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18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初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一系列对比试验,研究证明了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方法纺出的纱线的性能优于无吸气槽聚型集聚纺及传统纺所纺出的纱线,实验结果表明吸气槽聚型集聚纺纱技术是可行的,并须在大量实践中进一步优化纺纱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2.
集聚纺技术的出现为面料及服装的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机械生产商们已经对其进行了研究并将结果公布于众。本文仅从清纱器和实验设备制造商的角度谈几点控制集聚纺纱线质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63.
清钢联喂棉箱是清花——梳棉的联接设备。纺织部在“棉环锭纺全套新技术工业性试验”中,设新型清钢联喂棉箱研究课题,由纺织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和青岛纺织机械厂共同承担。经一年零二个月的研究试制,1986年6月下旬安装于上海八棉西德特吕茨施勒尔流程中进行考验。一、技术特征吹气式清钢联喂棉箱是在FA171型基础上,改进设计而成(图1)。  相似文献   
64.
紧密纺纱技术与毛羽问题   总被引:19,自引:11,他引:19  
针对传统纺纱前钳口处加捻三角区形成毛羽的基本规律,在该钳口出口处采取消除加捻三角区的纺纱方法即紧密纺纱方法,将纱线表面长毛羽在须条离开握持钳口时就贴向纱干,有效降低了纱线毛羽。采用自行研制的紧密纺装置对棉和毛进行纺纱试验,结果表明紧密纺对降低纱线毛羽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5.
为实现高产,现有梳棉机不断提高刺辊和锡林的转速,造成纤维在高速运转条件下受到过度损伤。对纤维梳理过程中高速运转的器件进行改型性研究,设计了可以消除锯条螺旋缠绕形成螺旋倾角的刺辊扭齿锯条以及增加横密、减少纵密的锡林错位针布,旨在降低其在梳理过程中对纤维的损伤,增强对纤维束中各种棉结及杂质的去除,以实现梳棉机高产、高效的目标。通过试验验证:两种新型针齿相对普通针齿可降低短绒率,棉结去除率提高1.67%,除杂率提高1.5%。  相似文献   
66.
FA042连续称量机是一种新型中长纤维混纺设备,它用微型计算机控制及变频调速技术,不仅简化了机械结构,还提高了控制的精确度、灵敏度和稳定性,能使混纺比得到明显的改进。本文从工艺角度对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7.
文章对水土保护,特别是坡面水土保护的方法进行了探讨,说明了土工布对防止水土流失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Richcel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测试 ,对Richcel纤维和其它再生纤维素纤维的结构特征及其对纤维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讨论 ;利用比较的方法 ,分析了 3种纤维在结构性能上存在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 ,Richcel纤维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性能较为优异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相似文献   
69.
吕金丹  程隆棣 《纺织学报》2023,44(1):188-193
针对气流槽聚纺纱不同集聚凹槽形状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建立集聚区域三维模型,利用Fluent软件模拟不同凹槽结构的气流槽聚装置集聚区域的流场分布,比较其气流流场的特点。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负压条件下,非对称凹槽气流槽聚装置的气流利用率高,负压气流方向和集聚方向的速度分别为48.3、24.5 m/s,可有效握持和集聚纤维束,使得输出的须条能够最大程度地集聚,纤维也尽可能多地集中成为主体纤维束,有利于减少毛羽。通过测试所纺27.78 tex苎麻纱的成纱性能,验证非对称凹槽的集聚性能以及集聚气流对成纱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凹槽集聚装置纺制的纱线毛羽比环锭纺减少了77.58%,成纱强力比环锭纺提高了14.32%,成纱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0.
运用一种新型的紧密纺有扰装置,适当地干扰紧密纱线须条,在纱线加捻前使纤维在纱线中实现有序穿插,经过加捻后,纱体中的纤维呈现有序纠缠.通过有扰紧密纱与普通紧密纺纱线的质量对比来证实,经过处理后纤维间的抱合能力得到提高,纱线强力、耐磨性能改善,紧密纺成纱质量也有所提高.从而验证纱线纠缠模型及纠缠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