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9篇
轻工业   8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裂褶菌胞外多糖的粘度性质及其构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裂褶菌胞外多糖(SPG)的分子量;借助乌氏粘度计和旋转粘度计研究了温度、pH、变性剂(脲)和金属离子(Na~+、K~+、Mg~(2+)、Ca~(2+))对裂褶多糖溶液粘度的影响;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分析了NaOH和盐的浓度对SPG构象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分离的裂褶多糖的重均分子量(Mw)和数均分子量(Mn)分别为2.5×10~7u和1.2×10~7u,特性粘数为625.29mL/g。质量浓度为0.010%的SPG表现为牛顿流体,大于此浓度则表现为非牛顿流体。随着温度的升高(20~70℃),其相对粘度逐渐降低。0.1~0.3mol/LHCl和0.1mol/LNaOH的加入使其粘度有所增加,随着酸和碱浓度的增加,SPG溶液粘度逐渐降低。但加入不同浓度的HCl,其粘度均大于对照值;而浓度大于0.5mol/L的NaOH则会使其粘度降低至对照值以下。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的加入可使SPG溶液的粘度增加,但Mg~(2+)、Ca~(2+)比Na~+、K~+对SPG粘度的影响较大。0.1~0.7mol/L脲使其粘度有所增加。刚果红实验表明,NaOH可以使SPG的三螺旋结构解体,而不同浓度的Na~+、K~+都可以稳定其构象,其中K~+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2.
着重介绍了合成类乳化剂的发展方向,在使用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及它在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