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5篇
轻工业   47篇
武器工业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贾景文 《印染助剂》2000,17(6):38-38
俗话讲“十蓝九花”。在活性染料印花中 ,大面积蓝色易发花而不均匀 ,其原因:(1)印花用纯棉坯布含有上色率低的死棉 ,以及坯布稀密路或条干不匀;(2)白布半成品布面含碱 ,局部毛细管效应不一、纤维擦伤等;(3)网坯质量差 ,局部开孔率不一 ,透浆不均 ,造成制网上胶不匀、厚薄不一、给浆不均匀;(4)活性染料的结构 ,印花的活性染料要求有良好的溶解度和较高的扩散性(直接性要小)。活性染料的扩散性能是酞菁结构染料<1∶2型金属络合染料<1∶1型金属络合染料<非络合染料;直接性能是酞菁结构染料>1∶2型金属络合染料>…  相似文献   
12.
贾景文  王玉民 《印染》2006,32(7):16-17
分析了分散/活性两相法印花工艺条件,优选了染料和固色碱剂,与全料法印花工艺相比,前者固色率高,色牢度可提高0.5~1级,生产易控制:提出两相法印花中轧碱高温快速蒸化的技术关键是设备,并给出两次皂洗的工艺条件,以解决白地沾污问题。  相似文献   
13.
采用粉末冶金法批量生产了用于制冷压缩机的铁基粉末阀板,研究了阀板在预成型、烧结、整形等工序中的几何尺寸和平面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整个生产工序中阀板尺寸最大变化量为长度+0.18mm.宽度+0.125mm.厚度-0.04mm;从预成型到烧结阀板的平面度最大变形量为+0.09mm,从烧结到整形后阀板的平面度最大变形量为:-0.10mm;烧结工序是阀板生产过程中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锦棉混纺迷彩布印花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景文  李东民  李永力 《印染》2003,29(12):15-16
采用活性/中性染料共同印花和还原染料印花工艺生产锦棉混纺迷彩布。文中具体给出工艺过程、主要技术参数,并介绍染料选择和具体操作等情况。  相似文献   
15.
曹妹然  王贤瑞  李新华 《印染》2002,28(6):26-27
采取各种改进的工艺措施,以保持麻棉交织物的风格。包括保证布面的清洁度,提高染色深度和色泽鲜艳度,避免生产过程中造成折伤以及改善手感、增强弹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煮炼剂是印染行业前处理不可缺少的助剂,它具有渗透、乳化、润湿等功能。它的作用是帮助烧碱将棉纤维中的衍生物去除。这就要求煮炼剂必须具有优良润湿、乳化、分散和净洗性能。而煮炼剂往往都不是单组分而是由多种不同组分来发挥各自作用的物质复配而成。  相似文献   
17.
染色布布面棉粒问题一直是令印染企业头痛的问题,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在前处理使用双丝双烧工艺、在染色时采用活性轧烘轧蒸工艺、在后整理使用予缩工艺,能够成功的解决桑色布布面棉粒问题.  相似文献   
18.
提高纯棉印花绒布品质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景文 《印染》2000,26(5):28-29
在原有工艺基础上,增加半丝光、上蜡预拉伸、成品预缩工序,以降低缩水率、提高色牢度、减少纬斜及改善绒感,从而提高纯棉印花绒布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有氧烧结条件下,在45钢基体上制备Ni60/WC自熔合金涂层。利用XRD、SEM、EDS等对涂层的组织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涂层中主要有γ-(Ni,Fe)、WC、(Cr,Ni)23C6、Co3W3C、Ni2B等相组成,涂层平均显微硬度为918.4HV0.1;在磨粒磨损条件下,磨损率为1.47×10-2 cm3/h;过渡层的显微硬度从918.4HV0.1至220HV0.1呈梯度分布,宽度约为0.30mm。  相似文献   
20.
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一次性实现了M42粉末高速钢的制备及其与45钢的连接,得到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对其界面的显微组织、元素分布进行了分析;结合传统的扩散理论,提出了连接机制模型,并对相界面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M42/45钢复合材料连接界面组织分布均匀,没有裂纹及大孔洞出现,界面结合紧密;复合材料的界面形成机制为熔合连接与扩散连接的协同作用,其中烧结初期以熔合连接为主,后期扩散连接逐渐成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