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5篇
综合类   2篇
轻工业   1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对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研究,以满足注射用油的色泽要求。以脱胶、脱酸处理后的芝麻油为原料,首先对脱色剂进行筛选,在此基础上,考察混合脱色剂比例、脱色温度、脱色时间、脱色剂用量对注射用芝麻油脱色效果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对注射用芝麻油的脱色工艺进行优化。所得最佳工艺条件为:硅藻土和活性白土混合比例为1∶4,脱色温度91℃,脱色时间21 min,脱色剂用量3.7%。此工艺下芝麻油的吸光度(450 nm)为0.039,脱色率达78.65%。脱色芝麻油除略带白土腥味,其他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注射用油标准。  相似文献   
62.
海藻酸钙明胶联合固定化α-淀粉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海藻酸钙、明胶凝胶珠包埋、戊二醛交联制备固定化α-淀粉酶,探讨了酶的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能。在戊二醛浓度0.3%、加酶量酶16.0g/L条件下可以获得最佳的固定化效果;与游离酶相比,制备的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由6.0降低到5.6,最适反应温度由65℃升高到70℃,其适宜作用温度范围、pH值范围均比自由酶范围宽;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优于游离酶,且连续7批次操作仍保持80%酶活力,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以最易发生质量变化的速冻黑芝麻汤圆为研究对象,研究冻藏温度(-5,-15,-25℃)、冻藏时间(30,60,90,120 d)对其品质的影响,并根据影响品质的关键性因素构建品质损失的预测模型。通过对不同冻藏条件下汤圆的酸价、过氧化值、质构特性、失水率、亮度等指标测定,感官指标评定及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冻藏条件下,酸价、过氧化值、失水率、硬度及咀嚼性呈上升趋势,而亮度L~*值、弹性及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明,汤圆的感官评分与理化指标之间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大于0.9,相关性较好,拟合精度高。不同贮藏条件下汤圆的酸价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平均皮尔逊相关系数均大于其它指标系数,是速冻黑芝麻汤圆品质损失率预测模型的关键因素。动力学模型分析显示,速冻黑芝麻汤圆酸价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Arrhenius方程建立其品质损失率预测模型,酸价活化能E_A为41 606.58 kJ/mol,指前因子k_0为693 842.31。在-5,-15,-25℃条件下,将所得货架期实测值与预测模型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模型预测值与实际货架期相对误差在±10%内,说明该模型可用于不同贮藏条件下黑芝麻汤圆品质损失率的预测。  相似文献   
64.
超声辅助提取对大枣粗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及得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在提高大枣粗多糖得率的同时保持其抗凝血活性,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大枣粗多糖;设计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探讨温度、pH值、超声功率、超声时间以及料液比对大枣粗多糖体外抗凝血活性和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是:超声温度69℃,pH 7.15,超声功率80 W,料液比为1∶10(g/mL),超声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大枣多糖既能保持良好的体外抗凝血活性,又具有较高的得率。  相似文献   
65.
为实现速冻食品中沙门氏菌(Salmonella spp.)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首先优化多重PCR扩增的反应条件,比较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退火温度采用60℃、各引物浓度200nmol/L及扩增循环35次,本多重PCR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同时检出,检测特异性为100%。3种DNA提取方法中试剂盒法纯度最高,检出限分别是31、26DNA copies/reaction。经过在人工污染致病菌的速冻水饺中应用试验后,该多重PCR方法经过4h的增菌培养即可从速冻水饺中同时检测出起始菌落数低至100CFU/g的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相似文献   
66.
以新鲜双孢菇为实材,经表面消毒、培养致腐后进行细菌分离纯化,再将得到的细菌对新鲜双孢菇根部切面和菇体顶部进行返接,得到双孢菇致腐菌2株,最后用10种植物提取液对致腐菌做抑菌实验,最终选出丁香、甘草和香茅对2株致腐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67.
马铃薯淀粉糊化和凝胶特性与马铃薯粉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马铃薯粉生产过程中原料淀粉的糊化和凝胶特性对马铃薯粉品质的影响,通过快速黏度分析仪和质构仪对6种不同的马铃薯淀粉的糊化和凝胶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这些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特性与马铃薯粉品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和凝胶特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且糊化和凝胶特性与鲜湿马铃薯粉品质密切相关。淀粉的糊化特性与马铃薯粉的感官品质和断条率存在显著关性,按显著程度(r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回生值谷值黏度峰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糊化温度。淀粉的凝胶特性对马铃薯粉的感官品质和断条率存在显著相关性,按显著程度(r值大小)排序依次是:咀嚼性凝胶强度、黏性硬度回复性弹性。在鲜湿马铃薯粉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马铃薯淀粉的回生值、凝胶的咀嚼性、黏性和凝胶强度作为原料的衡量标准。本研究为马铃薯粉生产的原料选取和品质改善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8.
以大麦全粉与小麦粉质量比为4:6的混合粉制作面条,研究不同添加量β-葡聚糖酶(0、300、500、700、900、1100 mg/kg)对混合粉糊化特性、面条质构特性、色泽、蒸煮品质等物理特性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0 mg/kg时混合粉的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回生值、峰值时间降低幅度最大,降幅分别为313.33 cP、211.67 cP、101.66 cP、341.7 cP、129.34 cP、0.24 min;β-葡聚糖酶的添加可改善生面条的质构特性,硬度、咀嚼性、回复性分别降低了29.17%、33.10%、12.44%,感官评价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当β-葡聚糖酶添加量≥300 mg/kg时,面片的亮度显著下降;添加量为1100 mg/kg时,蒸煮损失由空白组的7.97%显著降低到7.10%;感官评价总体可接受度为5.7。综合表明,适量β-葡聚糖酶的添加能够改善大麦-小麦混合粉面条的品质,可考虑将其作为大麦-小麦混合粉面条的改良剂。  相似文献   
69.
为了解γ-聚谷氨酸(γ-PGA)对小麦淀粉糊化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采用快速黏度仪、差式扫描量热仪、流变仪、扫描电镜测定添加不同比例γ-PGA的小麦淀粉糊化特性、热力学性质、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γ-PGA添加量的增加,小麦淀粉糊的黏度、糊化焓值降低,糊化温度升高,γ-PGA阻碍了淀粉糊化,增强了淀粉糊的热稳定性;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降低,损耗角正切tanδ升高,该混合体系为弱凝胶动态流变学图谱,弹性大于黏性;应力随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呈剪切稀化现象,该淀粉糊为假塑性流体;γ-PGA使淀粉凝胶孔洞变小,微观结构更加致密。γ-PGA明显改善了小麦淀粉的糊化及流变学性质,添加量为0.7%时影响效果最大。  相似文献   
70.
大豆降压肽是抑制和治疗高血压病最有前途的天然产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大豆降压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近况,分析了大豆降压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展望,以期为大豆降压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