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1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2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99篇 |
综合类 | 31篇 |
化学工业 | 49篇 |
金属工艺 | 56篇 |
机械仪表 | 38篇 |
建筑科学 | 46篇 |
矿业工程 | 15篇 |
能源动力 | 14篇 |
轻工业 | 41篇 |
水利工程 | 7篇 |
石油天然气 | 29篇 |
武器工业 | 5篇 |
无线电 | 6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28篇 |
冶金工业 | 24篇 |
原子能技术 | 5篇 |
自动化技术 | 1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23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23篇 |
2018年 | 26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53篇 |
2010年 | 51篇 |
2009年 | 70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45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31.
32.
33.
34.
35.
通过等温热压缩试验获得Inconel625合金在变形温度为1000~1200℃,应变速率为1~80S^-1条件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利用加工硬化率,结合lnθ-ε曲线上的拐点判据及-δ(1nθ)/δε-ε曲线上的最小值,来研究Inconel625合金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条件下,Inconel625合金的lnθε曲线均出现拐点特征,对应的-δ(lnθ)/δε-ε曲线出现最小值,该最小值处对应的应变即为临界应变;临界应变随应变速率的增大和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并且临界应变和峰值应变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εc=0.69εp;动态再结晶时临界应变的预测模型可以表示为εc=4.41×10^-4Z^0.14261。 相似文献
36.
37.
研究了1050~1200℃固溶处理对Inconel 690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比较大,当固溶温度为1050℃时,晶粒由初始约10μm长大到19μm,当温度超过1125℃时,晶粒长大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1150℃时,晶粒迅速长大到66.1μm。合金中的富铬碳化物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减少,在1125~1150℃进行固溶处理时,碳化物全部溶解。由公式计算,结合扫描电镜结果,确定出合金中富铬碳化物的完全溶解温度为1136℃左右。 相似文献
38.
39.
通过牛庄洼陷源岩抽提物异戊二烯烃、单体烃碳同位素和甾、萜烷化合物等多种地化参数的对比,优选出植烷、伽马蜡烷、升藿烷系列、甲藻甾烷和4-甲基甾烷等生标化合物构成源岩特征指纹参数,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沙河街组原油成因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原油可以划分为3类:Ⅰ类原油与沙三源岩聚为一类,具有低植烷丰度、低伽马蜡烷丰度、低C35升藿烷丰度、低甲藻甾烷丰度和低4-甲基αααC29甾烷丰度的"五低"特点,体现了来源于弱氧化、低盐度环境下形成的沙三下亚段源岩的地化特征;Ⅱ类原油与沙四源岩聚为一类,具有高植烷丰度、高伽马蜡烷丰度、高C35升藿烷丰度、高甲藻甾烷丰度和高4-甲基αααC29甾烷丰度的"五高"特点,体现了来源于强还原、高盐度环境下形成的沙四上亚段源岩地化特征;Ⅲ类原油和沙三、沙四源岩没有显著的聚类关系,也与孔店组原油和源岩地化特征不同,而其主要聚类参数的均值均处于沙三下亚段、沙四上亚段源岩的均值范围之间,推测可能为2套源岩生成原油的混合油。 相似文献
40.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砂岩输导层连通性量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王家岗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为重点解剖对象,利用开发动态资料,结合原油全烃气相色谱指纹特征分析,确定了砂岩输导体间的连通性,建立了利用砂地比判定砂体连通性的数学概率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量化描述了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沙河街组主要砂岩输导层的连通特征。研究表明,当砂地比低于20% 时,砂体间基本不连通;当砂地比大于20% 时,砂体间连通的概率随砂地比增加而逐渐变大;当砂地比大于80% 时,砂体间完全连通。除王家岗油田、八面河及研究区西南部一带外,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输导层砂体连通性较差,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和沙河街组二段输导层砂体间连通性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