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2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3D打印技术在建筑材料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型结构的建立和力学性能上,而对异形装饰及景观构件的研究还很少。本文采用白色硅酸盐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并引入亚微米级粒度氧化铁红颜料来制备彩色水泥基3D打印材料,并研究氧化铁红颜料对白水泥基3D打印材料流变性能、可打印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掺量的颜料可以降低白水泥基3D打印浆体的动态流变性能,改善浆体的挤出性能。此外,颜料的掺入能够明显提高浆体的静态屈服应力,使得结构变形率从11.38%降低至4.03%。同时,颜料的掺入能够改善浆体的早期力学性能,其3 d抗压和抗折强度最高可达到48.56 MPa和5.07 MPa。总的来说,氧化铁红颜料可调控白水泥基3D打印材料流变性能和优化材料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32.
在媒介自由主义的理论观照下,提出了网络话语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对自由主义发展存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观点,分析了网络话语市场对自由主义推动和促进作用的表现,指出了网络话语市场由于过分自由的生长环境导致的诸多问题,并就规范网络话语市场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3.
针对国产引进型300MW汽轮发电机组调试阶段经常发生7号轴承的振动超标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励磁机——发电机转轴三支撑结构使得7号轴承振动时不平衡响应非常灵敏,振动较大时容易发生密封瓦和转轴静止部件发生摩擦,进一步加大振动,通过现场高速精细动平衡,圆满解决了7号轴承的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34.
以酸枣仁为试材,对酸枣仁黄酮的提取工艺、枣和酸枣仁浓缩液与其他配料的最佳配比、沸腾制粒后产品的助眠功效进行了研究。以黄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酸枣仁黄酮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炒制温度140 ℃、炒制时间6 min和料液比1:30(w : w),在此条件下,酸枣仁黄酮含量为6.69 mg/g。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得到了睡眠友好型速溶枣粉的最佳配方:麦芽糊精20%,酸枣汁浓缩液10%,白砂糖15%,奶粉4%。经过沸腾制粒获得速溶枣粉。经过活性试验表明,该速溶枣粉可以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的睡眠时间,缩短阈下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潜伏期。  相似文献   
35.
以不同时期的枣果实、枣花及枣叶片为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枣中苯甲酸含量的时空分布进行测定。将枣果果肉烘干、磨粉,按料液比1∶5(g∶mL)的比例加入甲醇提取液,15℃超声提取60 min,过0.22 mm滤膜,在色谱柱为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4.6 mm×250 mm,5 mm)不锈钢柱,流动相为乙腈:水(pH3.0)体积比15∶85(v/v),柱温35℃,检测波长230 nm,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 mL条件下进样,外标峰面积法定量。以期为红枣中苯甲酸含量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枣叶中不含有苯甲酸或其含量水平极低,枣果中一般只有在果实发育中后期(白熟期、半红期、全红期)才能检测到苯甲酸。所有样品中检测到的苯甲酸含量水平较低,为痕量~7.75 mg/100g DW。在不同时间和地区采集的所有样品中,‘骏枣’的苯甲酸含量最高达8.61 mg/100g DW,其次为‘金丝小枣’,含量最高为4.14 mg/100g,‘灰枣’是苯甲酸含量较少的品种,其苯甲酸含量最高只有3.03 mg/100g DW。  相似文献   
36.
从iF设计奖看消费电子类产品设计的材质美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赵智慧  李春富 《包装工程》2006,27(1):185-187
通过对iF获奖案例材质的分析与探讨,阐述了衡量产品材质美的标准以及表现产品材质美的方式,提出了设计消费电子类产品材质美的一些原则与方法.从而更好地从材料与工艺角度为产品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37.
采用白酒浸泡鲜枸杞后使得鲜枸杞内的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被抑制,从而降低枸杞发酵过程中酶促褐变的发生速率,另外Vc参与POD酶的反应过程,能够降低POD酶对枸杞酒中酚类物质的氧化,减少黑色素的形成,减缓褐变发生速率。鲜枸杞打浆后白酒浸泡关键技术:浓醪使用63%vol白酒浸泡,料酒质量比按1∶1.2~1.5,浸泡时间为72 h,浸泡过程中每隔4 h进行一次搅拌,综上工艺和技术得到结果是:将鲜枸杞使用63%vol白酒浸泡后在发酵得到酒体褐变度明显低于常规直接发酵后酒体褐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