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化学工业   2篇
轻工业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4 毫秒
81.
燕麦油脂的理化性质研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魏决  郭玉蓉  金小培  刘晨  赵敏 《食品科技》2006,31(7):204-206
分别以乙醚、丙酮、丙酮-乙醇、正己烷对燕麦进行萃取,对所得油脂进行酸价、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色泽、熔点等理化性质的测定,同时对燕麦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2.
苹果幼果中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苹果幼果多酚抗氧化活性强弱,实验采用四种体外抗氧化评价体系:亚铁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FRAP),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及邻二氮菲-Fe3+-H2O2法初步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苹果幼果多酚具有较强的总还原能力,幼果多酚浓度为90μg/m L时,其对DPPH·、O-2·及·OH的最大清除率分别可达96.96%、70.61%和82.20%,且不同浓度幼果多酚与相应浓度阳性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幼果多酚与Fe SO4当量浓度、DPPH·清除率、O-2·清除率及·OH清除率之间均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苹果幼果多酚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83.
田间喷洒稀释400倍的多菌灵,分别于喷药前、喷药后4h和喷药后10d采样,研究多菌灵对苹果香气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多菌灵残留量,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质联用(GC—MS)对三个处理样品的香气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多菌灵残留量测定结果分别为0.217、1.651、0.352mg/kg;多菌灵喷洒使香气物质减少.尤以酯类化合物的减少较显著;三个处理样品测定出17种共有成分,其中5个是红富士苹果特征香气物质.乙酸丁酯、a-法呢烯受多菌灵喷洒影响较显著;喷药后比喷药前少了15种香气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不是红富士苹果风味的主要香气物质.10d后又检测出4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84.
以苹果湿渣为主要原料,经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制得苹果醋.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过程中糖度、酒精度和酸度的变化,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酒精发酵最佳条件为:温度28℃,糖浓度12%,接种量10%,发酵时间5天;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温度32℃,初始酒精度6°,接种量8%,发酵时间6天.  相似文献   
85.
探究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3’,5’-环磷酸腺苷(3’,5’-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的分布规律。利用HPLC方法测定水浸提和乙醇浸提两种不同方式处理榨汁后的苹果果渣的cAMP含量和浓缩果汁中cAMP的含量,分析不同稀释倍数、不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浓缩苹果汁cAMP变化规律,并利用cAMP分配系数(DCcAMP)描述榨汁过程中cAMP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榨汁后苹果果渣中cAMP含量为(63.444 1±2.323 6)μg/g,70 °Brix的浓缩苹果汁成品中cAMP含量为(58.611 3±1.349 3)μg/mL,30 °Brix的浓缩苹果汁半成品中cAMP含量为(12.018 3±0.583 9)μg/mL;建立了浓缩苹果汁中cAMP含量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之间的关系方程为y= 0.808 5x-1.218 5;测定得到70 °Brix和30 °Brix浓缩苹果汁的DCcAMP分别为92%和19%。因此,在浓缩苹果汁生产过程中,cAMP更趋向于存在苹果果渣中,且浓缩工艺对cAMP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86.
以不同储藏期的135个苹果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光谱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苹果咀嚼性的近红外光谱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对苹果光谱咀嚼性的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是加权多元散射处理(WMSC)的光谱散射处理方法和"2441"的数学处理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3个主成分作为原始信息的特征变量,建立苹果咀嚼性检测的人工网络模型结构为3—16—1,模型对验证集预测的决定系数为0.992 4,均方根误差为0.000 108 2。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对苹果咀嚼性进行快速、无损预测。  相似文献   
87.
热风干燥温度对新疆红肉苹果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小菊  刘冬  杨曦  郭玉蓉 《食品科学》2018,39(21):87-93
红肉苹果风味独特,花青素和多酚类物质含量高,拥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本研究采用对流式热风薄层干燥设备,探究热风温度(40~80 ℃)对红肉苹果粉理化性质、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长时(40 ℃、210 min)或高温、短时(80 ℃、90 min)干燥均对红肉苹果粉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及抗氧化活性造成不同程度破坏,而相对适中的干燥温度和时间(50 ℃、180 min)可使干燥后红肉苹果粉的色泽、溶解性、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性更佳。综合考虑,50 ℃可作为红肉苹果粉对流式热风薄层干燥的最佳干燥温度,在此温度下获得的红肉苹果粉具有最佳的综合品质。  相似文献   
88.
分析三文鱼片在冷藏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菌相变化,确定其优势腐败菌。以4℃冷藏条件下三文鱼片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第0、1、2、3、4天提取鱼片上的细菌总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细菌群落变化,确定其优势菌。结果表明,高通量测序分析共获得281个菌属,其中丰度大于1%的有6个,大于0.1%的有16个。在三文鱼冷藏过程中,其菌相不断变化,但其主要优势菌属保持不变,主要为假单胞菌属、发光杆菌属、希瓦氏菌属、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及金黄杆菌属,且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假单胞菌属的丰度(优势性)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9.
以榨前分离苹果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糖,通过改变洗脱液的极性对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糖样品经过DE-52纤维素柱梯度洗脱得到三个含量较大的洗脱峰,分别为水、0.3mol/L NaCl和0.9mol/L NaCl洗脱组分。采用Sephadex G-200凝胶柱对洗脱组分进一步纯化,得到APPSH2O、APPS-0.3mol/L和APPS-0.9mol/L三种不同组分的多糖纯品。抗氧化实验表明:三种不同组分多糖均有一定的还原力、清除·OH、DPPH·,O-2·的能力,但其抗氧化能力均小于粗多糖和V C。  相似文献   
90.
以苹果肉渣、羊乳为主要原料,接种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发酵,发酵后的苹果肉渣经干燥粉碎后过筛,制成苹果肉渣膳食纤维基料。原辅料经混合、造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加工后,制成苹果肉渣膳食纤维咀嚼片。通过单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咀嚼片的最佳辅料处方为甘露醇∶木糖醇为3∶2,柠檬酸用量为1.0%,PVP-k30用量为5.0%,硬脂酸镁用量为1.5%,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达到48.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