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矿业工程   33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1.
Ostwald规则与湿法锑白晶型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根据相变的Ostwald规则等理论,阐明了常规三氯化锑水解中的转化工艺得不到立方晶型梯白的原因:Sb4O5Cl2中转化时,热力学低温亚稳定相-斜方晶型锑白首先出现,并因体系不能提供足够的能力,以克服晶型转变时原子移动的能垒,从而一直稳定存在,在中和转化前,添加少量EDTA、酒石酸等螯合剂控制氯氧锑的转化反应历程,是制取立方晶型锑白的最佳措施。  相似文献   
12.
氧化锌烟灰多膛炉脱卤焙烧的效果强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力学分析与模拟试验, 研究了氧化锌烟灰多膛炉脱卤(氟、氯)焙烧效果强化的可行性及其具体措施, 研究得出硫酸化反应是多膛炉脱氟氯焙烧的最佳反应路径, 确定了相应的工艺条件, 并提出了多膛炉焙烧现场工艺改造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机械化学无害化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松文  肖骁 《矿冶工程》2006,26(2):53-56
机械化学处理方法是目前最有商业化应用前景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无害化处理技术之一, 尤其适宜于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地区使用。详细介绍了POPs机械化学处理研究起源与现状, 分析了工艺原理及优点, 提出下一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强化POPs机械化学反应机理及产物结构的研究, 明确中间及最终产物的结构形态, 确认工艺安全性与有效性, 消除疑虑, 推动工艺的商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国散裂中子源(China 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CSNS)微小角中子散射谱仪(Very Small Angle Neutron Scattering Spectrometer,VSANS)探测器移动小车对重载、大行程和较高定位精度的要求,设计了双导轨导向、齿轮齿条传动的驱动结构,通过高精度伺服电机的控制实现对探测器移动小车的较高精度定位控制。通过激光跟踪仪对探测器移动小车的往返5次定位测试可知,其双向重复定位精度为140μm,定位精度为167μm。测试结果表明:齿轮齿条传动结构能够满足微小角中子散射谱仪探测器移动小车所要求的200μm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密度泥浆法(HDS)处理某冶炼厂酸性重金属废水,在底泥回流比15∶1左右,中和反应pH值10左右,PAM用量4 mL/L,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试验发现浓密机结构是决定底流浓度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浓密机结构优化改造,最终稳定获得了底流浓度大于25%的中和渣,大大降低了中和渣的体积量并改善了污泥的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钠盐添加剂、氧化钙和二氧化硅杂质的影响及去除等方面综述了含钒物料传统氧化钠化焙烧工艺的现状,同时介绍了钙化焙烧,加碳钠盐焙烧及无盐焙烧等新工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含氟/磷杂质组分的三元正极废粉和纯三元正极粉开展还原焙烧—水浸试验,发现相同试验条件下,含杂三元正极废粉锂的浸出率明显低于纯三元正极粉,氟/磷杂质组分是影响还原焙烧—水浸提锂效果的关键因素,还原焙烧过程中,由于氟/磷的影响,正极材料中的锂部分转化为不溶于水的LiF和Li3PO4,进而损失于水浸渣中。  相似文献   
18.
在炉床面积3.6m~2富氧侧吹熔池熔炼炉上进行了电子废料熔炼回收有价金属的中试试验,投料速度1.04~2.30 t/h,熔炼区供氧浓度65.80%~66.11%,烟化区供氧浓度31.96%~36.32%,产出炉渣Cu、Au、Ag含量分别为0.11%、0.20 g/t、1.00 g/t,合金中有价金属Cu、Au和Ag回收率分别为98.43%、97.58%和99.27%,相应的渣型组成为:CaO/SiO_2=0.33~0.41、Fe/SiO_2=0.07~0.14、Al_2O_3含量11.33%~12 77%。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富氧侧吹熔池熔炼处理电子废料可以高效回收其中铜、金、银等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19.
以类球形镍粉为原料,进行了湿法机械球磨制备片状镍粉的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球料比、球磨转速、球磨时间及助剂用量等因素对镍粉形貌的影响,采用XRD、SEM等对镍粉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60mL、球料比30:1、球磨转速450r/min、球磨时间3.5h、助剂A用量2%。在该条件下,得到的片状镍粉径厚比89,表面光滑平整,碎片粘附少,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其微观结构表明,球磨过程中,镍粉的微观内应力逐渐增加,晶粒不断细化;而且产品的片状化程度与<200>择优取向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近年来废纸浮选脱墨工艺,药剂及其设备的新发展,并针对我国废纸浮选脱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