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2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调查春草莓表面霉菌的总体状况,对主要致腐真菌进行致腐能力和产毒素研究,为草莓的保鲜及食用安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60份春草莓样品进行霉菌检测,分离霉菌采用ITS序列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酶联免疫法对腐烂草莓及真菌发酵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和展青霉素(patulin,PAT)进行检测,对出现率较高的霉菌进行草莓复接试验,判断其致腐能力。结果健康草莓表面的霉菌计数对数值3.5~5.5的占样品总数的83%;毛霉菌属、枝孢菌属和青霉菌属在草莓中出现率较高;由这3类霉菌致草莓腐烂样品和其发酵液均检测不出真菌毒素OTA和PAT,复接试验中毛霉属真菌在36 h在草莓表面形成明显菌斑,72 h可形成明显菌斑而更大面积软腐。结论草莓表面存在大量且多种霉菌,霉菌侵染草莓是导致其腐烂主要诱因,毛霉属霉菌占主要生态位但青霉菌属、枝孢菌属霉菌更易导致其软腐,草莓表面霉菌不会产生真菌毒素而对草莓进行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22.
为了深入研究即食蔬菜在不同处理下微生物的消长变化及种群结构变化规律,本实验从芽苗菜入手,采用水洗,辐照、冷热激,含氯消毒剂、有标识杀菌成分的清洗剂等5种方法对芽苗菜进行处理,建立微生物总数动态生长模型,利用微生物宏基因组学的方法调查处理前后的微生物种群丰度变化,选择性培养后采用基质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 MS)对优势种群进行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即食芽苗菜微生物总数稳定在一个数量级(5~6 lg CFU/g),处理会将微生物种群结构平衡打破,但经过一段时间微生物总量会恢复之前稳定水平。其中辐照方法影响最为明显;水活性方法(水洗,冷热激,有标识杀菌成分的清洗剂清洗)影响相对较小且恢复较快,但内含不同成分,微生物控制效果稍有差异。实验结论为处理原理的差异是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主要原因。此外辐照方法会将芽苗菜优势种群假单胞菌属和乳酸菌属改变为芽孢菌属,并在其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增加了食用安全风险,就是说即食蔬菜微生物的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方法。在即食果蔬微生物控制中不仅要考虑微生物总量的降低也需要综合微生物微观生态学的其他因素。  相似文献   
23.
为了准确定量检测非故意扩散的转基因玉米59122,建立转基因玉米59122及产品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方法,并用特异性、准确度、灵敏度以及测量不确定度等指标评价该方法。结果显示,利用该方法只能检出转基因玉米59122;16 次重复测量含量为1%的转基因玉米59122样品,平均测量值(0.9%)接近真实值(1%),相对误差为10%,测试回收率为90%,测量不确定度为0.002;能检测到最低含量为2 拷贝的59122分子片段;除去3 次偏离平均值较大的测量值外,13 次重复测量值的变异系数为0.05。因此,实验建立的转基因玉米59122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准确度、灵敏度、精密度,较低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建立高压液相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柑橘类水果中柑橘红2号染料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乙腈提取, NH2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 用Waters Sunfire C18(250 mm×4.6 mm, 5.0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 水-乙腈作为流动相, 进行梯度洗脱, 流速为1.0 mL/min. 结果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5~5.0 μg/mL (r=0.99973), 检出限为0.003 mg/kg, 定量限为0.01 mg/kg。在6 个不同种类的柑橘中, 添加柑橘红2号染料浓度为0.1、0.5、2.0 mg/kg 3 个水平, 回收率在79.48 %~93.20%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为6. 5% ~ 14.5 %。利用该方法对市场上随机采集的36 份柑橘样品进行了检测, 其中, 3 份样品有检出。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 准确度好, 适用于对柑橘类样品中柑橘红2 号染料的检测。  相似文献   
25.
MALDI-TOF-MS对金桔表面肠杆菌科微生物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评估金桔的食用风险,试验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调查金桔表面肠杆菌科微生物分布情况,筛选致病微生物,同时采用与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鉴定辅助鉴定结果。实验共分离6种的肠杆菌科细菌,分别为日沟维肠杆菌、分散泛菌、肺炎克雷伯菌、阪崎肠杆菌、生癌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其中分散泛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出现频率较高;对三种鉴定方法进行比较分析,MALDI-TOF-MS鉴定结果与另外两种与属水平一致,种水平有偏离;MALDI-TOF-MS对分离微生物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同属微生物亲缘较近,同种微生物峰谱图仍有差异。试验结果表明,金桔表面具有肠道致病微生物,有一定食用风险,建议加强农产品致病菌常规的检测及风险评估力度;MALDI-TOF-MS方法可分辨率高且能提供基于蛋白质水平归类分析可以用于农产品微生物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6.
目的开发西藏传统发酵牦牛酸奶的微生物种质资源。方法对拉萨周边牧场的10份传统发酵牦牛酸奶样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过程中得到6株酵母菌,通过常规形态特征、生化和基质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进行鉴定,对其质谱标识峰进行蛋白质水平同源性分析,采用ITS序列对其进行基因学比对。结果经生化和质谱鉴定分离的6株酵母为乳酒假丝酵母,分离酵母和已知乳酒假丝酵母通过ITS序列在GENEBANK比结果为命名有差异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但乳酒假丝酵母可认定为其无性型变种。蛋白质同源分析结果表明6株分离菌与已知乳酒假丝酵母在蛋白质水平有一定差异,收集到其特征性蛋白质片段的标识峰12组。结论乳酒假丝酵母的分离与研究为西藏传统发酵牦牛酸奶中酵母菌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7.
本文研究了花椒中苯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首次确定了花椒中苯甲酸的含量。因花椒样品基质复杂,在前处理中增加了混合阴离子固相萃取小柱以净化样品,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97:3)为流动相,选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在230 nm下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本方法在线性范围1.0~20.0 mg/kg内线性关系好,R~2为0.999,方法的检出限为2.0 mg/kg,低于国标GB5009.28-2016的检出限5.0 mg/kg,在2.0、5.0和20.0 mg/kg三个添加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73.1%~94.3%,RSD为2.8%~7.4%。该方法可为其他复杂基质中苯甲酸的测定提供参考。进而对四川抽取的40批次花椒样品进行分析,39批花椒样品中检出苯甲酸,含量为2.08~12.20 mg/kg,平均含量6.02 mg/kg。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花椒中天然苯甲酸的本底值范围,为制订或修订食品行业相关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草莓中生长情况及与3种肠毒素SEA、SEB、SEC产生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菌株进行肠毒素分型确认后,分别制备10~4 CFU/g(高)、10~2CFU/g(低)两个浓度菌液,采用浸泡方式人工污染到草莓上,分别于8℃、25℃下贮存,贮存过程中参照GB 4789对草莓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计数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C)检测。结果适宜条件下,无论初始污染程度高低,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能在草莓上正常生长代谢并产生肠毒素,特别是SEA的产生较SEB和SEC迅速。其中,25℃贮存条件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累计到10~4 CFU/g以上就可从样品中检测到SEA,累计到10~5 CFU/g以上可以检测到SEC,累计到10~7CFU/g以上可以检测到SEB;8℃贮存条件下,48 h内未检测到肠毒素。结论以草莓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基质,获得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及与3种常见肠毒素产生的相关性,对草莓微生物风险评估及相关标准制订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9.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13种甘薯品种中不同植株酚酸的含量与分布.结果 表明,在萃取溶剂中加入0.2%亚硫酸氢钠可以提高咖啡酸和咖啡酰奎宁酸类成分的回收率和稳定性.不同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比较发现,冷冻研磨获得的酚酸含量最高,其次是冻干、烘干、晒干和直接匀浆.方法 快速、稳定、灵敏度高,加标回收率为99.5%~1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