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47篇
化学工业   5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分布式电源等电力电子设备的大规模接入,对配电网控制灵活性以及控制时间尺度提出了新的需求。配电网同步相量测量装置(D-PMU)的配备将为配电网在线监测及实时控制打开新的局面。对于D-PMU数据融入配电网量测系统后形成的新调控框架、新调控手段,提炼总结了基于广域量测信息的配电网源-网-荷协调控制技术中亟待研究的内容,包括多源数据融合背景下的分布式电源功率预测与柔性负荷建模、解决新能源功率波动与配电网电压安全问题的配电网源-网-荷快速协调控制、利用D-PMU数据快速同步特点实现的孤岛平滑切换与稳定控制等。针对上述内容,构思了相应的技术路线,对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部分技术在示范工程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2.
23.
以单回直流系统的换流站为基础,搭建一个同塔双回直流换流站系统,利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ATP-EMTP,仿真计算同塔双回直流系统换流站直流侧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以研究换流站的雷电侵入波特性和分析同塔双回和单回直流系统雷电侵入波特性的差别。结果表明,同塔双回直流系统换流站雷电侵入波过电压幅值与雷击形式、雷击点、系统运行方式以及工作电压极性均有关系,而且在直流侧的这个过电压幅值比起单回直流系统的要小。  相似文献   
24.
电磁兼容试验中的混响室技术   总被引:18,自引:9,他引:9  
分析了电磁兼容试验用混响室技术,它主要包括混响室的校准和性能参数确定。在屏蔽腔内安装转动的搅拌桨使得混响室内部电磁场在统计上分布均匀且各向同性。混响室辐射抗扰度测试技术分析及与电波暗室技术对比说明该测试技术造价低、测试空间大、速度快,可廉价替代暗室测试,且已被国际标准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25.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外绝缘海拔修正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800 kV直流输电工程中,新的换流站将位于海拔1 000 m以上的地区,为保证上述设备可靠运行,需对设备的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采用的海拔修正方法,详细比较了各种修正方法对设备绝缘水平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对海拔超过1 000 m地区的设备外绝缘耐受电压和污闪电压进行修正的方法,并通过比较分析给出了适于对特高压直流换流站设备外绝缘水平进行海拔修正的方法。  相似文献   
26.
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的出力由于波动具有不确定性与相关性,会对配电网的调度方案产生深远影响。为了研究新能源出力的波动对配电网在最大供电能力下调度方案的影响,采用数据驱动技术构建了新能源出力不确定集。随后构建了考虑新能源出力最差情况下的配电网双层鲁棒优化调度模型。下层模型以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使得调度结果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上层模型考虑新能源出力不确定性最差情况,使得调度结果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通过KKT条件将双层模型简化为单层,并以重复潮流法进行迭代,最终得到计及新能源波动的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调度方法。通过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与经济性,并得到了提高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的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27.
三电平整流器把交流转化为直流,可用于双极性直流系统供电,但是在直流侧正负极母线负载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会引起两极母线电压偏差甚至失控.在此针对三电平整流器直流侧不平衡负载工况下,直流正负极电压母线偏差问题,通过在三相三桥臂基础上增加第4桥臂,用于对中点电位进行调节,并给出调制和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控制策略可以保证三相四桥臂整流器正常工作,满足直流负载全范围不平衡条件下稳定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28.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气候变化,削减全球碳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在碳中和重要发展目标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驱动下,电能的清洁化替代趋势将愈加显著,配电系统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用户碳减排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围绕碳排放约束下的智能配电网规划问题,首先分析了低碳化智能配电网的发展特征,然后从新要素、新路径和新形态等多方面阐述了与传统配电网规划思路的区别,为此提出了"碳中和区"的概念,并提出低碳微生态配置方案和碳中和能力评估方法.进而,探讨了多尺度时空动态演化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若干关键问题.最后,针对碳排放约束影响下智能配电网规划的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随着新电改环境下售电侧放开,越来越多的产消者资源愿意参与到电力市场中以减少自身的用电开支,如何在P2P(peer-to-peer)交易模式下制定产消者购售电模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以含光伏(photovoltaic, PV),微型燃气轮机和固定负荷资源组成的多个产消者集群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产消者资源约束模型。其次,采用拉格朗日对偶分解原理和次梯度法以产消者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制定了基于P2P市场交易模式的产消者购售电计划。在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的同时实现了产消者之间的P2P电能共享。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针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动力学建模及参数辨识复杂等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闭环的巡检机器人数据驱动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首先,为了便于理解和仿真需要,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模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根据机器人的位姿跟踪误差进行外环的设计,为内环提供虚拟参考输入。然后,根据无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进行内环控制器的设计,对机器人的虚拟参考速度进行跟踪。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所提方法只用到了输入输出数据,没有用到任何模型信息,因此是完全无模型的。最后,通过MATLAB进行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