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2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研究承乙醇介质中制备芭焦芋羧甲基淀粉的工艺,确定其最佳工艺条件;芭蕉芋淀粉0.3mol,氯乙酸0.3mol,氢氧化钠0.45mol,95%(v/v)乙醇240ml,水40ml,35℃碱化反应60min然后升温到53℃醚化反应100min,并对产品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2.
菊芋中提取菊粉的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石灰乳-磷酸法除杂和脱色剂脱色,对菊芋菊粉粗提液进行纯化研究。结果表明:石灰乳-磷酸法对菊粉粗提液除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12.0,温度60℃,时间1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体系的透光率从46.5%上升到87.3%;比较几种脱色剂的脱色效果,活性炭的脱色效果最好;当活性炭用量为0.7g/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80℃,脱色时间30min,透光率高达96.7%;当活性炭用量为0.3g/100mL(除杂液),脱色温度40℃,脱色时间10min,菊粉损失率仅为4.05%。  相似文献   
63.
季铵化聚乙烯亚胺/SiO_2微粒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溴丁酰氯的媒介,将水溶性聚乙烯亚胺(PEI)接枝在纳米SiO2表面,分别用1-溴己烷和碘甲烷对接枝的PEI进行N-烷基化修饰,使PEI中的部分氨基转变成季铵盐,得到水不溶性季铵化聚乙烯亚胺(QPEI)/SiO2微粒,其中PEI接枝量质量分数为14.8%,季铵化的氨基质量分数22.8%。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EI接枝在纳米SiO2表面,随后成功地被卤代烷N-烷基化修饰。透射电镜观察发现QPEI/SiO2的形态不规则,大多数颗粒团聚成200—300 nm的微粒。抗菌检测结果表明,QPEI/SiO2微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和大肠杆菌(E.coli)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分别为80μg/mL和1 200μg/mL。QPEI/SiO2微粒破坏了细胞的完整性,最终将整个细胞分解成碎片。  相似文献   
64.
介绍了采用磁敏性颗粒为床层介质的磁场流化床的基本原理和特性,及其在固定化生物反应器,生物分离,以及细胞培养等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过程,并分析了该技术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5.
采用电子舌和测色仪对不同比例酱香型白酒与酒精溶液进行区分辨识,以期甄别纯粮发酵酱香型白酒和添加食用酒精的酱香型白酒。结果表明,电子舌能够将不同比例的酱香型纯粮酒和酒精溶液混合溶液很好地区分开,样品所对应的总色度差也有明显的规律。可以看出,电子舌和色度仪在白酒质量的检测和管理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6.
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啸  邱树毅 《中国油脂》2004,29(9):37-40
花生四烯酸是二十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有机体中发挥着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因此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花生四烯酸的研究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花生四烯酸的结构、理化特性、代谢、生理功能、应用以及发酵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67.
该实验对入窖糟醅进行不同处理,在玻璃坛中常温发酵60 d,初步探讨窖泥、黄水中微生物和化学成分对窖外发酵糟醅香气成分和部分理化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添加窖泥、黄水或窖泥+黄水(灭菌)的发酵糟醅,香味成分种类和含量较入窖糟醅都有增加。与入窖糟醅相比,添加窖泥能促进酯类、酸类、异丁醛、乙缩醛物质的生成;添加黄水能促进酯类、醇类、双乙酰的生成;添加窖泥+黄水(灭菌)能促进醇类、酸类、糠醛的生成;不同处理对发酵糟醅酸度、还原糖、酒精度含量影响较小,添加黄水的发酵糟醅水分明显高于其他3种糟醅,含量为58.8%,而淀粉明显低于其他3种糟醅,含量为8.95%。  相似文献   
68.
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啤酒废酵母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并且易于提取,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饲料工业中有广泛应用。研宄表明,啤酒废酵母可以用于生产酵母浸膏、天然调味品、营养蛋白粉、营养果醋、发酵酸乳饮料、胞壁多糖等营养食品;在医药上可作为提取SOD,FDP,RNA,谷胱苷肽及葡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好材料。啤酒废酵母的综合利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对啤酒废酵母的回收利用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9.
该研究采用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1∶1)发酵刺梨-红枣果渣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DF),以SDF得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对SDF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DF的最优发酵制备工艺为料液比1∶22(g∶mL)、菌株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 ℃、发酵时间65 h、原料粒度0.16 mm。在此优化条件下,SDF得率为11.47%,SDF的持水力、膨胀力和持油力分别为18.22 g/g、13.14 mL/g和3.21 g/g,较发酵前显著提高(P<0.05);经扫描电镜分析,SDF呈疏松、束状多孔的内部结构,较原有的SDF结构更为疏松,渗水性更好,平均粒径为100 μm。  相似文献   
70.
响应面法优化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谷胱甘肽(GSH),选取GSH提取的料水比、提取时间、温度和醋酸用量4个因素进行组合设计,利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GSH提取率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解逆矩阵分析表明,在料水比1:4.17,提取时间4.5min,温度85.1℃,醋酸用量4%时,GSH提取率较高为23.37%,与预测值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