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6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C4mim]Br/K2HPO4双水相体系提取木瓜蛋白酶。首先考察各成相试剂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其次考察了离子液体侧烷基链长度、离子液体浓度、酶添加量、pH、温度对木瓜蛋白酶分配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法(CCD)优化[C4mim]Br/K2HPO4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条件。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木瓜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较小,低浓度时还能促进酶活性,而无机盐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较大;高温不利于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各因素对木瓜蛋白酶萃取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K2HPO4的浓度、[C4mim]Br的浓度、酶添加量、pH。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萃取条件:0.30 g/mL的[C4mim]Br,0.30 g/mL的K2HPO4,pH 6.0,酶添加量3.0 mg/mL,温度30℃。在此条件下木瓜蛋白酶的酶活性回收率达到91.20%,纯化因子可以达到1.73。为该体系的放大实验或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2.
采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钠(Na2SO4)双水相体系对木瓜蛋白酶进行分离提取。考察各成相试剂及pH对木瓜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研究体系中不同相对分子量PEG、硫酸钠和PEG的质量分数、pH、酶添加量等因素对木瓜蛋白酶在两相体系中分配行为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最佳分离条件,并进行了实验室规模的放大。结果表明:Na2SO4的质量分数对分配行为的影响极显著,其次是PEG的质量分数,pH对分配行为的影响不显著。当两相体系中PEG的相对分子量为6000,质量分数为16.0%、Na2SO4质量分数为18.0%、pH7.0、酶添加量为1.0mg/g时,木瓜蛋白酶在两相体系中的分配系数最高可达3.1,可获得木瓜蛋白酶活性回收率82.6%。实验证明:响应面法优化双水相萃取木瓜蛋白酶的条件是可行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43.
赵成芳  方志杰  王瑛  孙东平  蒋志国  陆路德 《精细化工》2000,17(11):656-657,667
在KOH -C2 H5 OH中 ,氢醌与氯苄反应得到氢醌双苄醚 (Ⅰ )和氢醌单苄醚 (Ⅱ )的混合物。当n(氢醌 )∶n(氯苄 ) =1∶3时 ,Ⅰ的产率大于 70 % ,而Ⅱ的产率小于 5 %。红外光谱表明 ,Ⅱ比Ⅰ在 3386 .8cm- 1 处多一羟基吸收峰。  相似文献   
44.
本文将常用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PA)接枝到壳聚糖(chitosan,CS)上,以改善其应用性能。在惰性气氛下,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及响应面设计法研究其合成反应条件,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和抑菌性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法得到对羟基苯甲酸壳聚糖酯(PA-g-CS)的最佳制备工艺是:PA与CS摩尔质量比为1∶1,Vc添加量为0.20 g,H2O2添加量为1.00 g,反应时间为12.0 h。在此条件下,PA-g-CS的接枝量为101.16 mg PA/g,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结果相差仅1.64%。体外抗氧化和抑菌实验表明,与CS相比,PA-g-CS的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和抑菌性能均显著增强,且PA-g-CS的接枝量越高,其抑菌活性越强。该工艺对于PA-g-CS的抗氧化和抑菌性能有明显的优化,PA-g-CS有望应用于活性包装、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等领域。  相似文献   
45.
课程思政背景下,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有效融合是新时代下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食品化学课程是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为实现食品类专业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必须充分地深入挖掘食品化学课程中蕴含地丰富思政元素,将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重构课程思政下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海南大学为例,在阐述课程思政背景下重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从加强食品化学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深入挖掘化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创新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完善食品化学课程思政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重构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最后对课程思政背景下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可以为高校食品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应用提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