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2篇
矿业工程   2篇
轻工业   68篇
无线电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热处理是鱼糜凝胶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热处理主要依靠传热介质进行蒸煮和烤制加热,然而此类方法普遍存在热效率低,污水量大,耗时较长等诸多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表明微波、欧姆加热等电磁场和电场热处理方式,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优势和相近机制。本文通过探讨鱼糜对电磁场和电场的能量吸收问题,挖掘电磁场和电场对内外源组分及凝胶品质的干预机制,综述电磁场和电场加工技术在改善鱼糜凝胶特性,提高加工效率以及行业应用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新型物理场技术在鱼糜加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为提高冷冻鱼浆生产过程中的解冻效率和品质,试验使用射频及其他解冻方式对冷冻鱼浆进行解冻,并对不同方式解冻后的冷冻鱼浆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研究,相应制成的鱼糜制品进行质构、白度和持水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当射频系统的极板间距为14 cm时,解冻耗时最短(5 min 40 s);当极板间距为16 cm时,解冻后鱼浆的温度均一性较好,并且3 min间歇解冻能缓解局部过热现象,改善鱼糜品质;采用射频解冻后鱼糜的凝胶性与传统解冻方式差异较小,采用0.125 W/g微波解冻鱼浆,由于水分的散失凝胶强度略有降低,导致鱼浆凝胶性较差;不同解冻方式并不会影响鱼糜的白度及持水力。  相似文献   
33.
本文列举了网络管理系统目前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建设新一代网管系统的主要技术发展趋势和建设组网原则及方案,希望对网管系统演进和建设带来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颗粒状态对米饭微波复热过程温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和开发不同颗粒状态的方便米饭,运用微波工作站和光纤探针在线监测的方法,以碎米、完整大米加工的不同厚度/半径比(L/R)圆柱型尺寸的米饭作为研究对象,综合考察物料颗粒状态对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温度分布规律以及各位置点微波吸收功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类米饭的温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样品L/R的增加,高温区域从米饭内部逐渐向样品上下表面转移。大米颗粒状态可以较为明显地影响米饭温度分布的对称性。完整的颗粒状态在L/R<1.5时,会使微波功率在米饭内部产生更强的中心聚集吸收效果;在L/R≥1.5时,其会引起米饭复热时边角温度过高。  相似文献   
35.
为了获得高品质豆浆的规模化生产工艺,结合加工装备,对比研究了豆浆熟浆工艺的煮浆环节和分离环节。通过比较煮浆后豆糊的色泽、蛋白质提取率、胰蛋白酶抑制剂残留率等参数,得出较优工艺——快速加热保温的方法进行煮浆,即采用蒸汽喷射煮浆,40s蒸汽喷射煮沸后维持80s;比较豆糊分离效果和蛋白质残留率,发现卧式螺旋卸料离心机分离豆糊后,所得豆浆平均粒径仅为5.28μm,豆渣含水率为79.55%,蛋白质含量为23.25%,粒径分布均匀,较好地实现了浆液蛋白质保留和豆渣分离。  相似文献   
36.
以调整后省道S339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主线组成部分,景阳镇水井湾路段滑坡为例。在研究区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的破坏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该段滑坡滑动模式。分别采用模糊数学法和极限平衡法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最终准确的对该路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该路段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必须对进行及时治理确保公路安全。  相似文献   
37.
对低水分马铃薯淀粉的微观形貌、结晶结构、糊化特性、热稳定性、冻融稳定性等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研究了低水分马铃薯淀粉的添加对鱼糜制品凝胶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水分马铃薯淀粉的水分含量不超过8%,其改性制备过程对淀粉颗粒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使其表面出现皱缩、龟裂,导致其具有较大的无定形区域,表现为较小的结晶度。低水分马铃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To)、吸热焓值(ΔH)、析水率和胶稠度分别为57.16℃、16.26J/g、40.83%和80.43mm,均低于原马铃薯淀粉,且其膨润力(18.83g/g)显著大于原淀粉(13.06g/g),表现出较优的理化性质。添加了两种淀粉的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持水性和白度的测定数据表明:原淀粉和低水分马铃薯淀粉均可改善鲢鱼鱼糜制品的凝胶性能,增强鱼糜制品的凝胶强度,提升其持水性并且低水分马铃薯淀粉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其最佳添加量在8%左右。  相似文献   
38.
本实验以真鲷鱼糜为原料,通过探讨酸处理条件(温度和时间)、巴氏杀菌条件、葡萄糖酸内酯(glucono-δ-lactone,GDL)添加量对酸化鱼糜凝胶性能的影响,旨在开发出一种冷藏即食的鱼糜制品。结果表明:酸化温度为35 ℃,处理时间为1.5 h时鱼糜凝胶的破断力、破断距离和凝胶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524.23 g、1.019 7 cm和534.26 g·cm;热处理条件为68 ℃,45 min时,鱼糜制品在达到食品安全卫生标准的同时又具有较好的凝胶品质;随着GDL添加量的增加,鱼糜凝胶的破断力、凝胶强度、白度均呈上升趋势,而持水性逐渐下降;结合正交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得到较优酸化工艺为:GDL添加量2.10%、酸化温度35 ℃、酸化时间2.0 h。  相似文献   
39.
本文基于消费者喜好酸度的探究,考察乳酸菌协同发酵对饼干风味特性的影响。经消费者对不同pH值面团制备的乳酸菌协同发酵饼干的喜好度评价显示,当发酵面团p H值为4.35~4.20时具有较高的消费者喜好度评分。采用21株乳酸菌发酵制备饼干,观察其对产品风味的影响。经感官描述性分析发现,坚果味、水果味(气味和滋味)、乳品酸味和甜味的强度与消费者喜好度呈正相关;而丁酸味、苦味和酵母味风味强度则与喜好度呈负相关。不同乳酸菌制备的发酵饼干中风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均具有差异。酯类、羰基类及烃类化合物的含量与消费者喜好度呈正相关;而有机酸及醚类物质种类及含量的不同是决定产品风味差异及喜好度评分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结果表明,乳酸乳球菌XX3发酵制得的饼干具有较好的感官风味品质,其果香风味强度及酯类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饼干。  相似文献   
40.
水分广泛存在于物料中,且水分子作为极性分子在微波场中有着极强的响应。结合大米中重要组分米蛋白与米淀粉,本研究从模拟米粉组分的角度出发,配制不同水分含量的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考察微波处理条件及复配比例对体系加热过程中自由基生成及贮藏稳定性的影响。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获得微波致自由基的信号谱图。研究发现水分含量高的体系自由基含量下降,说明水分对自由基有一定的猝灭作用。对比微波场下不同比例的米蛋白-淀粉复配体系自由基的生成情况发现,米蛋白产生的自由基多于米淀粉,且二者生成的自由基之间无抑制作用。复配体系在贮存期内经微波加热后产生大量自由基,自由基信号强度先逐渐增强,而后随贮藏时间的延长缓慢且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