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7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9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41.
为研究掘进工作面机械扩孔的卸压增透效果,以扩孔后的抽采有效影响半径为考察指标,借助COMSOL-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机械扩孔模型,动态分析机械扩孔后的瓦斯流场,拟合得出扩孔有效影响半径与抽采时间的关系曲线;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考察试验,类比同等工况条件下机械扩孔与普通钻孔的预抽效果,定量探讨2种施工工艺条件下瓦斯流量衰减系数。研究表明,机械扩孔的瓦斯抽采流量平均值为0.022 2 m3/min,最低瓦斯抽采流量是初始抽采流量的56.9%,下降幅度为43.1%;而普通钻孔的瓦斯抽采流量平均值为0.006 826 m3/min,最低瓦斯抽采流量是初始抽采流量的22.6%,下降幅度达77.4%。机械扩孔抽采浓度由72%降到38%,降幅为47.2%,普通钻孔抽采浓度由39%降到17%,降幅达56.4%,说明机械扩孔卸压增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2.
煤储层增渗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东记 《中国煤层气》2010,7(3):8-10,30
为了解决煤储层低渗富集区的煤层气难抽采问题,总结了目前煤层增透技术的研究现状,通过煤对瓦斯的微观吸附机理的分析,提出了利用外加电场和声场的方法达到增渗的发展方向,对低渗煤层的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针对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反应进出科换热器Ω型密封环结构在开工时发生连多硫酸应力腐蚀开裂,重点对Ω型密封环外观、化学成分、金相、断口及受力进行失效分析,对Ω型密封环结构作了介绍,并从开工措施、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等方面防止连多硫酸应力腐蚀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4.
本文在简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基于DDS的全相参、捷变频、低相噪S波段雷达频率源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45.
依托某公司加氢裂化装置,通过Minitab软件进行试验设计法(DOE),筛选出对注汽单耗影响显著的主要效能因子,建立注汽单耗与主要效能因子间的回归模型,进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通过技术改造,使得操作系统调至最佳,大大降低侧线汽提塔的汽提蒸汽单耗,节省成本。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煤的纳米级(100 nm)孔隙对瓦斯吸附能力的影响,对3种不同煤样的原煤和构造煤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并建立温度-压力综合吸附模型分析煤体的吸附瓦斯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级孔隙(孔径小于100 nm)是煤对瓦斯吸附强的决定因素,纳米级孔隙微孔的比表面积是影响瓦斯吸附量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温度压力下,古汉山矿煤样瓦斯吸附量是薛湖矿煤样和平顶山矿煤样的1.3~1.8倍和1.02~1.2倍;微小孔的孔容与瓦斯吸附量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通过建立温度-压力模型预测瓦斯吸附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7.
李成武  雷东记 《煤炭学报》2012,37(6):962-966
研究静电场作用下含瓦斯煤体的放散特性和致因机理,结果表明:静电场主要影响了Δp的45~60 s的放散过程;放散初速度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变大(变小),在某一特征电压下达到最大值,其后逐渐趋近平缓;特征电压累计加电时,Δp呈现上下波动中趋大(趋小)的现象,在撤掉电场时Δp并未回落至初始值,并保持一定的时间记忆效应,可能使煤体发生了塑性损伤。其机理是静电场使得煤表面的吸附势阱深度增加和电负性增强两者相互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48.
机械扩孔作为一种新型煤层卸压增透强化措施,可广泛适用于低透气性瓦斯煤层。为了探究机械扩孔应力演化规律,通过理论分析,揭示机械扩孔应力分布特征,以车集煤矿2616煤层为研究背景,借助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扩孔过程中煤层应力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机械扩孔后孔洞周围煤体应力场存在动态演化过程,由内向外呈圆环状分布,依次为破碎区、塑性区、弹性区和原始应力区;机械扩孔过程中造穴阶段应力扰动范围和应力集中情况都显著大于钻进阶段。  相似文献   
49.
为分析烟用爆珠的内含物,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别对3种烟用爆珠8批次内含物样品及其稀释和掺兑样品中的主要挥发、半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采用相对保留值和相对峰面积法对主要成分的保留时间和色谱峰进行处理,建立了烟用爆珠内含物GC/MS指纹图谱,并通过比较各批次烟用爆珠内含物及其稀释和掺兑样品的欧氏距离、夹角余弦、欧氏距离比值和相似度评价烟用爆珠内含物的质量稳定性。结果表明:(1)欧氏距离和欧氏距离比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烟用爆珠内含物的质量变化,可作为烟用爆珠内含物质量稳定性考察的重要指标。(2)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可明显区分烟用爆珠内含物样品与其稀释和掺兑样品。(3)GC/MS指纹图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可用于烟用爆珠内含物质量稳定性的评价,且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相似文献   
50.
雷东 《中国食品》2006,(10):1-42
“甜香味”简单地讲,就是指由各种甜味调味品及各种具有甜味的调配料在烹饪过程中所产生的味道。其在烹饪中具有一定的重要地位。作为调味的一个方面.其在中餐调味的南、北方地区的各大菜系中都有应用.在西餐调味中也有广泛的使用。且广泛用于各种冷,热菜式。主要用于以干鲜瓜果、水果罐头、多种植物种子仁、谷类及其制品、禽蛋、和部分水产,家禽、家畜、蔬菜、及部分药膳补品等为原料的菜肴。由于“甜香味”在中国及世界一些地区的菜肴中运用非常广泛.在这里将其作为一种“味型”来研究,可使其系统化.可以使司厨者更为明确的了解和掌握其内在的规律性,使其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