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10篇 |
免费 | 101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电工技术 | 136篇 |
综合类 | 92篇 |
化学工业 | 237篇 |
金属工艺 | 59篇 |
机械仪表 | 102篇 |
建筑科学 | 172篇 |
矿业工程 | 103篇 |
能源动力 | 32篇 |
轻工业 | 157篇 |
水利工程 | 96篇 |
石油天然气 | 53篇 |
武器工业 | 10篇 |
无线电 | 240篇 |
一般工业技术 | 132篇 |
冶金工业 | 54篇 |
原子能技术 | 14篇 |
自动化技术 | 1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62篇 |
2021年 | 83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88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43篇 |
2016年 | 32篇 |
2015年 | 48篇 |
2014年 | 104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117篇 |
2011年 | 86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66篇 |
2008年 | 79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47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6篇 |
2003年 | 58篇 |
2002年 | 68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31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2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4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0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研制了激光二极管(LD)抽运的高效高重复频率声光调QNd,YAG陶瓷微型激光器件。激光器采用激光二极管纵向同轴抽运Nd:YAG陶瓷得到1064nm近红外激光输出,采用熔融石英作声光介质,声光调Q重复频率1Hz~115kHz可调。使用2W的激光二极管抽运,获得脉冲宽度16.4ns,峰值功率2.46kw,单脉冲能量40.5μl的稳定运转。在重复频率110kHz时获得495mw的平均功率,总光一光转换效率达24.75%。研究了重复频率及抽运功率对声光调Q脉冲激光器性能的影响,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讨论,在理论上加以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32.
33.
激光二极管抽运声光调Q高重复频率473nm激光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实现了重复频率高达100kHz,紧凑的全固态激光二极管抽运的声光调Q473nm腔内倍频蓝光激光器。使用5mm长的Nd∶YAG作为激光介质,倍频采用了10mm长的I类非临界匹配LBO晶体,激光器外形尺寸为11cm×6cm×3cm。使用2W的激光二极管抽运,20kHz重复频率下,得到平均功率为64.8mW的473nm稳定输出,总光光转换效率为3.2%。在1kHz重复频率下,得到脉冲宽度为23ns,峰值功率接近700W,单脉冲能量达到16μJ的稳定的473nm激光脉冲。推导了准三能级系统的储能公式。此公式与以前的结果不同,认为有效储能时间不等于上能级寿命。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34.
35.
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微机控制自动调谐的LD泵浦NYAB自倍频激光器。利用计算机控制激光器输出镜作二维扫描,精度达10~(-2)度的量级。激光器产生0.531μm的线偏振绿色激光,基横模运转,阈值泵浦功率为14mW,输出功率达3.6mW,斜效率达3%,偏振度大于99.8%。 相似文献
36.
37.
研制成微型1.06μm 全固态激光器。采用纵向同轴泵浦方式,独特的整体控温技术和小焦距非球面聚焦透镜,并把全部元件固化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了器件效率、激光输出功率和光束指向稳定性。用2W 的LD得到1260m W TEM00 模1.06μm 激光稳定输出,输出功率不稳定度≤±2% ,光束方向稳定性优于0.01m rad/hr和0.03m rad/24hr。该器件体积小,效率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38.
针对现有的人脸图像识别算法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SCT)和仿生模式的人脸图像识别的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NSCT分解,并将分解后的各系数矩阵转化为能量特征,利用仿生模式识别算法实现对人脸图像的识别。使用UMSIT、Yale和ORL人脸库进行实验,且设计了无拒识和有拒识两组方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利用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和仿生模式的人脸图像识别的方法能够获得更高的正确率,而有拒识的方案能够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39.
针对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中常用的常规比率差动保护、复式比率差动保护、故障分量复式比率差动保护的不同特点,采用ATP-EMTP仿真软件模拟的方法,结合这3种判据经高阻发生故障的试验,得出各判据的抗过渡电阻的能力的结论,以便解决差动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度问题。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