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0篇 |
免费 | 380篇 |
国内免费 | 298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631篇 |
综合类 | 531篇 |
化学工业 | 793篇 |
金属工艺 | 266篇 |
机械仪表 | 493篇 |
建筑科学 | 622篇 |
矿业工程 | 262篇 |
能源动力 | 136篇 |
轻工业 | 652篇 |
水利工程 | 356篇 |
石油天然气 | 225篇 |
武器工业 | 44篇 |
无线电 | 638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497篇 |
冶金工业 | 206篇 |
原子能技术 | 58篇 |
自动化技术 | 5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3篇 |
2023年 | 170篇 |
2022年 | 182篇 |
2021年 | 176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170篇 |
2018年 | 153篇 |
2017年 | 80篇 |
2016年 | 134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322篇 |
2013年 | 198篇 |
2012年 | 242篇 |
2011年 | 242篇 |
2010年 | 229篇 |
2009年 | 235篇 |
2008年 | 235篇 |
2007年 | 283篇 |
2006年 | 284篇 |
2005年 | 289篇 |
2004年 | 223篇 |
2003年 | 215篇 |
2002年 | 174篇 |
2001年 | 137篇 |
2000年 | 204篇 |
1999年 | 175篇 |
1998年 | 192篇 |
1997年 | 176篇 |
1996年 | 157篇 |
1995年 | 155篇 |
1994年 | 151篇 |
1993年 | 167篇 |
1992年 | 136篇 |
1991年 | 160篇 |
1990年 | 138篇 |
1989年 | 90篇 |
1988年 | 30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39篇 |
1985年 | 27篇 |
1984年 | 20篇 |
1983年 | 20篇 |
1982年 | 26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7篇 |
1976年 | 2篇 |
1975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9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小型CRT-LCLV组合器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1英寸阴极射线管(CRT)和液晶光问(LCI-V)研制成直径1英寸的CRT-LCLV组合器件,介绍了组合器件的工作原理、制作工艺和性能指标,并给出了在小型光学相关器上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72.
73.
74.
针对光纤光栅工程化应用性能不佳的问题,提出将高强度光纤光栅与碳纤维材料复合,介绍了复合样品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应变传递过程,然后对其应变传感特性和疲劳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样品能够达到较高的应变传递效率,具有良好的应变传感特性;疲劳实验中复合样品保持正常工作,波长变化曲线的幅度稳定;疲劳实验前后复合样品的应变传感特性基本不变,应变灵敏度系数分别为1.12和1.17pm/με,应变响应曲线的线性度均高于0.999,重复性分别为0.623%和0.397%。 相似文献
75.
1引言 现代相控阵系统要求不断提高带宽。典型地,这些系统采用短脉冲或等价波形。当这种脉冲行经整个系统时,它途经一系列的射频元件,每个射频元件都产生自身的冲击响应,或对等的转换功能。这些射频元件看上去就像滤波器级联,输出脉冲就是每一个元件冲击响应的一系列卷积。这些元件包括宽带相控阵单元。 相似文献
76.
三种不同后处理方式对ZrO2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有氧热处理、激光预处理和离子后处理三种方式对电子束蒸发(EBE)制备的单层ZrO2薄膜进行了后处理,并分别对样品的光学性能和抗激光损伤阈值(LIDT)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方式可以有效排除膜层内吸附的水气,弥补薄膜制备过程中的氧损失,使得光谱短移、吸收减小、损伤阈值增高;激光预处理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陷、提高损伤阂值,但对膜层的光谱和吸收情况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离子后处理能够提高膜层的堆积密度、减少缺陷、降低吸收从而提高损伤阚值.由于三种方式处理机制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膜层的性能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77.
78.
79.
气溶胶辐射强迫效应主要通过气溶胶与辐射相互作用(aerosol-radiation interaction, ARI)和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aerosol-cloud interaction, ACI)两种途径来影响地球辐射收支平衡,联合国气候变化政府间专家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第五次报告指出,气溶胶与云的相互作用是最主要的不确定性辐射强迫因子之一。在云–气溶胶全球探测领域中,星载云–气溶胶遥感雷达的探测能力与发展方向对研究者们研究全球云–气溶胶分布特点越来越重要。首先对星载云–气溶胶遥感雷达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典型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空间技术实验LITE、正交偏振云–气溶胶激光雷达CALIPSO、云–气溶胶传输系统CATS、大气激光雷达ATLID)的探测任务、光机系统参数、结构及材料等技术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其次从工作机制、光机系统结构、应用材料和探测能力等方面对各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特点进行了对比,提出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光机系统结构设计特点与方法;最后分析了当前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系统技术特点及发展方向,为我国发展星载云–气溶胶激光雷达提供技术方向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