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轻工业   3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更好地理解酶脱毛的机理,本文用Lowery法、对二甲胺基苯甲醛(DMBA)法和硫酸-蒽酮法分别测定了2709酶和A.S1398酶有温有浴酶脱毛过程溶液中的总蛋白、羟脯氨酸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它们三者的变化规律具有相似性,其浓度都在脱毛的最初阶段内出现急剧性的增长,此段时间也正好是酶作用毛根鞘与毛袋之间及毛球与毛乳头之间的组分,从而使毛脱落的时间。因而可以用脱毛溶液中的总蛋白及糖含量的多少表征脱毛的程度。  相似文献   
32.
许伟  郝丽芬 《皮革化工》2006,23(5):12-14,33
本文对两种常用的脱毛蛋白酶(2709碱性蛋白酶与A.S1398蛋白酶)在不同pH值、温度等条件下的活力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709蛋白酶的活力最适pH值为9.5~10,A.S1398蛋白酶为7.5~8.0且2709酶的pH值适应范围更广,对pH值的敏感度更低;两种酶活力的温度变化曲线具有相似性,温度越高,它们的活力衰减得也越快;两种蛋白酶受Mn抖强激活,Cu^2+、Cr^3+、Fe^2+、Zn^2+等离子则对其有抑制作用;表面活性剂如洗衣粉、平平加和JFC等对两种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33.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前驱体,以NaOH为催化剂,在乙醇-水体系中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制得了一种疏水性聚十二烷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PDMSQ NPs)。通过FTIR和XPS对PDMSQ NP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LS、FE-SEM及 TGA等对PDMSQ NPs的平均粒径、微观形貌和耐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DMSQ NPs表面C元素含量高达41.73 %,电子结合能103.04 eV处归属为聚倍半硅氧烷中Si 2p的特征峰,PDMSQ NPs为表面含十二烷基和甲基且以Si—O键为骨架的纳米球结构。PDMSQ NPs失重5 %时温度为351 ℃,表明PDMSQ NPs热稳定性优良。FE-SEM分析可知,当反应温度为60℃,n(MTES)∶n(DTMS)=10∶1.0~10∶1.4时,制得的PDMSQ NPs表面光滑、呈单分散性规整球形,水静态接触角最高达168°。提出了PDMSQ NPs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34.
以坯革表面静态接触角大小为考察指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新型阳离子氟代聚丙烯酸酯防水剂(PCFBA)整理山羊蓝湿皮的工艺进行了优化,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坯革纤维分散状况及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较好的工艺条件是PCFBA用量为6%,防水处理时间为60 min,浴液温度为30℃。处理后坯革粒面和肉面静态接触角分别为131°和138°,并具有良好的耐干洗性能。SEM分析及物性检测也表明PCFBA处理后坯革纤维分散及柔软性更好,且对坯革物理力学性能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三氟丙基/氨乙基氨丙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3,5-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二甲氧基硅烷(KH-602)为原料,在氢氧化钾催化剂存在下,采用本体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种氨基聚硅氧烷-N,N-二甲基-β-氨乙基-γ-氨丙基聚甲基氟丙基硅氧烷(AFSO-1)。最佳合成条件为:30.0 g D3F、1.9 g KH-602、0.015 0 g KOH,反应温度105~115℃,反应时间4~8 h。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将其用10%(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0.1%(占AFSO-1的质量分数)的乙二醇丁醚进行乳化,制得了粒径为55.6 nm透明状微乳,并用固体份质量分数为0.3%的乳液整理白棉布。结果表明,经其整理的棉布弯曲刚度减小(柔软性增强)、折皱回复角增大,拒水效果为80分。  相似文献   
36.
嵌段型聚醚氨基硅乳液的性能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氨值为0.558 7 mmol/g的嵌段型聚醚氨基硅油(BPEAS)为主要原料,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3为乳化剂,制备了含固量为30%的透明状BPEAS阳离子硅乳.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其粒子形态,用纳米粒度仪及Zeta电位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ζ电位,讨论了硅乳稳定性、乳化剂用量的选择及pH值对其应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98.8 nm,ζ电位为+73.03 mV,含固量为30%,pH值为5.5~7.0的BPEAS硅乳具有良好的离心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及耐弱酸碱稳定性,能赋予织物良好的柔软性,使织物的静态吸水时间缩短为4.5 s,白度与整理前相比变化不大,综合应用性能佳.  相似文献   
37.
为减少常规铬鞣工艺的铬污染及得到合适的硅酸钠预处理山羊酸皮的工艺条件,用单因素实验方法研究硅酸钠分别在碱、酸性区域内预处理山羊酸皮,然后再铬鞣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中性区域内硅酸钠预处理的效果更好;7 5%的硅酸钠处理3 h可使酸皮的收缩温度(Ts)达68 ℃,适合于削匀操作,产生的废弃物不含铬,易于降解和处理.此外,硅酸钠预处理酸皮后可使随后铬鞣废液中的铬离子质量浓度降低为0 960 g/L,铬吸收率提高为91%,5%的铬粉即可使皮Ts达104 ℃.扫描电镜分析及成革性能检测显示,硅铬鞣与铬鞣蓝湿革的粒面及纵截面的显微结构无太大区别.硅铬鞣成革的机械性能与常规铬鞣成革相当,Ts稍高于铬鞣成革.  相似文献   
38.
氨烃基和聚醚基共改性硅油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近年来开发的一类新型有机硅柔软剂——氨基和聚醚基共改性硅油的制备方法,包括硅氢加成、胺化反应法,乳液聚合反应法和其他合成反应法,并阐述了氨基和聚醚基共改性硅油在织物整理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9.
为减少制革常规浸酸工序的盐污染,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用明矾预处理山羊软化裸皮以代替食盐浸酸及铝铬结合鞣制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5%明矾预处理120 min即可使软化裸皮的pH调整至适合于铬鞣,且不会酸肿,完全削减了Cl-的使用;再用5%铬粉(BCS)鞣制4 h,皮Ts达102 ℃;鞣制废液中的BOD5、COD分别减少了55%和63%,废液中的铬浓度也得以降低,铬吸收率达91%.与常规铬鞣工艺相比,成革强度并无变化,但粒面紧实性与染色性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0.
以甲基三乙氧基硅烷(MTE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前驱体,以Na OH为催化剂,在乙醇-水体系中进行水解-缩合反应,制得了一种疏水性聚十二烷基/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杂化材料(PDMSQ NPs)。通过FTIR和XPS对PDMSQ NPs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用DLS、FE-SEM及TGA对PDMSQ NPs的平均粒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对其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PDMSQ NPs表面C元素质量分数高达41.73%,电子结合能103.04 e V处归属为聚倍半硅氧烷中Si 2p的特征峰,PDMSQ NPs为表面含十二烷基和甲基,且以Si—O为骨架的纳米球结构。PDMSQ NPs失重5%时的温度为351℃,表明PDMSQ NPs热稳定性优良。FE-SEM分析可知,当反应温度为60℃,n(MTES)∶n(DTMS)=10.0∶1.0~10.0∶1.4时,制得的PDMSQ NPs表面光滑、呈单分散性规整球形,水静态接触角最高达168?。提出了PDMSQ NPs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