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轻工业   8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紫苏叶抗过敏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药食兼用的紫苏叶提取物HA、HB、HC、HD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透明质酸酶体外试验、小鼠被动皮肤过敏试验、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对紫苏提取物的抗过敏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紫苏提取物HD能显著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显著降低小鼠皮肤蓝斑的吸光值,明显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拮抗组织胺所致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体现出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紫苏提取物HC次之,HA、HC抗炎抗过敏效果不如HC、HD明显。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作为植物有效成分的初步筛选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的优点。  相似文献   
52.
以双孢蘑菇为原料,通过碱溶酸沉法提取双孢蘑菇蛋白,并经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初步研究了双孢蘑菇蛋白的氨基酸含量和功能性质。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最佳提取条件是料液比1∶3 (W/V),提取液pH9.9,提取时间为2.6 h,提取温度为57℃,得到蛋白提取率为60.29%±0.19%,纯度为72.70%±0.38%。双孢蘑菇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0.776,高于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值0.666。双孢菇蛋白溶解度在pH为4时最低,为17.18%,pH=7.0时,双孢蘑菇蛋白持水性为705.00%±5.06%,起泡性为80.04%±0.54%,起泡稳定性为55.41%±0.09%,持油性为518.00%±2.06%,乳化性为17.81%±0.02%,乳化稳定性为10.11%±0.02%,其持水性和持油性高于大豆分离蛋白的495.00%±3.18%和210.29%±1.59%。综上,响应面优化的双孢蘑菇蛋白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双孢蘑菇蛋白是一种可开发的优质蛋白。  相似文献   
53.
紫甘薯酒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果酒工艺制备紫甘薯酒,用还原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金属螯合能力,研究了紫甘薯酒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由熟紫薯:水=1:1.5制作的紫甘薯酒比相同酒精度(约11%vol)的干红葡萄酒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发酵前后紫甘薯汁和紫甘薯酒的抗氧化活性相当。  相似文献   
54.
根据国内浓缩橙汁加工原料不稳定的现状,分析橙子在贮藏过程中所制浓缩橙汁的变化特性,现以国标为依据对样品进行分析,对不合乎国标要求的橙汁进行调配。为了简化评价程序,以糖酸比、pH等浓缩橙汁出厂指标及口感和风味等感官指标对符合国标要求的浓缩橙汁进行混料设计,最终得出了综合评分方程。  相似文献   
55.
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大红橙、新会橙、哈姆林橙、伏令夏橙、奥林达夏橙五个品种橙汁的有机酸及无机阴离子进行了初步测定,得出五个品种橙汁均含有奎尼酸、醋酸、苹果酸、琥珀酸、草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异柠檬酸,并都含有氯离子、磷酸根这两种无机阴离子.根据图谱对有机酸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五种橙汁中含量最多的有机酸均为柠檬酸,但柠檬酸含量在不同品种橙汁中存在显著差异,新会橙汁中柠檬酸含量最高(8920.00mg/L)、哈姆林橙汁中柠檬酸含量最低(4142.00mg/L).对不同品种橙汁的柠檬酸含量与异柠檬酸含量的比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种酸含量的比值在不同品种橙汁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6.
黄芩提取物对芒果贮藏保鲜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不同浓度的中草药黄芩水提取物对芒果果实贮藏保鲜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以多菌灵处理和元任何处理作为对照,分析了中草药黄芩提取物对芒果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12.5mg/g黄芩提取液处理和500mg/kg多菌灵处理组均有效地减少了果实表面微生物的数量,降低果实的发病率,提高果实的商品率,推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减少果实的失重率,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减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降低细胞的膜透性以及果皮中丙二醛的含量,有效地抑制了果皮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上升趋势,有利于延缓果实的后熟,大大提高了贮藏保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柿饼涩味评价是柿饼生产流通环节的重要控制工作。目前没有建立柿饼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文章以恭城月柿为原料,建立涩味可见近红外快速无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柿饼水分含量在32.1%~36.17%可见近红外定量分析中,发现在460~1050 nm与1300~1680 nm波段范围内,采用改进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二阶导数结合标准正常化处理(Standard normal variate,SNV)的建模效果最好。其定标交互验证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cient of cross validation,1-VR)和预测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prediction,R_p~2)分别为0.878和0.865,定标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tandard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分别为0.105、0.125 g/100 g.d;定性模型中,柿饼水分含量在33.2%~36.11%范围内采用450~1050 nm与1300~1650 nm波段结合去散射处理(Detrend only,D)、一阶导数预处理方法最好。判别模型正确率93.1%,预测正确率为72.22%~88.89%。因此,近红外光谱技术可用于柿饼涩味快速无损的定量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8.
大米蛋白与阿魏酸酶法交联物的乳化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漆酶(laccase,LAC)催化大米蛋白(rice protein,RP)与阿魏酸(ferulic acid,FA)交联产物的乳化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发现RP乳液在pH 5和pH 3条件下出现了明显的相分离,RP乳液在pH 7和pH 9条件下有部分聚集状态,说明RP在酸性范围的乳化稳定性远远小于碱性范围的乳化稳定性;RP/FA/LAC酶法交联物乳液在pH 5、7、9条件下的乳液粒径和乳析层指数都小于RP乳液;在pH 3条件下乳液粒径和乳析层指数大于RP乳液;RP乳液中的氢过氧化物含量(11.12 mmol/kg)、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含量(0.73 mmol/kg)和己醛含量(0.986 mg/L)明显高于RP/FA/LAC酶法交联物乳液中氢过氧化物含量(3.59 mmol/kg)、TBARS含量(0.23 mmol/kg)和己醛含量(0.191 mg/L),表明RP/FA/LAC酶法交联物具有更好的抗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显示LAC催化FA与RP形成的交联物在含有乳化体系等食品加工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9.
香蕉品种对香蕉果酱加工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香蕉品种对香蕉果酱加工质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加工品种;方法:以广西主栽的5个香蕉品种为原料加工成香蕉酱,对原料的理化性质、加工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产品的品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牛蕉含酸量和固形物含量高,褐变程度低,但没有香蕉风味;香芽蕉类香蕉具有浓郁的风味,但在加工过程中易褐变,PPO耐热性强;西贡蕉加工产品的出品率高,风味优良、色泽良好、综合评分最高;结论:牛蕉与香芽蕉类香蕉不适宜加工香蕉酱,西贡蕉是良好的香蕉酱加工品种.  相似文献   
60.
贮藏过程中菠萝浓缩汁非酶褐变原因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带皮的菠萝全果加工的菠萝浓缩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贮藏过程中引起菠萝浓缩汁褐变的化学组分,采用通径分析方法,本实验解析了菠萝全果浓缩汁在储藏过程中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在18℃和37℃储藏条件下,菠萝全果浓缩汁中的总酚、花色苷、抗坏血酸、HMF等成分的变化与浓缩汁的色差值(ΔE)变化密切相关;较高的花色苷初始含量和较快的积累速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果汁品质,花色苷是导致菠萝全果浓缩汁品质下降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