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0篇
轻工业   76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重点综述了声化学技术在日化行业中清洗、日化原料的合成、乳化、香料的陈化等方面的应用。并从超声的机械振动效应、声空化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声化学的作用机理。最后指出了声化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和在日化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2.
为了探讨长链菊粉凝胶形成条件及影响因素,实验分别从菊粉含量、加热温度、搅拌速度和时间等方面对凝胶指数、持水性和质构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随温度的升高,长链菊粉形成凝胶所需的最低质量分数从13%(50℃)增加到28%(90℃),高温(60~80℃)有利于获得硬度大的凝胶,但在90℃时凝胶硬度明显下降;增加搅拌速度和延长搅拌时间有利于凝胶的形成且所制得的凝胶硬度大而质地细腻。菊粉含量对凝胶硬度影响明显,与菊粉含量高(25%~35%)时相比,在菊粉低含量(15%~25%)时凝胶硬度随菊粉含量增加而增大的程度更显著。总的来看,随菊粉含量和储藏时间的增加,凝胶的硬度、稠度、黏度指数、黏附性和持水性均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33.
如何快速而经济地干燥物料并获得高品质的产品,是干燥领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目前传统单一的干燥技术在一些方面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探索各种干燥技术的组合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功率超声(声强大于1 W/cm2)作为一种绿色、无污染的物理加工方法,在干燥过程中强化水分的传热和传质方面已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在食品干燥领域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论文主要介绍了超声在食品干燥前预处理、超声强化渗透脱水、超声耦合热风干燥、超声耦合喷雾干燥、超声耦合冷冻干燥、超声耦合热泵干燥、超声耦合太阳能干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超声干燥的作用效应及机理,总结了超声干燥的优点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4.
超临界二氧化碳反相微乳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登林  丘泰球  卢群 《精细化工》2005,22(5):342-344,347
介绍了微乳形成的原理及结构类型,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FC)反相微乳的结构特点,及表面活性剂(SAA)、助表面活性剂(CSAA)、pH、离子强度、温度和压力对SFC反相微乳的影响,讨论了SFC反相微乳聚集体结构的分析和测试方法。综述了SFC反相微乳技术在萃取、合成、清洗等方面的应用。引用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35.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食源性致病菌。通过对大肠埃希氏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3种致病菌的不同浓度和不同培养阶段的光谱数据经预处理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结果表明,3种致病菌的不同浓度的累计贡献率均到达90%,不同培养阶段的累计贡献率均超过95%。前2个主成分建立的聚类分布模型皆能较好区分,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致病菌的浓度比较敏感,不同的浓度和不同的培养时间均会影响致病菌近红外谱图的变化,并干扰检测结果。因此,在对致病菌进行检测时,应对样品的前处理进行统一,以提高鉴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6.
低温贮藏能维持果蔬采后品质,但冷敏型果蔬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冷害,严重影响果蔬的贮藏品质和贮藏期。草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对于调节果蔬生理生化过程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能延缓采后果蔬的成熟衰老过程,还能减轻采后冷敏型果蔬低温贮藏中冷害的发生。该文主要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抗氧化系统、能量代谢、渗透调节物积累、糖代谢和细胞壁代谢等方面综述了草酸处理减轻采后果蔬冷害机制,以期为草酸在控制采后果蔬冷害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为了改善单纯超临界CO2萃取在应用范围和萃取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试验以人参中人参皂苷为萃取对象,研究了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2萃取(SCE )、超声联合夹带剂强化超临界CO2萃取(USCE)、超临界CO2反相微乳强化萃取(SCRME)和超声强化超临界CO2反相微乳萃取(USCRME )四种不同强化方法对超临界CO2萃取的影响,并由微分质量衡算模型,建立了SC萃取人参皂苷的动力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在各自优化的工艺条件下,SCE、USCE、SCRME、USCRME萃取的皂苷产率分别达0.26%、0.45%、0.76%和1.15%,萃取速率顺序为与萃取产率相同,所建萃取动力学模型与各试验数据的拟合度均超过99.5%,其中以USCRME的模型模拟得出的E∞和k值最大,分别为1.213%和0.659,是SCE的3.95倍和1.32倍,说明在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同时引入超声和反相微乳技术能提高对极性物质的萃取产率和萃取速率。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探讨葡萄蒸馏酒与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关系,将6周龄SPF级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2%葡萄蒸馏酒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乙醇组,连续灌胃7 d后测定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和肠道微生物。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粪便16S rDNA基因,分析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小鼠粪便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研究发现,低、中剂量葡萄蒸馏酒能提高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显著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改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的菌群失调及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的升高,并增加了肠道有益菌如丁蓖麻球菌、瘤胃球菌、罗氏菌、厌氧棍状菌、梭菌等的相对丰度;葡萄蒸馏酒中剂量组的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和乙醇组(P<0.05)。结论:每日摄入52%葡萄蒸馏酒1 mL/kg mb或2 mL/kg mb可以改善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39.
本文综述了茶氨酸的主要生化特性、合成方法、生理功能、鉴别方法及其应用,并对其开发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超临界CO2萃取樟树籽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超临界CO2对樟树籽仁油进行了萃取试验,主要考察了原料粒径、萃取时间、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的影响,并对萃取出的油的组成及物性参数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粒径80~100目、萃取时间3.0h、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55℃和CO2流量为4L/h的条件下,樟树籽仁油的萃取率达57.2%,并且油的色泽淡,酸值低,质量好.气相色谱分析表明,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是癸酸和月桂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