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在20℃、4%的食盐浓度自然发酵条件下,研究了4种品种芥菜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变化规律,并通过分析发酵过程中硝酸盐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卤水pH值的变化,对亚硝酸盐的变化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不同品种芥菜中的亚硝酸盐变化趋势一致,但品种间亚硝酸盐含量呈现差异:发酵第1d出现亚硝峰,峰值:水东芥菜(36.39mg/kg)>雪菜(6.15 mg/kg)>包心芥菜(5.04 mg/kg)>春芥(4.59 mg/kg)。第2 d亚硝酸盐含量下降,但在第3 d上升并呈现次亚硝峰,此后逐渐下降。发酵芥菜成品中亚硝酸盐均低于1 mg/kg,其中包心芥菜最低。芥菜中硝酸盐积累量及发酵卤水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与亚硝峰峰值正相关;芥菜中的可溶性糖对发酵产酸及亚硝峰消失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发酵蔬菜风味形成机制及其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蔬菜的风味是决定其感官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发酵蔬菜产品风味各异,其风味的形成机制和分析技术随着原料和加工工艺的改变而有所不同。本文概述了发酵蔬菜风味的变化规律及形成机理,并对其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生鲜果蔬的电商包装方式对其保鲜效果至关重要。因此该研究以荔枝“仙进奉”为试验材料,探究在室温(28~29 ℃)条件下,新型保鲜纸箱与普通泡沫箱包装荔枝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包装形式均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可溶性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果实风味、营养成分维持较好,抑制了果皮褐变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的增加,减少了丙二醛(MDA)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积累。综合表明,在0~2 d内新型纸箱包装的荔枝在TSS、TA、维生素C等指标与普通泡沫箱包装差异不大,其2 d时新型纸箱的TSS、TA、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8.15 °Brix、0.6%及7.61 mg/100 g。与普通泡沫箱相比(MDA含量为0.07 μmol/g),新型保鲜纸箱MDA的含量极显著降低(0.04 μmol/g),荔枝果皮脂膜损伤减少。因此,在荔枝的短期贮藏中新型保鲜纸箱可替代普通泡沫箱作为电商物流包装材料,即具保鲜功能又环保可利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鲜切菜心为原料,研究了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作为杀菌剂对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的影响,并通过测定鲜切菜心在贮藏期间外观品质、营养成分及其褐变相关主要酶的变化,对DMDC用于鲜切菜心的杀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DMDC可以有效减少鲜切菜心中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对其贮藏前期的硬度、色泽、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是对VC和可溶性糖无明显影响;并且可有效减少可溶性蛋白的损失,抑制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说明DMDC杀菌可以有效杀灭菜心表面微生物,延缓菜心贮藏期褐变相关酶活性的增加和衰老,有利于维持菜心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研究了包装材料对鲜切菠萝贮藏品质的影响。采用自发气调袋包装鲜切菠萝,对照组选用普通菠萝保鲜袋,置于4 ℃低温贮藏。测评了鲜切菠萝感官评价,探究了包装袋气体成分变化、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Vc)、丙二醛(MDA)、乙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气调袋包装的鲜切菠萝在贮藏期间O2浓度保持在11.29%以上,CO2浓度保持在3.03%以下,贮藏12 d感官得分为9.67分,硬度下降11.17%,TSS下降19.44%,TA下降12.14%,Vc含量下降21.78%,有效缓解了鲜切菠萝各生理指标下降的趋势。与普通保鲜袋相比,气调袋抑制了菠萝MDA含量和乙醇含量的增加,普通袋MDA含量为3.52 μmol/g,而气调袋为2.99 μmol/g,缓解了鲜切菠萝的膜脂过氧化;普通袋乙醇含量高达615.9 μg/g,而气调袋乙醇含量仅为120.68 μg/g,大大减少了菠萝在贮藏期间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因此,采用自发气调袋包装有效的保持了鲜切菠萝的品质,延长了鲜切菠萝的贮藏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芥蓝贮藏期间品质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分别用市售低密度聚乙烯(LDPE)微孔保鲜袋和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贮藏采后芥蓝,定期测定包装袋内气体及品质变化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15℃贮藏期间,对照袋内O2与CO2体积分数无明显变化,而气调袋内O2在贮藏初期迅速下降,CO2快速积累。2种改性气调袋包装均减缓了叶片黄化、失重速率,维持了叶片较高的叶绿素、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量比。贮藏3d 时,2种改性LDPE气调袋包装组商品率为100%,叶绿素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4.67%、4.74%;而对照组商品率仅为51.25%,叶绿素质量比下降了26.47%。通过测定叶绿素降解酶活性及检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芥蓝叶片黄化衰老过程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受到CLH1、PPH、PAO、RCCR、NYC基因表达量的调节,且CLH1主要在芥蓝叶片初始衰老过程叶绿素的降解中起作用。自发气调袋包装可减缓芥蓝的生理代谢变化,抑制叶绿素降解酶基因表达变化,延缓叶片黄化,研究结果旨在为控制芥蓝采后品质劣变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冷藏期间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明确贮藏过程的优势菌属。方法: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冷藏期间(4℃,8 d)暗纹东方鲀细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利用Tax4Fun2软件进行细菌群落功能预测,并测定其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N,TVB-N)、pH、感官评分等指标变化。结果:高通量测序表明贮藏期间样品细菌群落发生显著变化,初期的主要菌属有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气单胞菌属(Aeromona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等,贮藏后期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的相对丰度增至91.7%以上,成为优势菌属。贮藏初期α多样性指数较高,贮藏后期明显降低。细菌群落功能预测结果显示贮藏后期的氨基酸代谢、细胞交流、膜运输等功能通路丰度升高。贮藏后期样品pH、挥发性盐基氮值、菌落总数呈上升趋势,感官评分呈下降趋势。结论:样品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发生明显演替,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是贮藏过程中的优势菌属;该结...  相似文献   
18.
四种低温储藏条件对橙汁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巴杀橙汁在较高温冷藏环境(8℃)、较低温冷藏环境(4℃)、冰温(-2℃)以及冻藏(-20℃)四种不同温度下储藏五周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其他储藏温度相比,冰温条件下储藏的橙汁在可溶性物、挥发性风味物质等与风味相关的指标上更具优势,也就是该条件下储藏的橙汁的风味品质更优。在维生素C的保存方面,冻藏则更具优势。8℃储藏条件下的橙汁在品质上劣于其他三种储藏温度。1)冰温条件下,储藏期间橙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变化最小;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最多,其中萜烯类、醇类种类最多,醇类和酯类的相对含量最高。2)冻藏条件下,第五周时VC含量最高;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醛类的相对含量也最高。3)冷藏条件下,较高储藏温度的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幅较大;检测出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中,化合物总数最少,但烯萜类组分的相对含量最高,重要风味贡献物月桂烯、里那醇和柠檬醛的相对含量最低。4)各储藏条件下,橙汁的总酸、pH值和色度的变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对柑橘霉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对柑橘采后致病霉菌生活力和致病力的影响。生活力试验:分别对霉菌孢子悬液及脐橙皮与霉菌孢子悬液进行热处理(52±1℃,10 min,下同),检测两组热处理后5株霉菌(分别标记为A、B、C、D和E)孢子的生活力指标:孢子死亡率、孢子形态、孢子悬液上清液电导率值和OD260 nm值。致病力试验:以A菌为例,对比研究与脐橙分开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及与脐橙共同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引起脐橙发病规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单独进行热处理的霉菌孢子,其生活力有所下降,但致病力未受到影响。与单独热处理的霉菌孢子相比,脐橙皮与热同时作用于致病霉菌孢子时,其结构受损伤程度加大,生活力和致病力明显下降;A菌孢子死亡率由48%上升至72%,脐橙出现典型病灶时间由单独热处理的4天推迟到了7天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揭示百里香酚纳米复合诱导大豆蛋白自组装凝胶的途径及机制,该文研究了蛋白浓度、百里香酚添加量、反应初始pH值和反应终止pH值对大豆蛋白与百里香酚相互作用及其凝胶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四者协同调控大豆蛋白-百里香酚纳米复合物凝胶的形成,百里香酚荷载量的提高可降低大豆蛋白凝胶的临界蛋白浓度(75 mg/mL),反应结束后调节pH值至中性是凝胶形成的必要条件。在pH值为7.0条件下,百里香酚复合诱导大豆蛋白产生了明显的纤维化聚集,其颗粒平均粒径增加27.60%、光散射强度提高154.67%、Th T荧光强度提高93.78%,因此推测百里香酚复合主要通过诱导大豆蛋白纤维化聚集的产生继而诱导凝胶的形成。大豆蛋白-百里香酚纳米复合物凝胶在尿素和DTT溶液中的溶解度提高,因而推测维持凝胶网络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疏水相互作用力和二硫键。研究结果为大豆蛋白冷致凝胶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为百里香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