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电工技术   1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9篇
金属工艺   7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5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16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81.
从无损光波导的传输矩阵出发,研究了两段单模光纤的偏振模色散(PMD)的关系,以及整段光纤与各部分PMD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指出合理的配置各部分光纤的参数,可以达到偏振模色散补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本文从系统观点入手 ,建立了顶板 -煤层 -底板的煤岩复合模型 ,采用RFPA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煤岩系统冲击倾向的数值试验 ,综合研究了顶、底板子系统及整体效应对冲击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岩系统与煤体的冲击倾向不同 ,煤岩系统冲击倾向随顶 (底 )板强度不同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为科学地揭示或评价煤岩系统的冲击倾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气泡群掺量、再生微粉掺量、水料比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掺量对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功效系数法确定了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采用SEM和XRD探究了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气泡群掺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随着水料比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HPMC掺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为气泡群掺量4%、再生微粉掺量30%、水料比0.6、HPMC掺量0.07%;再生微粉泡沫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提升主要归因于孔隙细化和HPMC减少了连通孔的产生。  相似文献   
84.
地下矿用自卸汽车是一种经济、高效的巷道运输车辆,它的应用对简化采矿工艺、提高矿山生产能力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综述了地下矿用自卸汽车的发展概况和国内市场分析。  相似文献   
85.
海藻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藻糖(α-D-glucopyranosyl-α-D-glucopyra-noside),是一种稳定的非还原性双糖,由两个吡喃环葡萄糖分子与1,1-糖苷键连结而成。海藻糖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藻类、细菌、真菌、昆虫及无脊椎动物中,既是一种贮藏性糖类,又是应激代谢的重要产物。由于海藻糖是由特殊双糖分子构成的非还原性糖,性质非常稳定,能够在高温、高寒、干燥失水等恶劣的条件下在细胞表面形成特殊的保护膜,有效的保护生物分子结构不被破坏,从而维持生命体的生命过程和生物特征。近年来,海藻糖身价倍增,作为保湿剂、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剂和保护剂,可广泛用于生物制剂、医…  相似文献   
86.
将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运用于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优势,分析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内涵与需求;建立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屋;编制变电站全寿命周期设计导则。通过实际工程设计应用,验证QFD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有助于将变电站工程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需求体现在设计方案中,实现全寿命周期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87.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 种风味物质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研究不同因素对风味物质萃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最佳萃取条件为:使用50/30 μmDVB/CAR/PDMS萃取头、40 ℃条件下萃取60 min。质谱的采集使用选择离子监控模式。该方法的线性良好(R2>0.99),准确性高(16 种物质的加标回收率在85.7%~118.0%之间),稳定性强(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9.98%),操作过程简便,能准确检测啤酒酿造大米中16 种风味物质的含量,对啤酒风味和质量控制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8.
精密卧式车床的关键部件会在内外热源的综合影响下发生热变形,进而严重影响加工精度。数据驱动的热误差建模方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有效手段,而厘清车床的关键热误差元素及其传导机理可进一步提高车床热误差的建模效率、精度和鲁棒性。文章针对车床X轴丝杠摩擦热、主轴发热、Z轴鞍座发热以及液压刀塔和拖板发热4个关键热误差元素开展了溯源测试,并根据溯源结果建立了热误差模型并开发了热误差实时补偿系统。车削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补偿后车床的加工误差在反复的加工和冷机过程中均稳定降低了75%以上,文章所提的热误差溯源和补偿方法有效提高了车床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9.
啤酒大麦制麦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变化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不同品种的大麦为材料,运用底物分析法检测3种淀粉酶的活性。不同品种的大麦中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极限糊精酶活力差异较大,因此实际生产中可对不同品种大麦进行筛选,选用酶活较高的大麦来制备麦芽;在制麦过程中,浸麦可在一定程度卜抑制淀粉酶的活力;淀粉酶的总活力在发芽初期缓慢增加,2d~3d后急剧增加至最大值;焙焦可使3种酶酶活有不同程度地下降。  相似文献   
90.
为了解发芽过程中热稳定蛋白动态变化趋势,以澳麦为原料,模拟工业制麦条件,系统分析了麦芽制备过程中热稳定蛋白分布变化。通过在浸麦最后一天添加Mg2+、K+、赤霉素(GA3)调节蛋白酶酶活及分解。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法),研究添加金属离子及赤霉素后热稳定蛋白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麦芽中热稳定蛋白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约40 ku和10 ku两个区域。经制麦后,40 ku分子质量蛋白质含量增加,10 ku附近蛋白质含量变化不明显。Mg2+和赤霉素添加降低了热稳定蛋白含量,K+有利于热稳定蛋白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