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金属工艺   3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公司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引入了实时智能钻井辅助决策系统。基于该系统形成了作业效率实时统计分析、摩阻扭矩及水力学参数模拟预测、基于多源信息的地质工程一体化地层压力实时监测等数字化关键技术,为高难度复杂井提供了实时数据监测、工程风险模拟及作业方案优化服务,应用效果良好。结合当前现状,未来还需进行高阶的人工智能实时辅助决策技术研究,开展工程软件自主化研发,利用地震、钻井、录井、测井等资料建立更加全面、智能的地质工程一体化钻井工程管理平台,有效识别诸如卡钻、溢流、井壁坍塌、井漏等钻井工程问题,形成历史数据与实时数据联动的地质-工程-信息技术一体化的智能、安全、高效的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22.
在渤中地区井漏、阻卡、溢流等井下复杂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经济损失。研究井眼轨迹优化方法,降低井漏等风险,提高压裂改造效率,确保区块快速投产。主要完成:通过分析渤中X井,获得安全密度窗口;地应力方位影响裂缝起裂程度,控制压裂方位。方位角150°时,水平段钻进安全密度窗口最大,钻井安全;方位角140°~170°有助于压裂增产,最终优选钻井方位155°。使用兰德马克软件优化设计渤中X井井眼轨迹,实际钻井作业中无井壁失稳发生,压裂后测试产量达到同产层邻井5倍。  相似文献   
23.
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腐蚀问题变的越来越严重,进行腐蚀监测有利于控制腐蚀、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介绍了一种实时监测腐蚀的电化学方法,并介绍了这套腐蚀监测系统在胜利油田的应用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功能及组成和技术方案等。最后介绍了这套系统在胜利油田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4.
电化学法可以快速地反映介质腐蚀性能变化,实现有效可靠、简单实用的管道腐蚀在线监测.设计了现场腐蚀监测实施方案,包括现场用探头和仪器组装系统.对胜利采油厂坨三污水站污水回注集输管道污水的腐蚀特性、缓蚀药剂质量和投放状况进行了现场监控试验.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决东海大位移井钻井过程中井眼清洁困难,易导致起下钻困难乃至卡钻、下套管遇阻无法到位;设备负荷大;施工周期长,易发生井壁失稳,引发井下复杂情况或事故等问题,在分析了传统的油基钻井液体系利弊的基础上,采用一种适合于大位移井的低黏度高切油基钻井液体系。本文主要介绍分析了东海G-1大位移井的特点,并对低黏高切油基钻井液在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低黏高切油基钻井液很好的解决了大位移井的诸多问题,达到了非常好的井眼净化效果,在东海大位移井应用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26.
中海油利用e-Drilling软件进行井眼清洁实时模拟,该软件计算结果误差较大。为提高井眼清洁计算精度,开展井眼清洁计算新方法探索。通过环空岩屑颗粒悬浮所需临界流速、环空钻井液流动速度计算,将临界流速和钻井液流速进行对比,以此确定岩屑床的厚度,进而计算环空岩屑浓度及井筒ECD(当量循环密度)。利用新方法对A区域两口大位移井进行计算,并和e-Drilling软件计算结果以及实测ECD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计算精度提升明显。通过实际应用可以看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  相似文献   
27.
E海低孔渗气田储量占总储量的93%,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已经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课题.水平分支井技术成为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的重要手段,使用水平分支井技术提高气田开采率在国内外油气田开发已有先例且效果显著.水平分支井技术,是水平井和侧钻井等多种钻井技术的融合,是当今石油开采工业的热门技术,已在海油E海域多个油气田应用,是实现低渗气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总结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水平分支井侧钻技术,深入分析并结合X气田水平分支井现场实钻情况,总结出水平分支井在该区块现场应用的关键,为以后水平分支井在低渗油气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8.
李红  徐彤  王莉  孟瑄  袁洪水  袁则名 《海洋石油》2019,39(1):70-75,92
为满足现场工程计算的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通过对已钻井起下钻、下套管(下尾管)等工况进行摩擦系数的反演,建立摩擦系数数据库,为摩擦系数的选取提供依据。通过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下套管及尾管等工况的摩擦系数变化规律。实际将A5H1井的下7 in尾管摩擦系数反演结果,应用于相同区块、井斜相似、相同钻井液体系的A7H3井,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结果一致。摩擦系数数据库的建立,对提高现场工程计算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