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20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170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282篇 |
综合类 | 304篇 |
化学工业 | 707篇 |
金属工艺 | 193篇 |
机械仪表 | 333篇 |
建筑科学 | 424篇 |
矿业工程 | 231篇 |
能源动力 | 138篇 |
轻工业 | 367篇 |
水利工程 | 263篇 |
石油天然气 | 288篇 |
武器工业 | 63篇 |
无线电 | 513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30篇 |
冶金工业 | 244篇 |
原子能技术 | 95篇 |
自动化技术 | 43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2篇 |
2023年 | 169篇 |
2022年 | 140篇 |
2021年 | 180篇 |
2020年 | 118篇 |
2019年 | 147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31篇 |
2014年 | 358篇 |
2013年 | 216篇 |
2012年 | 205篇 |
2011年 | 229篇 |
2010年 | 177篇 |
2009年 | 199篇 |
2008年 | 201篇 |
2007年 | 261篇 |
2006年 | 200篇 |
2005年 | 220篇 |
2004年 | 188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87篇 |
2001年 | 99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00篇 |
1997年 | 85篇 |
1996年 | 84篇 |
1995年 | 58篇 |
1994年 | 56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83篇 |
1991年 | 66篇 |
1990年 | 48篇 |
1989年 | 38篇 |
1988年 | 25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20篇 |
1985年 | 25篇 |
1984年 | 19篇 |
1983年 | 14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64年 | 2篇 |
1960年 | 2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以5, 5’-二叠氮基-1, 1’-二氢-3, 3’-联-1, 2, 4-三唑(DAzBT)为原料,合成了以银为金属离子的环保起爆药DAzBTAg2,采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能量色散谱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并研究其热学性能、感度性能。结果表明:DAzBTAg2的热分解温度为173℃,5 s延滞期爆发点为193℃,在60℃条件下40 h,单位质量样品加热后释放的气体容积为0.02 mL,热稳定性良好。DAzBTAg2的撞击感度:50%发火高度为17.7 cm,摩擦感度:平均发火率56%;火焰感度:50%发火距离为39.1 cm;静电感度:50%发火能量为0.05 J,静电感度比斯蒂芬酸铅钝感,具备代替斯蒂芬酸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4.
选取溶液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PG)对水性环氧富锌涂料进行改性,取代富锌涂料中的部分锌粉,制备低锌含量的石墨烯水性环氧含锌涂料。研究了石墨烯掺量对涂层附着力、柔韧性、耐冲击性、耐中性盐雾、耐连续冷凝等性能的影响,及其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石墨烯可以明显改善涂层的力学性能及防腐性能,掺量0. 3%时涂层综合性能最佳,柔韧性为1 mm,耐冲击性为50 cm,划圈附着力为1级,耐中性盐雾、耐连续冷凝经1 500 h未出现明显的扩蚀、起泡、脱落及开裂等现象,与中间漆、面漆具有优异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145.
146.
采用高温固相烧结法制备了粉体材料LaFeO3、LaFe0.75Co0.25O3、LaFe0.75Cr0.25O3和LaFe0.75Mn0.25O3,通过XRD、FTIR、SEM、XPS等检测手段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运用CASTEP模块模拟计算了材料的电子能带结构和光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掺入Mn/Cr/Co离子后晶格发生畸变,晶格对称性降低。Mn/Cr/Co掺杂后的粉体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排序为:掺Mn>掺Co>掺Cr>纯LaFeO3,其中掺Mn在0.2~2.5μm波段为0.8722,2.5~5μm波段为0.6755,远大于纯LaFeO3的发射率(近中红外波段发射率均为0.5左右)。发射率提升的机理在于:Mn掺杂后,引入了Mn3+杂质能级,产生了激活能小的Mn3+?Mn4+跳跃小极化子,电子-氧空位载流子吸收亦增强,同时体系的晶格畸变导致振动吸收加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掺杂Mn/Cr/Co材料的禁带宽度分别0.793eV、2.406eV、1.722eV均小于纯LaFeO3的3.817eV,结合态密度计算结果分析其原因,主要Mn3d、Cr3d、Co3d轨道与O2p轨道杂化形成杂质能级,同时Mn3d、Cr3d、Co3d在导带也存在态密度峰,且峰的位置都比LaFeO3峰更靠近费米能级,作为新的导带底相当于缩短了价带顶到导带底之间的间隙宽度。LaFe0.75Mn0.25O3材料在近中红外波段的优异辐射性能表现,可作为耐高温抗氧化高发射率材料在高温热工炉窑具有潜在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7.
148.
149.
针对基于钠基固体吸附剂的燃烧后脱碳技术应用于燃煤电厂后综合能耗偏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与供热机组结合的碳捕集/供热双机组系统,利用低温热网回水回收系统低品位余热。依据双机组的抽汽混合与否构建了两种系统流程,分析了两种不同方案下的系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效回收脱碳系统碳酸化反应余热后,独立抽汽方案中碳捕集综合能耗从4.05GJ/t CO2降低至1.26GJ/t CO2,而混合抽汽方案中碳捕集综合能耗降低至1.13GJ/t CO2,同时双机组系统的热网供热量较单供热机组分别增加了67.5%和72.8%,经济效益显著。分析了混合抽汽方案的系统中碳捕集综合能耗随相关运行参数变化的规律,发现碳酸化反应温度和热网回水温度因为能够直接影响系统余热利用程度因而更易对碳捕集综合能耗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