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局部放电检测使用的传统特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法具有抗偶发干扰能力差、容易误检等问题,针对局部放电的光信号进行检测是最近的研究热点,然而新式光检测法具有检测死角多、容易漏检的问题。为此,本文提出基于Goubau天线和硅光电倍增管联合的GIS光电局部放电检测方法,并对GIS内部4种典型绝缘缺陷产生的局部放电进行光电同步测量。提出基于多层感知机和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GIS局部放电光电联合检测模式识别方法,对UHF法与光测法联合采集得到的局部放电相位分析图谱统计特征参量进行信息融合与判断决策。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弥补利用单种测量结果进行局部放电模式识别不准确的问题,使用D-S证据理论对光电联合测量结果进行模式识别的准确率高于单一测量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2.
朱锫访谈     
范路 《世界建筑》2021,(4):112-117
新近落成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建筑师朱锫有关"自然建筑"的一次重要实验,也是他多年来各种建筑思考的集大成式作品.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大变化的今天,御窑博物馆以最朴素但非常聪明的建造,构建了自然通风的装置,实现了与自然与城市环境的无缝编织.另一方面,这座建筑突破既有博物馆观念,用艺术的方式探索根源性,超越地域性,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23.
<正>程泰宁:作为建筑设计师来讲,首先要解决观念上的问题,就是我们做设计时要有世界语境。我提倡公平竞争,也提倡双向交流,但我们要有自信,这非常重要。我觉得我们有些建筑师不太自信,把西方的东西看得高不可攀。我觉得应该尊重西方建筑文化,看到他们好的地方。但你不能不假思索地用他的思路,跟着他往下走。用我们自己的思路来走,也许也会出一些好作品。  相似文献   
24.
本文在简要介绍路斯及其《言入空谷》文集之后,选译了该文集中的两篇主要文章一一《建筑材料》与《饰面原则》。  相似文献   
25.
徘徊在传统聚落和现代建筑之间——建筑师王昀访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到传统聚落,人们首先会想到山水之间的民居、村落。它给人一种自由、丰富、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然而说到现代建筑,人们首先会想到“少就是多”,“住宅是居住的机器”等宣言。随之想到的是光滑的白墙、大片的玻璃以及冰冷的、反自然的机器美学。通常在人们心目中,传统聚落和现代建筑是相差甚远的两种类型。然而在建筑师王昀眼中,它们却神奇地联系在了一起。在早年的求学岁月里,王昀跟随老师学习古建。留学日本期间,他专门从事聚落研究。在多年世界聚落的探访调研旅途中,他又深深地被早期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所打动。自此,这两种差别甚大的建筑类型便相互交融, 共同作用在王昀脑海中,形成了他独特的建筑理解。回国以后,王昀一边在北大进行研究和教学,一边积极地投身建筑实践。从自宅室内改造到新近建成的庐师山庄会所及住宅,他延续着一贯的建筑思考,探索着当前语境下中国现代建筑的可能。本访谈可算是对王昀从早年建筑学习到今日创作的一个回顾性整理。这样做一方面希望能梳理、介绍他建筑创作的背景和脉络;另一方面也希望由他个人的探索反思中国当代的建筑状况。根据主题,编者将访谈的内容分成几部分,以便阅读,此外,在适当的地方编者还增加了一些批注,这些批注有的是对文中精彩部分的强调,有的是背景资料或相关的引申,其目的在于引发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6.
范路 《建筑师》2007,(3):27-38
本文通过追溯1927年魏森霍夫住宅展的详细实现过程,探讨了它对于现代建筑运动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27.
以重庆市为背景,城市特色交通为起点,对交通体系与城市地域性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得出特殊交通体系既依赖于城市的地域特征,同时又影响城市发展,最后列举了其他城市的代表性交通形式,并指出特色交通赋予城市独特魅力,使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城市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8.
范路 《世界建筑》2022,(1):10-15
本文解读了"世界未来城市计划"(IUPA) 2019-2021年获奖作品的多元设计策略,并呈现出这些项目多维度激活城市的智慧与跨尺度空间干预的诗意.  相似文献   
29.
30.
<正>20世纪70年代,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1])在纽约的建筑与城市研究所(Institute for Architecture and Urban Studies),以指示符号札记(Notes on the Index)为题,进行了两场重要讲座。之后,这两场讲座的内容以论文形式发表在杂志《十月》(October)第3期(1977年春)和第4期(1977年秋)上面。在讲座中,克劳斯讨论了形象符号(icon)、象征符号(symbo1)和指示符号(index)的区别,而这种区别是由C·S·皮尔斯最先提出来的。对皮尔斯来说,形象符号与其对象具有视觉上的相似性,象征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