙的变化以及改变硅橡胶层厚度对第一带隙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结构与简单二元结构相比,在降低带隙频率的同时有效减轻了结构质量,且"内部周期"主要影响带隙宽度;当增加硅橡胶层的厚度时,带隙频率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88.
双局域共振机制声子晶体带隙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双局域共振机制,结合有限元法对该机制声子晶体结构的带隙生成机理和带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2个刚性质量体互为刚性边界和振子,由此产生了2个可以互相转化的局域共振单元。双局域共振结构的带隙位置由2个等效单自由度系统的固有频率共同决定,带隙的宽度与2个质量体密度、内振子半径、弹性介质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2个质量体密度差别越大、弹性介质弹性模量越高,带隙的宽度就越大。该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基体与振子的紧密耦合关系,该结构具有较大的带隙变化范围,极大地增大了带隙的宽度,为宽频声子晶体结构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9.
标准化技术组织作为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础性组织,其运行情况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本领域标准化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驻青岛市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为研究对象,围绕《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等规定,分析了标准化技术组织发展现状,总结了标准化技术组织日常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探讨了标准化技术组织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为适应高数据吞吐速率的应用场合,在分析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SDRAM)控制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研究支持高数据处理效率可连续读写操作的存储控制算法。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SDRAM嵌入式存储控制器,采用CMD命令形式,根据猝发长度分配连续读写延时,通过数据通道控制与读写操作协同工作提高数据处理效率。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运行频率高于100 MHz,数据处理效率大于95%,适用于视频采集数据缓存及大型LED显示控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