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8篇 |
综合类 | 8篇 |
化学工业 | 57篇 |
金属工艺 | 7篇 |
机械仪表 | 16篇 |
建筑科学 | 9篇 |
矿业工程 | 5篇 |
能源动力 | 4篇 |
轻工业 | 5篇 |
水利工程 | 15篇 |
石油天然气 | 2篇 |
无线电 | 31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8篇 |
冶金工业 | 3篇 |
原子能技术 | 2篇 |
自动化技术 | 1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代码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在MIS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上海市燃料总公司管理信息系统中的代码数据库CD的设计应用。分别阐述业务代码数据库BCD和权限代码数据库JCD的功能作用和设计方法及其在MIS系统开发过程中如何同程序很好地结合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并且在此基础上讨论大型数据库系统中CD的远程调用问题及CD的设计思想的方法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3.
本文制备了工业级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研究 了发射极扩散方阻对其光电转换 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发射极扩散方阻能够有效地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 但填充因子相对降低。通过分析关键光电参数,其原因归结为:提高发射极扩散方阻有利于 降低发射极及其表面载流子复合,但过高的发射极扩散方阻将导致发射极与金属栅线接触不 良。采用优化的发射极扩散方阻,纳米绒面相对于微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具有改善的光电 转换性能,产线均值光电转换效率达到了19.20%。基于上述研究结果 ,讨论了进一步通过调控发射极扩散方阻来优化纳米绒面多晶硅太阳电池的方法。 相似文献
74.
75.
分析了我国对小型棒材的需求情况及小型棒材的生产能力;对我国现有5种类型的小型棒材轧机的投资、成本和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介绍了我国小型棒材生产新工艺、设备、电气系统等国产化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76.
77.
用丙烯酸丁酯、交联单体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经乳液聚合和后处理制备了聚丙烯酸丁酯(PB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核壳结构的丙烯酸酯树脂(ACR),然后将ACR与聚碳酸酯(PC)共混进行增韧改性。研究了ACR核层中交联单体对PC/ACR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SEM对共混物冲击断面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CR核层中交联单体含量的增加,PC/ACR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变化很小。当交联单体B含量为10%时,PC/ACR共混物的冲击强度达到最大为50.4 kJ/m2,约是纯PC冲击强度的5倍。 相似文献
78.
将针状硅灰石、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和等规聚丙烯(iPP)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制备了iPP/硅灰石复合材料。研究了共混工艺条件、PP-g-MAH和硅灰石用量对iPP/硅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了硅灰石共混前后的形貌和iPP/硅灰石复合材料冲击试样断面的形貌。实验结果表明:硅灰石采用侧喂料和较低的螺杆转速,可以提高iPP/硅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随着硅灰石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在PP-g-MAH质量分数为1%,硅灰石质量分数为30%时,iPP/硅灰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大菱鲆的白化率、畸形率、存活率等3个性状与生长性状的关系,采用不平衡式巢式交配,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构建了66个全同胞家系。在初孵仔鱼第80天时,每个全同胞家系分别随机取样50尾个体,对其体长和体质量等生长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结合统计的白化率、畸形率和存活率进行各表型参数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探讨了应用聚类分析方法确定生长性状选育指标的可行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菱鲆生长性状选育和性能测定的适宜指标中,白化率与体长、体质量两两间均无显著相关(P0.05),畸形率与存活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该聚类分析结果可以为大菱鲆速生苗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