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6篇
轻工业   40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食品中沙门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建立食品中快速检测沙门菌的PCR方法。选取沙门菌属侵袭性抗原保守基因invA基因上的靶序列设计一对引物,选择最适Mg 浓度和退火温度,建立最适PCR反应体系,用2%琼脂糖,5μl反应产物(包括EB),100V,40min进行电泳,显像。用该引物对已经传统方法鉴定的22种77株沙门菌和24种24株非沙门菌进行特异性检测,并对人工污染的食品进行检测条件的研究。Mg 浓度和退火温度对该反应体系的影响较小,稳定性较好;经传统方法鉴定的22种77株沙门菌和24种24株非沙门菌验证了该检验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该检测方法可以在19h内检出含有沙门菌102CFUg的食品(火腿肠、鸡蛋、散装肉馅)。与传统方法比较,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量样品同时进行检测,适用于食品中沙门菌的快速、敏感、特异检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2010—2020年中国大陆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0年报告的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建立数据库,并按发生时间、发生场所、致病原因、致病因子污染环节(引发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5 244起,发病37 610人,死亡271人。第二季度为发病高峰,事件数、发病人数分别占全年总数的35.37%(1 855/5 244)和31.18%(11 727/37 610)。植物性4 794起,发病34 482人,死亡222人;动物性450起,发病3 128人,死亡49人。致病原因前3位依次为植物凝集素及皂素(37.49%,1 966/5 244)、乌头碱(8.28%,434/5 244)、桐子酸(6.24%,327/5 244);发生场所主要为家庭、单位食堂;引发因素主要是误食误用、未充分煮熟煮透。结论 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四季均有发生,第二季度为高峰,菜豆、乌头的加工不当是主要中毒原因。应针对以上流行特征,重点对家庭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有毒动植物性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揭示猪肉中囊尾蚴灭活率与辐照剂量的相关关系及最小杀灭剂量,为制定相应辐照卫生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不同剂量<'60>Co γ射线处理感染囊尾蚴的猪肉,并用新鲜猪胆汁孵化剥离出的囊尾蚴,根据成活率计算校正灭活率.结果 辐照剂量与校正灭活率具有线性相关,D<,10>值约为3.8 kGy,4.5 kGy可完全杀灭囊...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辐照对真空包装鲫鱼的保藏作用进行本试验.发现30℃条件下不适于辐照鲫鱼的保藏.在4℃条件下,2.5 kGy的辐照可明显延长鲫鱼的保存期,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保存期不断延长.对辐照后鲫鱼进行微生物分析发现,辐照可明显地降低鲫鱼试样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1.0 kGy的辐照剂量可使鲫鱼中大肠菌群的MPN值小于30/100 g.1.0 kGy的辐照剂量可有效地杀灭鲫鱼中人工污染的志贺氏菌,1.5 kGy的辐照剂量可有效地杀灭鲫鱼中人工污染的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中国食品中肠炎沙门菌分离株的分子谱别.方法 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对从中国11个省市食品中分离的51株肠炎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肠炎沙门菌经2种内切酶Xba I、Spe I处理后,均分为11个不同的带型.两种内切酶的分型结果不相同,但其中有部分交叉.2种内切酶的PFGE分型都有2个主要的带型,分别涵盖了分离株的70%,并在两型之间有部分兼容性.通过双酶系统的双重分型,还可以将其中的型别进一步区分为亚型.在各地区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无明显规律,在各种食品之间菌株的型别分布,SpeI酶切后的结果更有规律.分离自羊肉中的4株菌经XbaI、Spe I酶切表现为同-PFGE型别,在Xba I分型结果中为XF型,在Spe I分型结果中为SE型,揭示了一定的亲缘关系.结论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是肠炎沙门菌分子分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6.
本文建立了测定小麦中 T—2毒素的简便、灵敏、快速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样品经三氯甲烷—无水乙醇(4:1)提取,用中性氧化铝/活性碳柱净化,制备成样液,供 ELISA 检测之用。表方法的最低检出量为0.1ng/检测孔(1ng/ml),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1000ng/ml。小麦中 T—2毒素含量在1、10、50、100、200、和500ppb六个水平时,回收率为80.4—110.7%,变异系数为4.7—19.2%。共检测10份赤霉病污染的小麦样品,均为阳性,T—2含量为78—126ng/_ 。  相似文献   
27.
鲨鱼软骨粉对小鼠移植性肉瘤-180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观察鲨鱼软骨制品对小鼠移植性肉瘤 - 180 (S 180 )的抑制作用 ,分别经口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 0 0 2~ 4 5g kgBW 的 11个品牌的鲨鱼软骨制品 ,每组单一性别 13~ 15只 ,连续给予 18d后 ,每只小鼠左腋下接种 0 2mL浓度为 5× 10 6~ 1× 10 7/mL的S 180细胞 ,继续给予受试物至接种12d后剖杀小鼠 ,取出瘤块 ,称体重、瘤重。同时分别经口灌胃给予Balb C小鼠 0 0 2~ 4 5g kgBW的 11个品牌的鲨鱼软骨制品 ,每组单一性别 13~ 15只 ,连续 30d后 ,测定小鼠免疫指标 (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与NK细胞活性测定 )。结果显示 :(1)本实验中对照组小鼠的瘤重为 2 6 0± 0 17g (n =2 4 7只 ) ,受试物组的瘤重为 2 39± 0 15g (n =875只 ) ,抑瘤率仅为 8% ,经成组t检验统计 ,P =0 382 >0 0 5。即所使用的 11个品牌的鲨鱼软骨制品均没有抑制小鼠移植性肉瘤 -180的作用 ;(2 )NK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鲨鱼软骨粉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5 )并具有增强作用的占 36 4 % (4 11) ;(3)巨噬细胞吞噬实验结果表明 ,鲨鱼软骨粉剂量组与对照组吞噬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并具有增强作用的占 18 2 % (2 11) ;(4 ) 2项免疫实验中至少 1项阳性的占 4 5 4 % (5 11)。 (5 )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γ射线在常温下对生理盐水和玉米中不同浓度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miliforme)孢子的辐照杀灭效果,用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对生理盐水和玉米中高、低2种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进行辐照,采用PDA培养基平板稀释法计数孢子数。γ射线辐照剂量与存活串珠镰刀菌数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生理盐水中高、低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试样中D10值为0.57、0.60kGy,最小杀灭剂量为4.0、3.0kGy;玉米中高、低浓度串珠镰刀菌孢子试样中D10值为0.66、0.81kGy,最小杀灭剂量为4.0、3.0kGy。γ射线对串珠镰刀菌孢子有明显的杀灭作用,4.0kGy可全部杀灭实验浓度的串珠镰刀菌孢子。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制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的替代品并应用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在研制了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的基础上,将抗体用无花果蛋白酶进行酶切,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F(ab’)2片段,并以F(ab’)2片段作为免疫原免疫日本大耳白兔,制备出抗黄曲霉毒素B1单抗独特型抗体,并对该独特型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该独特型抗体是Ab2β型,与黄曲霉毒素B1存在内影像关系。结论该抗体可以替代黄曲霉毒素B1标准品应用于ELISA检测。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辐照对真空包装鲫鱼的保藏作用进行本试验。发现30℃条件下不适于辐照鲫鱼的保藏。在4℃条件下,.2.5kGy的辐照可明显延长鲫鱼的保存期,随着国副岸一的增另,保存期不断延长,对辐照后的鲫鱼进一生物分析发现,辐照可明显地降低鲫鱼试样中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数,1.0kGy的辐照剂量可使鲫鱼中大肠菌群的MPN值小于30/100g,1.0kGy的辐照剂量可有效地杀灭鲫鱼中人工污染的志贺氏菌,1.5kG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