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101篇
化学工业   153篇
金属工艺   23篇
机械仪表   32篇
建筑科学   52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94篇
水利工程   13篇
石油天然气   15篇
武器工业   7篇
无线电   46篇
一般工业技术   73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7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802.11网络MAC速率控制机制根据信道质量动态地选择传输速率,对吞吐量的提升起着决定作用。针对MAC层速率控制机制进行综述研究,介绍各种速率控制机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其优缺点,总结了速率控制机制设计经验,并对速率控制机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2.
以戊二醛为增强改性剂,利用湿法纺丝制备含有预埋增强剂的南极磷虾蛋白/海藻(AKP/SA)初生纤维,通过初生纤维纺丝线在线热交联技术实现热交联反应从而制得高强度南极磷虾蛋白/海藻(HAKP/SA)复合纤维。利用旋转黏度计确定了增强交联反应的热交联温度,研究了交联度对复合纤维微观结构以及吸湿性能的影响,测试了增强后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和结晶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80℃时戊二醛能有效发生热交联反应;AKP/SA复合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能,吸湿率为7.3%,随着交联度的提高,复合纤维的吸湿性能降低,吸湿平衡时间缩短;HAKP/SA复合纤维仍以非晶形态存在,表面存在不均匀的沟槽结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增强后的纤维断裂强度提高了13%。   相似文献   
103.
在网络的传输过程中,由于网络延迟、抖动以及拥塞、丢包等问题,会使移动流媒体接收端发生音频视频不匹配等现象,通过媒体同步技术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其中音视频的同步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时间戳同步法,设定参考时钟,使音视频数据达到同步。  相似文献   
104.
介绍了一种用于大型液压系统泵站的油液温度自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5.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共注射成型过程进行了充填分析,从芯层材料的厚度分布以及芯层材料的穿透距离进行了研究。结合试验设计(DOE),研究了注射速率、模具温度、皮层熔体温度、芯层熔体温度和表层材料体积百分数对芯层厚度分布的影响;同时采用Fractional Factorial方法,研究工艺参数以及之间的交互作用对芯层材料穿透距离的影响度。结果表明,皮层材料注射的体积百分数对制品的芯层材料的厚度分布及芯层材料的穿透距离影响最大,其它影响因子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6.
以氧化镧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镧,再以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镧与苯甲酸合成了两种稀土化合物苯甲酸镧,将苯甲酸镧与聚丙烯(PP)共混,制得两种改性PP混合物。研究了苯甲酸镧对PP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镧加入到PP后,PP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随着苯甲酸铡含量的增加,PP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2种PP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分别达到58.60 kJ/mol和56.85 kJ/mol。  相似文献   
107.
稀土改性聚丙烯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稀土化合物苯甲酸镧与聚丙烯(PP)共混纺丝,对所得的共混改性PP纤维用分散染料和染色助剂染色,探讨了改性PP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镧含量、染料助剂含量及染色时间的增加,改性PP纤维的上染率均增加。当苯甲酸镧质量分数为3%时,选用染色助剂氯化镧含量为0.8g/L的染液,染色时间为60 min时,改性PP纤维的上染率达75%。  相似文献   
108.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在碳酸钠(Na2CO3)的有机溶剂乙二醇溶液中的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考察了处理后纤维表面形态和纤维的强度变化,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了碱处理残留物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乙二醇中,以低浓度弱碱Na2CO3代替强碱NaOH同样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碱处理效果。在温度为100~120℃、时间为60~120 min下进行碱处理,碱减率保持在20%左右,纤维强度保持在80%以上;红外光谱表明,共聚酯在乙二醇/Na2CO3中的碱解产物与其在水/NaOH中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不同线密度PTT/PET复合纤维经过热湿处理前后的形态结构,卷缩特性,卷曲回弹性和拉伸性能变化。结果显示:经过热水热处理后,纤维的卷曲半径明显减小,半径收缩率增大;温度越高,纤维卷曲半径越小,半径收缩率越大。纤维的卷曲收缩率和卷曲模量随着线密度的增加而减小,卷曲稳定度随线密度增加有最大值。纤维的弹性恢复率随线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纤维的紧缩伸长率在167 dtex附近有最大值。复合纤维的初始模量随线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热处理后的初始模量变小;断裂伸长率随线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经热处理后数值增大;断裂强度在热处理前后与线密度关系不大,热处理后断裂强度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110.
王峰  郭静 《应用化工》2012,41(12):2126-2130
在400 mm×Φ16 mm膨胀床中对大孔树脂的膨胀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流体流速下,大孔树脂的膨胀率明显高于无孔树脂;大孔树脂达到特定膨胀率所需的流体流速随着孔体积增大而降低;在孔体积的影响下,从Allen公式计算的树脂沉降速率与Richardson-Zaki方程模拟得到的树脂沉降速率存在明显偏差。基于孔体积变化,建立了2种沉降速率的关系模型,从而获得不同膨胀率下大孔树脂膨胀床流体基质流速的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两者方差分析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