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7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选取天冬氨酸激酶抑制剂赖氨酸(Lys)的结合位点苏氨酸(Thr) 379和丙氨酸(Ala) 380、底物天冬氨酸(Asp)的结合位点Thr65、既是底物也是ATP结合位点的催化活性中心Asp 173,对4个关键残基位点进行定点饱和突变.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成功构建突变体T379N/A380C/T65I/D 173G,与野...  相似文献   
42.
通过添加酿酒酵母,研究了酿酒酵母对贮存期发酵乳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和酿酒酵母存在相互促进作用,这有利于发酵乳中活菌数的稳定;添加酿酒酵母后,发酵乳的坚实度、稠度和黏度均产生了变化,在贮存中后期稠度和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添加酿酒酵母的发酵乳与乳酸菌单独发酵的发酵乳相比pH值较低.  相似文献   
43.
乳酸菌发酵黑豆乳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豆经浸泡、打浆、杀菌等处理后 ,制成黑豆乳 ,接种乳酸菌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 :经乳酸菌发酵后的黑豆乳 ,除具有一般乳酸产品所共有的适口酸味外 ,还具有黑豆特有的香气。但产物酸度偏低。  相似文献   
44.
自然发酵工艺对米粉流变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自然发酵米粉的理化性质和流变性的研究,探讨传统自然发酵对米粉感官性质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变化不显著,蛋白、脂肪和灰分含量减少,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上升。流变学测定发现,发酵法生产的米粉相对于对照样品最大破断应力减小而最大应变增加。快速黏度分析仪(RVA)测定表明发酵样品的RVA粘度减小、糊化温度降低。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的米粉柔韧筋道,品质更好。  相似文献   
45.
目的:天冬氨酸激酶(aspartate kinase,AK)是催化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合成的第一个关键别构酶,为了提高其活力,并削弱或解除末端产物赖氨酸(Lys)与苏氨酸(Thr)对AK的协同反馈抑制。方法:在获得的北京棒杆菌四突变体T379N/A380C/G171I/Y198N AK(NCIN AK)的基础上,发现G295位点与抑制剂Thr通过氢键相连且高度保守, 对G295位点进行定点饱和突变,提取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高通量筛选获得酶活力显著提高的突变株,对野生型(Wild type,WT)、五突变体T379N/A380C/G171I/Y198N/G295L AK(NCINL AK)进行酶动力学研究和酶学性质表征。结果:成功构建五突变体NCINL AK,最大反应速率Vmax为259 U/(mg·min)。与野生型相比,米氏常数Km值由3.44 mmol/L减小到0.93 mmol/L,酶与底物结合更加紧密;希尔系数n值由2.73降为1.21,正协同性降低;最适反应温度由25 ℃提高到28 ℃,最适pH由8.0升至8.5,半衰期由4.7 h延长至5.2 h;五突变体NCINL AK较野生型WT AK,不同底物抑制剂浓度在0.2、1.0、5.0、10.0 mmol/L时,抑制作用被不同程度的减弱,甚至Lys抑制作用被完全解除,且在10 mmol/L Thr条件下有激活作用。结论:本实验获得酶活力提高87.20倍的五突变体NCINL AK,酶学性质得到明显改善,在一定抑制剂浓度范围内,基本解除Lys对AK的反馈抑制作用,Thr的反馈抑制得到一定缓解,提高了积累大量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的可能性,为构建高产天冬氨酸族氨基酸菌株提供参考,使甲硫氨酸(Met)等氨基酸的无污染、高效生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6.
乳酸菌发酵对米粉物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早籼稻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探讨纯种微生物发酵对米粉的口感和物性的影响。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发酵处理的米粉凝胶强度、最大破断应变、伸展率,断面收缩率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30.6kPa,39.7%和81.78%;TPA(质地分析)结果表明,发酵处理的米粉硬度由25395g下降到24255g,回复性和弹性增强分别由75.8%和88.1%增加到79.3%和97.2%。感官评定发现发酵米粉比对照样品更筋道、柔韧、有弹性。  相似文献   
47.
利用响应面法对产虾青素菌株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KH2PO40.4%,MgSO4·7H2O 0.08%,酵母膏0.3%,可溶性淀粉1.2%,在此发酵条件下虾青素产量最高,为149.4mg/L。同时建立虾青素产量与KH2PO4、MgSO4·7H2O、酵母膏、可溶性淀粉的添加量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虾青素产量,可获得最佳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8.
碱性蛋白酶水解脱脂玉米蛋白粉,采用Fenton反应和罗丹明B显色法揭示玉米蛋白粉水解产物(hydrolysate of corn gluten meal,HCGM)对羟自由基的清除活性。以HCGM和蜂蜜为主要原料,添加柠檬酸、苹果酸及明胶,制作可吸果冻。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果冻品质的各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通过感官评定确定HCGM蜂蜜可吸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为HCGM 2%、蜂蜜8%、柠檬酸0.1%、苹果酸0.05%、明胶2%,所得产品口感爽滑、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49.
王隆洋  闵伟红 《食品科学》2016,37(3):280-285
甲硫氨酸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医药等诸多领域,其市场需求量逐年增长。现行的化学合成甲硫氨酸产物为外消旋混合物,且对环境污染严重,与生物技术生产甲硫氨酸相比,不具备可持续性。生物技术生产甲硫氨酸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科研人员一直尝试阐明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并进行高产菌株的选育,但由于其合成途径复杂,尚未获得适用于工业生产的菌株。对于现有菌株,深入研究甲硫氨酸生物合成途径、扩大甲硫氨酸向胞外的输出量、对发酵培养基组分及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都是有效提高甲硫氨酸产量的途径。酶法生产甲硫氨酸可分为异构体拆分和化合物酶解,其中利用微生物酶实现D型向L型的转化更有助于增加L-甲硫氨酸得率;最新的化合物酶解法结合了基因工程及酶的固定化技术,在实际生产中也具有巨大潜力。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甲硫氨酸生产近况,重点论述了微生物发酵法、酶法及二者相结合生产甲硫氨酸的最新研究进展,并针对甲硫氨酸的发酵生产特点,提出变构抑制的解除、复合硫源的应用及关键酶的稳定性三方面的问题及建议。鼓励将酶法与发酵法相结合,并提倡通过酶解植物蛋白获得甲硫氨酸的研究,以实现低成本、低污染、高产量、高纯度的甲硫氨酸生产。  相似文献   
50.
为获得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和胞外多糖同时高产的发酵条件,以玉米淀粉和玉米黄浆作为发酵培养基的重要组分,以罗耳阿太菌β-1,3葡聚糖酶产量和胞外多糖产量为指标,选择培养温度、培养时间、摇床转速为优化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进行双响应值优化,对所得结果的三维图和等高线叠加图进行分析,获得了双指标同时达到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5%、培养温度28.5℃、培养时间7.5 d、摇床转速180 r/min时,粗酶产量39.96 U/m L,多糖产量18.11 g/L,分别达到了预测值的98.96%和99.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